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怎么防治
黄热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流行于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等热带地区。我国的地理、气候,及蚊、猴等媒介和动物条件虽与上述地区相似,但至今尚无本病感染病例的报道。该病全年均可发生,3-4月份的病例较多。临床以发热、黄疸、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特征,在我国尚无发病,该病例为我国发现的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因此,本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江苏省疾控专家介绍,黄热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约占5-20%,轻型感染后可自行痊愈,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致死亡。新进入疫区的外来人口病死率高达30-40%。少有后遗症。所以如果在疫区或者前往过疫区,出现了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等请立即去当地医院就诊。
值得庆幸的是,黄热病可采用疫苗进行预防。抗体于接种后7-10天出现,持续至少30-35年。所以建议对所有到疫区居住或旅行的有真正暴露危险的9月龄及以上人群实行主动免疫。已经或准备前往黄热病疫区的旅游者应提高防范意识,采取驱蚊剂、长袖衣物等防蚊措施,防止在境外感染并输入黄热病,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小贴士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通过蚊叮咬传播。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两种。黄热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或轻症病例,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头痛、背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专家表示,黄热病通过蚊叮咬传播,临床以发热、黄疸、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特征,主要流行于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等热带地区,亚洲的热带国家也有分布,但在我国尚无发病,该病例为我国发现的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本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大家无需恐慌。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3-4月份的病例较多。黄热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或轻症病例,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痛,恶心、呕吐。发病的3-5天后出现12-24小时的缓解期,表现为体温下降,头痛消失,全身基本状况改善,轻度患者在此期可以痊愈。但是仍有约15-25%患者经过缓解期后可出现体温再次升高、黄疸、出血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黄热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约占5-20%,轻型感染后可自行痊愈,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省疾控中心提醒,所以如果在疫区或者前往过疫区,出现了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等请立即去当地医院就诊,排除是否为黄热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