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不少人其实并不完全认可这样的事件方式,四川师范大学学生(李琴)表示,短期内不停变换工作会导致对工作认知不足。
李琴:在15天之内需要不停的变换工作,我觉得这样对于一个工作只是做一两天是没有一点实践意义的吧。
记者:来自湖南的(李潇)认为,为了吃苦而吃苦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
李潇:反正我是肯定不会参加,而且我非常反对这个学校的这个做法,没有意义,锻炼的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记者:浙江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领队老师(胡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组织类似活动的目的在于要让学生懂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胡辉:简洁的话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懂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怎么让他们走出来,去从事一份可能原来根本看不上的一份工作,所以我们觉得让大学生放下姿态来踏实肯干,扎扎实实的让自己的本领跟劳动开口说话。
记者: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参与人数有限,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模拟环境,不能够人为拔高其作用。
熊丙奇:这个做法有一定的作用,但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的作用,真正的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它实际上不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也就是一段时间的经历,要把它拔高到怎么样的一个位置,那实际上是没有必要。
记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刘卫兵)则断言,类似城市生存形式的社会体验尽管有一定意义,但短平快的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未来真正走向社会的长期能力需求并不匹配。
刘卫兵:他也不是一种常态能力的需要,我认为其实这种能力是形式摆在里面,显而易见,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你现在比如让同学这种锻炼,这种锻炼和他未来走向社会那种需求匹配吗?所以肯定不是匹配的。
记者:因此,专家建议应该将大学生能力培养功夫下在平常,把对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刘卫兵:最好的方式是,比如暑假放两个月,可以用一个月去找一个对口的实习单位,按照自己专业方式,我觉得这是常态的方式。
主持人:的确,这样的方式是有点作秀的。但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是所谓吃苦的内涵,我们现在说到吃苦想到的就是15天的时间给孩子50块钱,让他们去生存,但问题是孩子们在成长到工作环境之后,真正面临的可远远不是经济上的,大家想在工作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难题要攻克,有各种各样的人际之间的关系要去处理,还有各种各样的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难可能会发生,比如说租房,比如说租车、买车等等各式各样的情况,是你以前不会遇见到的,但问题是对这样的境况,可能这些大学生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相反他们现在体验到的吃苦,只是所谓的资金短缺,但是我又要问了,这样的吃苦真的是有意义的吗?比如说如果家里的条件真的能够支撑,或者说这个孩子在大学期间已经自己打工积攒下来一笔钱,那么他一定要去地下室吗?一定要享受潮湿的环境吗?一定要去超市买那些快要过期的食物和蔬菜吗?我觉得我是不赞同的。吃苦是在明面上,要面对的是生活之苦,而不是生活之困,好11点29分,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半点过后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