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1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8月11日电 (记者 冯志军)“科学密集的气象自动站网布设,实现全方位24小时监测”,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增加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提高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等方式,几年前因极端气象灾害遭受重创的甘肃舟曲,筑起了气象监测预警安全屏障。
记者11日从甘肃省气象局获悉,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甘肃在舟曲原来区域气象站建设基础上,新建区域站44套。截至目前,舟曲共建成区域自动站50套,实现舟曲全县19个乡镇均已安装区域气象站,乡镇覆盖率和站网密度均达100%。
2010年8月8日凌晨,舟曲县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造成1510人遇难,255人失踪。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灾害后,为进一步准确评估甘肃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官方对该省天气雷达探测覆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对陇东南天气雷达探测覆盖情况进行了雷达观测效果评估,为准确评估已建雷达探测能力及下一步天气雷达科学布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甘肃在有效地弥补舟曲当地及周边地区雷达探测盲区的基础上,还相继在甘南、陇南、河西局地布设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有效弥补了该省南部、中部雷达盲区,基本实现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有效监测。
对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的甘肃而言,可谓“盼雨更怕雨”,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因短时强降水等极端天气而诱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近年来,除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外,甘肃境内还发生了如“岷县特大雹洪”、“天水暴洪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了解,2010年以后,甘肃共计新建区域自动站1491套,总数达2159套。其中,陇东南暴雨多发区区域站较之前增幅高达73%,站网密度达90.7%。一般区域站间距达到15千米以内,人口密集区平均站间距达到5至10千米。
记者注意到,上述天气雷达的投入使用,在近年甘肃气象灾害预警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以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甘肃岷县为例,预警体系的不断完善,加之民房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当地民众不再因刮风下雨等“风吹草动”而恐慌。
“今年汛期,岷县遭遇过一场降雨量达100毫米的大暴雨,但没有形成灾害,这么大的降雨放在以前,不知道又要造成多少人员死伤……”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慈海近期表示,气象预警体系让当地可以提前“预见”并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