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海绵城市” 破解逢雨必涝“看海困局”

2015-08-27 16:45 来源:新华网

  这个汛期,雨水频频光顾北京,仅七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主汛期,就有18次降雨,其中伴有大风雷电、短时强降雨等的强对流天气就有11次。为防范城市内涝,北京市通过下凹式立交桥改造、扩建修建调蓄池、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公园”等,力图破解逢雨必涝的“看海困局”。
  8月7日晚,北京市遭遇了一次强降雨天气,并伴有大风雷电和冰雹,暴雨造成部分路段、桥区道路阻断、车辆被淹。然而,在位于海淀公园北侧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中心,却没有一点积水,雨水很快就通过透水砖入渗,路面恢复正常。
  据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铺设的是透水砖,水降下来,几秒钟,就能使路面恢复干燥。在附近上班的北京市民刘世明说,下完雨,路上一点水都没有。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海淀区万泉河桥区积水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建设“仁创雨水专家系统”工程。据公司董事长秦升益介绍,工程采用“渗、收、蓄、渗、净、用、排”六位一体的设计思路,可以拦截收集周围汇水区域的雨水,消除下游100米处的万泉河桥下积水。
  秦升益说,透水砖具有保水功能的同时还接通地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于给大地换上一层“会呼吸”的皮肤。同时雨水经过微孔过滤净化,可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污物、杂质等。
  中关村展示中心绿地还设计了9750立方米的硅砂雨水池蓄存雨水。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工程累计收集雨水约3万立方米。收集、净化、储存的雨水目前目前用于绿地浇灌、广场冲洗,得以循环利用。
  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中国北方很多城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泥砖等硬化路面渗水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的水不仅都白白流失,还加大了排水管网的压力。通过透水砖等将雨水渗透地下,能够起到涵养地下水的作用。
  一到汛期,逢雨必涝、城市“看海”成为城市之痛。中国水资源重度匮乏,“水紧张”将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突出因素。如何解决缺水与洪涝交织的问题,利用好天上水?
  海绵城市这一新的理念近来进入公众视野。海绵城市,是形容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王浩表示,在理想的海绵城市中,雨水主要靠城市自身吸收,缓解干旱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排水设施压力。打造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增加城市内的海绵体,如城市绿地、湖泊、蓄水池、透水路面等。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立方米,仅和以色列的人均水资源量相当,南水进京后,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依旧无法改变。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今年下半年将新建100处雨洪利用工程,提升应对防灾的能力、满足用水紧张的需求。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立交桥下的调蓄池、“海绵公园”、人工湖、集雨樽等共1050处。据统计,今年入汛以来,这些工程设施共收集了1200万立方米雨水,相当于6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在北京左安门桥东北角,有一块收集雨水的调蓄池。工作人员称,这个调蓄池最多能蓄10米深,近6000立方米的水。达到一定水位后,泵站会自动启动抽升,将雨水排入南护城河,如果降雨再大,其余的水就会流入调蓄池存起来。
  “在今年的汛期,像左安门桥这样的调蓄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大削减了汇水量,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潘安君说。
  城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映霞说,应改变过去粗放的建设理念,注重源头减排、系统治理。
  秦升益说,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每逢大雨,主要依靠“调蓄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今后城市建设应优先利用生态透水材料替代硬化路面,配以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排水。
  告别内涝,既要应急之计,更需长久之策。未来,城市建设既要最大可能地保留城市中河流、湖泊等天然的海绵体,还要增加海绵体,使城市逐步恢复良好的水生态。(记者 关桂峰)

责编:张泽昕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