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鸿”台风来袭 “神话之鸟”面临“失独”威胁

2015-07-12 10:25 来源:新华网

  “我这几天非常担心它们的情况,不知道台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陈水华博士是一位知名鸟类学家。这几天,他也在时刻关注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的行进路径。
  随着台风行进方向不断北折,陈博士的心也提了起来。这关系到一种极度濒危的“神话之鸟”的繁衍大计。它每次繁殖只产蛋一枚,现在正是繁殖期。
  这种鸟的学名叫中华凤头燕鸥,于1861年在印尼东部被发现;1937年,它又出现在青岛的沐官岛。此后,其一别就是63年。直到2000年,人们在福建马祖列岛又发现了它。
  正因为极为罕见、踪迹神秘,中华凤头燕鸥也就有了“神话之鸟”之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度濒危物种(CR),珍稀程度比大熊猫还高。
  2004年,陈水华的团队在东海上的浙江省象山县韭山列岛发现了20只中华凤头燕鸥。按照它们的习性,夏季会在中国东部沿海筑巢育雏,冬季前往南海周边的印尼、菲律宾等地越冬。但是当年受台风影响,中华凤头燕鸥没有在韭山列岛“添丁进口”。
  2008年研究者观测发现,中华凤头燕鸥转移到了邻近的舟山群岛的五峙山列岛。当地有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的保护下,“神话之鸟”在岛上喜添新丁。
  但是考虑到“鸟口密度”太大,为了不让它们把蛋都下在一个“篮子”里,浙江自然博物馆、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浙江野鸟会等机构引进了美国的人工招引项目。招引点仍放在韭山列岛,2013年项目启动。科学家在一个小岛上安装了300只燕鸥假鸟、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可以播放燕鸥鸣声的声音回放设备,并修整栖息地、清除鼠害,以吸引它们前来繁殖。
  浙江自然博物馆范忠勇研究员说,当时最多吸引了19只中华凤头燕鸥,可能是为躲避7月初袭击闽台的台风而来。当年10月初,他们观测到,至少有一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随父母南下越冬。
  2014年,最终有43只中华凤头燕鸥前来栖息;到9月份离岛时,中华凤头燕鸥至少抚育了13个“孩子”。这对中华凤头燕鸥来说,无疑是一次“鸟口”爆发性增长。今年,已经有52只中华凤头燕鸥来到韭山列岛,陈水华告诉记者,根据研究者在岛上观测,它们已经生下了16只雏鸟。
  但是,韭山列岛正在今年第9号强台风“灿鸿”的行进路线上。陈水华说:“现在小的雏鸟不到一周龄,大的还不会飞,如果真有强风暴雨,损失会很大。”
  陈水华告诉记者,按照正常规律,中华凤头燕鸥5月下旬产卵,6月中旬孵出雏鸟,小家伙们到8月中上旬才能完全会飞。它的蛋孵化时间比鸡蛋要长,一般需要25至30天,且要父母轮流孵化。它天敌众多,雏鸟还可能被渴死或晒死,再加上台风侵袭等天气因素,导致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很低。
  中华凤头燕鸥的雌性成鸟一次繁殖只产蛋一次,每年的首次繁殖失败后会再次产蛋,但是现在已经错过了二次产蛋的时期。陈水华说,几天前观测人员为了避风,已经撤回了韭山列岛的主岛,估计要13日才能重新出发登岛,他过几天也要前往调查,希望能转忧为喜。(记者冯源)

责编:张泽昕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