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道多重措施保护江豚生存环境

2015-07-01 09:41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

    应急网镇江7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6月29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南通到南京段,在镇江正式开工。到2018年正式通航的时候,5万吨级的海轮就可直接由海入江,直抵南京。

  但这里有一个难题,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关于拯救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物种:江豚。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目前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已经不足1000头,比野生加圈养超过2000只的大熊猫还濒危,其中江苏境内的江豚只有40到50头。最新的种群预测表明,如果不加以保护,江豚将在未来15年左右全部灭绝。

  而这个深水航道工程范围恰恰包括2004年建立的镇江江豚保护区。渔民李光来在这里打渔多年,他亲眼目睹了江豚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李光来:我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跑船,那个时候江豚我一天看到百把条在江里翻,不断的。现在没有了,什么原因呢,现在电鱼非常可怕,大鱼不下籽,小鱼全部死,江豚就没有饭吃了。

  多年来致力于江豚保护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克雄博士介绍,鉴于江豚对栖息地环境的独特要求,人类活动对它生存产生的影响往往都是致命的。

  王克雄:深水领域里面它是不去的,如果你把鱼塘挖深了或者是缩窄了,相对来说水的深度就增加了,如果鱼类资源不是很丰富,但是食物不够的话,它也不会在那里生活。河道整治一般水下放了一些石块,或者建了一些水下田坝,也会改变水下环境。因为在水里面河豚主要是运用声纳。如果水上的石头、田坝湖岸比较多的话,水下回声是很复杂的,对河豚在水里面的捕食、个体之间的通讯都有不利的影响。

  具体到6月29日开工的这个工程,会对江豚的生存产生多大影响?工程中有一段和畅洲段,在镇江段下游12公里处,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和畅洲正好突出于转角上。现在来自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两股“船流”把这个瓶颈挤得满满当当,所以这就要求工程必须在和畅洲的左河汊进行施工,开通左侧航道。正是这里,栖息着20多条江豚。

  一边是号称“水下大熊猫”的江豚极度濒危;另一边又是长江和京杭运河的航运需求亟待满足。怎么处理这个难题呢?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王昌保表示,首先,在工程前期已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会尽量减少对水生环境的干扰。

  王昌保:施工前,采取声波驱赶活动在该水域的江豚及其他大型水生动物,施工中,为了避免施工船舶对江豚造成惊扰、伤害,在施工中所有的船舶都采取保护措施,并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施工结束后,所有建筑垃圾不得弃于航道中。

  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措施尽量减小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呢?中科院水生所王克雄博士给出了三点建议。

    王克雄:我的建议,一个就是一定要把河道支流或杈江保护好;再一个就是航道整治,不要那种大面积的、全范围的各种整治,希望在最关键的地方进行整治;再一个就是说,如果河道整治的话,和林业部门联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对渔民的生活来讲,应该有一些补偿,尽量避免渔民在那个江段继续天然捕捞,尽量把那些河道的鱼类资源保留下来,对江豚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也很有好处。

  在工程前期的规划中,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充分考虑。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作指挥部指挥长任建华介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目前指挥部正在资助镇江建立江豚救护站,研究如何让噪音等对江豚的影响最小。同时,生态补偿和救助工作也在进行中。
  任建华:这些年江豚逐年减少,第一它的食物链发生困难,所以我们放流将适当增加江豚的饵料。再一个,我们将在工程结构设计上采用亲水性工程结构,使得水生生物和植物有更好的附着的地方。

  除此之外,去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复在南京新建第二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增加到144平方公里。南京市副市长华静表示,已经成立南京江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完成保护区的新建工作。

  华静:我们先后将长江三桥至长江大桥之间的150多条渔船清理、迁移出保护区江段,进一步降低捕捞的强度,清理了17个无证货运码头,我们将江豚保护区增加纳入省级生态红线,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更加谨慎的是,目前,环保部通过了航道工程的环评,但是工程完成以后,和畅洲左汊,也就是保护区核心区能否作为轮船的通航航道,环保部则未给予批复。王克雄表示,通航对江豚等水生动物的影响要进行再研究。

  王克雄:要限定航道,不能船到处跑,第二个要限定船舶的航行吨位,超过一定量的船可能影响比较大不能让你航行,再一个就是每天航行多少量,每天通行多少,还有一个就是航行的速度,就是说既保证通航,又保证这个水域江豚的安全。

责编:汤传尧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