专家:中国地震预警网延伸至31省 但应用规模很小

2015-05-07 2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 张希敏)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王暾博士7日在第六届“国家综合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地震预警网已延伸至31个省(市、自治区),但应用规模还很小。
  王暾说,截至目前,该预警网已连续成功预警了芦山的7级强震、鲁甸地震、景谷地震和阿拉善左旗地震等29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无漏报和误报。预警信息均通过计算机、手机、广播电视、微博和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布,为政府部门、学校、医院、场镇、社区、高铁、地铁、燃气、化工、电力、核反应堆等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并在破坏性地震中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果。
  有研究表明,如果预警的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的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的话,人员伤亡比将减少39%,如果预警的时间为20秒,则可使人员的伤亡比减少到63%。
  王暾指出,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与相关机构探索地震预警服务的“管干分开”服务模式,即“地震预警服务商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地震主管部门监管,业主购买服务”模式。该模式类似于工信部管理的三大移动运营商,避免了地震部门既作为“裁判员”又作为“运动员”。相信符合国家简政放权发展方向的管干分开模式将大大促进中国地震预警应用,更好保障中国民众的地震安全。
  论坛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减灾投入的优化决定着减灾能力的提升,当务之急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优化投入主体、投入机制。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呼吁建立防灾领域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培育减灾社会组织,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的共同协同参与防灾减灾,“禁止不如审批,审批不如监管”。
  第六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来自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灾害管理人员参加了论坛。

责编:张泽昕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