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我从废墟里刨出收音机

2016-07-25 17:47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

汶川地震,破坏严重。灾区道路中断、电力中断,成为信息孤岛。此时,广播成为身处灾区的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

一位回北川老家休假的军人说到广播在地震之后的作用:我从倒塌的房子里扒出收音机,打开,就听见中国之声,我非常感谢。当时地震,我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听到中国之声报道,知道这次汶川大地震是7.8级,后来更正为8.0级。通过中国之声,我们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给我们灾区很大的帮助、关怀和支持……。前方的记者和中国之声的播音员,是你们的声音给了我们希望。

广播快速发声

地震发生后,汶川音信全无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救援部队最先进入汶川,第一个发回有关汶川的灾情报道;空中救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25位一线记者分12路跟随直升机全程直播空中救援行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有70多名记者赴一线,深入城市、乡镇、村寨,支起海事卫星、把电话打进直播间,随时随地跟进式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权威信息,为听众解疑释惑,让听众了解党和国家的部署举措,心里有底不慌乱。

广播成了通信工具

地震初期通讯中断,灾区之内以及灾区内外无法联络,此时,广播的通信功能被开发出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利用广播发布命令,民众利用广播寻亲觅友,救援人员利用广播了解彼此动态……,广播节目的专业传输通道,成为社会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凸显出广播的“通信”价值。

广播抚慰心灵

中国之声在《汶川紧急救援》中推出了《寻亲纸条》,为失去联系的人们牵线搭桥,推出了《同在星空下》,为灾区情绪紧张的孩子们提供心灵抚慰;经济之声推出了《彩虹行动》,携手百名权威心理专家,全方位支持灾区群众和抗震救灾相关人员重建心理家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推出知识性、科普性节目,为灾区人们提供自救施救、卫生防疫等多方面服务。在节目中说最通俗的话语让听众能听懂,讲最简明的提醒让听众能记住。

汶川地震后,为灾区捐赠、配发收音机成为热潮。时任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批示,中央军委为救援部队配发17万台,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捐赠10万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捐赠1万台,全国为灾区捐赠收音机上百万台。广电总局还为灾区临时调度8个中短波频率扩大和增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足以说明广播对灾区人们的重要和必要。

多位权威专家回顾总结2008年中国媒介业态发展时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一系列创新报道举措,标志着中国广播发展进入到一个“拐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重新进入影响力时代。

在此后的玉树地震以及芦山地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办了《玉树紧急救援》和《雅安紧急救援》,打通时段,滚动播出,收听率迅速蹿升。玉树地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增加了90%当地人听得懂的康巴藏语广播时间;芦山地震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节目《雅安紧急救援》中,四川话播报信息成为亮点。此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视台开办定向重灾区芦山播出的“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为灾区民众提供针对性实用信息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如果说《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急广播的开创之举,其后的《汶川紧急救援》《玉树紧急救援》《雅安紧急救援》以及开办“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则是应急广播的拓展之作。在上述实践中,中国广播人逐渐形成了对中国应急广播的规律性认识。如,在极端情况下,具有媒介的唯一性,以及通讯功能替代性;具有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尤其在预警信息发布上极为有用;具有服务的便利性,可实现信息的点对点服务;具有为灾区民众重度依赖的工具性和陪伴性等等。从风雪至雅安、从北京到芦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应急广播的规律性认识,将让中国的应急广播走得更远。

责编:曹梦雨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