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持续霾天已8天 空气中全是“肉眼看不见的灰”

2016-12-07 14:5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从11月29日开始到昨日,PM2.5值持续升高。12月3日起至昨日,已连续4天空气污染。昨日上午11时,南昌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234,属于重度污染级别。为此,南昌市决定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预案。这是该市今年入冬后首次启动。由于空气干燥只有霾没有雾,省气象台6日还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据预测,来3天南昌的空气仍可能处在污染之中。这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为何持续时间这么长?昨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进行解密。

 

一江两岸被霾笼罩

现象

连续4天空气污染升级

据了解,南昌市将空气重污染日分为三级,重度污染为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范围,严重污染为301~500范围,超过500为极重污染。

昨日上午11时,南昌市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显示,空气质量指数AQI达234,属重度污染级别。至当日下午4时,指数仍高达218。

近一周空气质量图显示,11月29日,AQI为97。12月2日,指数降低至93。然而,3日,指数突然暴涨至147,达轻度污染级别。4日和5日攀升至172和182,为中度污染。污染物主要是PM2.5。

空气干燥只有霾没有雾

雾霾包含雾和霾,空气湿度是界定雾与霾的主要参照标准。雾是水汽凝结物,起雾时空气湿度多在80%以上;出现灰霾时湿度难超70%,天气干燥。

气象专家称,雾和霾常交替出现,比如一天中水汽充沛的早晨容易出现轻雾,此后随着空气湿度下降,雾气被灰霾取代。然而,近几天南昌没有雾,只有霾。据监测,本月以来天气连晴,南昌空气湿度持续在70%以下,空气中全是“肉眼看不见的灰”。

昨日中午,省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据监测,当日九江、南昌、上饶、景德镇、鹰潭、抚州、宜春均出现能见度低于3000米的霾。

探究

北方雾霾团输入和本地污染源叠加造成

气象、环保专家介绍,霾是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过量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霾的形成,首先需要特定的大气环境,对气压、湿度及风等气象要素均有一定要求。自11月26日起,南昌持续放晴,天气系统静稳,大气气压场均匀,缺乏降雨,风力微弱,空气流动性不强,污染物难以扩散,易形成灰霾。

气象学中,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可见,霾的“病根”在于人为污染源增多,如工业污染、尾气排放等。

“5日晚一场冷空气对本地雾霾有吹散作用,当晚污染情况有所缓解,但冷空气也把北方雾霾团带来了,6日开始南昌AQI又上升了。”昨日,南昌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饶辉说,昨日白天多个时段出现重度污染,初步分析是北方雾霾团输入和本地工业生产、燃煤、扬尘、垃圾运输等污染源叠加造成。

逆温现象利于霾的发展

专家提到,秋冬季南昌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尤其是出现灰霾时,会有一条弱温度脊位于赣湘交界处,形成逆温。一般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逆温却是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近期南昌就连续出现逆温,像一个“玻璃罩”覆盖城市上空,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难以扩散,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有利于霾的发展。

饶辉表示,鉴于近期几天南昌都将处于静稳天气下预计未来3天空气都可能处在污染之中。

应对

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预案

昨日,南昌市启动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预案。

根据预案,建筑垃圾及散装物料密闭运输,尽量减少经过中心城区;加大施工现场洒水降尘频次,在日常洒水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洒水频次1~2次;在主干道和人口稠密区增加1次喷雾降尘;施工场地内散装建筑材料、裸露地面、土石方采取覆盖措施;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

同时,严禁未冲洗干净的运输车、泵车上路;使用混凝土和砂浆的,应密闭搅拌并配备防尘除尘装置;在城市道路中心隔离带、分车带及路边便道区域进行绿化施工时,要进行必要的铺垫,做到黄土不落地。行道树栽植后,应当当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运,在环境敏感区和城市道路要做到随产随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进行遮盖。

此外,环保专家还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小孩、老人,减少户外运动、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尽量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责编:刘蓉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