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15: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吕诺、陈聪)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经性传播已是最主要传播途径,2016年1至9月,新报告经性传播感染者比例达到94.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近日在相关宣传活动中表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阻断了经输血传播,有效控制了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病死率明显降低。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结果,截至2015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85万人,感染率为0.06%,总体仍处于低流行状态。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各项措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艾滋病检测人次数从0.6亿增加到1.4亿,抗病毒治疗人数从8.6万上升到38.7万。与2010年相比,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增加了68.1%,病死率降低了57%,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下降了74.4%,母婴传播率下降了26.6%,基本实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首先,我国新报告病例中九成以上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疫情从易感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其次,社交新媒介的普遍使用增加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的难度;第三,一些地区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尚有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和病人不知晓自身感染状况。
专家指出,当前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生物学技术和手段有限,防治队伍数量和能力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作需要,社会组织独特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