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5 02: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14日电(记者孙洪磊、张建新、邓中豪)记者从天津市各大医院了解到,目前各家医院均全员上岗积极收治病患,国家和天津市的专家组已组织联合会诊分析病情,部分医院还及时开展了心理干预诊疗。
截至14日15时,天津爆炸事件共造成56人死亡,住院治疗721人,其中危重症25人,重症33人。泰达医院是距离爆炸地点最近的医院,也是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14日下午,泰达医院院长陆芸告诉记者,医院共接待伤员500多人,第一时间有80多位患者住院,ICU病房至今还有6位患者。在接收的伤员中有消防员,他们受伤主要是烧伤、冲击波冲击伤导致的肝脾破裂、脑出血、四肢骨折等。泰达医院在爆炸发生时也受到了影响,医院有100多块玻璃被震毁,但自事故发生后,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全员召回,截至目前无一人离开医院。
记者在泰达医院住院部见到了八大街中队的消防员李广清,他是爆炸发生前第一波进入现场的消防员,躺在病床上的他被诊断为下背和骨盆挫伤。
李广清说,第一次爆炸发生时他趴在地上没有受伤,站起身后突然发生了第二次爆炸,不知道什么东西砸在了身上砸晕了,醒来之后就躺在医院里了。现在有战友和妻子陪伴,医院的大夫和护士们的细心照看,比较安心,就是担心战友们的安全。
为了提高救治工作水平,国家专家组和天津市的专家组对接,对全市各救治医院的重症伤员病情进行联合会诊,逐一分析病情,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8月13日晚,天津市卫计委组织危重伤员病情分析会,由天津滨海新区主要救治医院向国家级专家组、天津市专家组汇报了危重伤员病情进展情况,与专家组再次就伤员救治工作进行对接,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针对救治工作需要,天津的专家分成2组,国家卫计委选派的专家分成了2个定点组和1个巡视组,采取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患者、集中救治“四集中”的方式,进行全力救治。专家组采取每日早晨查房;每日上午11时30分进行病例讨论,逐一研究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专家巡视组不仅巡视重症伤员,而且对伤势较轻的伤员进行逐一巡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漏掉每一位伤员。
8月14日上午,各级专家按照预定方案,对伤员开展查房指导、病例分析及手术治疗等工作。精神心理专家单独组成专家组,编写了《致家属》、《致伤员》、《面对伤员及家属,工作人员可以做些什么》宣传品,对重症患者采取一对一、点对点进行心理援助。
截至14日14时,距离爆炸过去近40个小时,大量患者被送到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经过1天1夜的紧急抢救和连续手术后,大多数伤员的病情已经趋向平稳。从14日早晨开始,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始了心理干预,抚慰患者和家属。
骨科中心受伤消防战士张旭是第一批冲进火场的人员,由于当时他在负责拉警戒线逃过一劫。这位20岁的小伙子有些烦躁,一闭上眼,眼前都是橘红色的火球,都是战友冲锋陷阵的场景。他身上的伤痛远没有心理的悲痛难熬。心理咨询科主任王玉萍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张旭在烧伤科的两名重伤战友,不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他。
王玉萍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患者都比较亢奋,难以平静,睡不着,无饥饿感。有头晕、眼疼、腰疼、视物模糊等症状。有些则相反,心理名词叫作突发强烈精神或创伤导致的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反应慢、目光迟滞、对事物淡漠。
王玉萍说,目前,医院已经组成心理干预小分队,由11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分3组,每组3人,2名顾问。一组负责消防战士,一组负责老百姓伤员,一组负责伤员家属。按照心理治疗原则,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陪伴、充分倾听,让伤员们通过痛哭或其它方式发泄痛苦,适应和面对现实。
王主任提醒市民,一段时间内,对于爆炸带来的心理创伤患者要掌握“四不”原则,不用过度安慰、不要说教、不要让当事人回忆创伤体验、不要为当事人创造不现实的期望。同时,医院开通了受爆炸影响人员心理援助热线,免费为市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