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打掉一特大“校园贷”诈骗团伙 诈骗范围横跨10省

2017-01-12 08:42 来源:应急网综合

1月11日,长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了朝阳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机动治安大队、经侦大队和乐山镇派出所紧密配合,在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经侦总队、长春市公安局科侦支队大力支持下,历经4个月调查取证,成功打掉一个横跨吉林、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河北、黑龙江、江西8省(自治区)及重庆市、上海市,专以大学生为侵害对象的系列特大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8名,涉案150余起,150多人被骗,收缴赃车2台。目前已查涉案金额达100余万。

线索

一起“校园贷”引出系列诈骗案

2016年8月初,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公安分局乐山镇派出所李国忠所长在打击“盗抢骗”行动中获得线索,长春某大学一在校学生被人利用“手机贷”诈骗人民币1万余元。民警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该学生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学校等信息,通过同学贷款购买了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高档手机,并承诺不要学生还贷款,给学生1000元好处费,但是过了2个多月该学生接到催要贷款通知,这才知被骗。

得知案情后,李国忠所长马上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校园贷”诈骗案,立即带领民警展开调查,发现该大学共有5名学生被骗,他们都是通过同学刘某介绍的,采取贷款买手机的方式,而经办贷款业务的人叫李某东。

由于案件涉及大学校园,犯罪嫌疑人刘某是大学生,派出所马上向朝阳区公安分局汇报。朝阳区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

2016年9月8日,专案组先后将犯罪嫌疑人李某东、刘某抓获。经审查,李某东交代,他刚刚大学毕业,现就职于长春飞驰家电公司,而该公司实际业务为“手机分期贷”,并将在校大学生定位为侵害对象。李某东通过大学生刘某,对大学生进行诈骗,骗一名学生刘某能得到500元~1000元钱好处费。

审讯中,民警发现李某东交代的犯罪事实存在很多疑点。他供认自己只骗了5名学生,不知老板是谁,也联系不上老板。然而随着案件深入调查,刘某和被骗的大学生反映,李某东也是给人打工,很快吉林市几所大学也发生类似诈骗案,而案件矛头都指向李某东。

省市领导对系列诈骗案件高度重视,要求公安机关迅速破案。由于李某东已经被长春市朝阳区公安分局抓获,长春市、吉林市两地警方经过协商决定,案件移交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去分局办理,专案组立即赶赴吉林市调查取证。

方式

采取传销模式跨省行骗

侦查员调查发现,吉林市几所高校共有36名学生被骗,据这些学生反映,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是被“手机贷”诈骗,后来转变成让学生提供身份等信息办理“名校贷”、“优分期”,承诺能屏蔽学生个人贷款信息,以贷款不用偿还为谎言进行诈骗。另外,被骗学生大多是通过大学同学王某秀、孔某祎、丁某双、鞠某文介绍认识了李某东,并办理了“名校贷”、“优分期”。被骗学生还反映,李某东身后有一个“大哥”,该大哥曾奖励“业绩突出”的王某秀、孔某祎各一台汽车。

民警立即赶到提车的4S店调查发现,这个人是划卡购买的汽车,在划卡过程中曾经签过字,民警找到签字单,发现签名十分潦草,只能辨认出姓张,另一个字无法辨认。民警立即找到几名专家辨认甄别,最后确定签名很可能是张某。经过核对,张某正是被骗学生反映的“大哥”。今年35岁的张某,长春市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干个体生意。

2016年12月19日17时,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在长春市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随后,专案组分头先后将王某秀、孔某祎、丁某双、鞠某文、温某鑫等人抓获归案。

经审讯,张某等人交代犯罪的经过。原来,2015年8月,张某发现其经营的公司长春飞驰家电公司招聘了一名职工叫李某东,他大学刚毕业,对大学校园熟悉,便让他到大学开展“手机贷”、“名校贷”、“优分期”业务,并教会李某东采取传销模式,发展了吉林市某大学、辽宁某大学的王某秀、孔某祎、刘某、丁某双、温某鑫为下线,王某秀自己又发展下线学生约50余人,孔某祎发展下线学生70人,涉及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辽宁省抚顺市、营口市,广东、广西、山东、河北、黑龙江、江西及重庆市、上海市等地20余所大专院校,王某秀、孔某祎两人将骗得的100余万元先后利用支付宝转账给李某东、张某。

手段

“业绩突出”被奖励汽车

为鼓励下线,提高效益,张某、李某东经过商量,奖励“业绩突出”的王某秀、孔某祎两人汽车各一台。张某还特意将李某东的几个骨干下线找到一起聚会,当众宣布奖励王、孔二人汽车,并且鼓励大家都要向他们学习,多发展下线,多诈骗大学生钱财。同时,还给团伙成员买手机作为奖励。

随着张某等人纷纷落网,仍然抱着幻想的李某东彻底“缴械”,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这个横跨多省区市的系列特大诈骗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大白于天下。

感叹

民警:一个电话就能防骗

“其实,被骗学生一个咨询电话就可以知道自己上当。”一名办案民警说,案件中,张某、李某东等人利用“名校贷”编造一个天大的谎言:“只要学生提供信息就能贷款,他们能帮助更改贷款信息,屏蔽学生的信息,可以不用还贷款,而学生还能得到一笔补偿费。没社会经验的学生果然轻易相信了他们的谎言,提供了一系列的个人信息,办理贷款。”

而贷款下来后,李某东等人向学生们要手机号码、验证码,再次进入平台更改手机号码、验证码,让被骗学生用原来的手机号码、验证码无法进入平台,学生们就轻易相信李某东等人能更改信息的谎言是真的。如果被骗的学生向贷款公司打电话就可以查询到贷款信息。而被骗同学却相信身边的同学不能骗自己,从而深陷骗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团伙成员用被骗大学生的身份信息贷款1.8万元,贷款公司扣了3000元抵押金后,又以给四五千元“好处费”作为诱饵。王某秀、李某东再从中得到1000元,其余的钱全就进了张某的口袋。贷款的同学越多,张某、李某东得到的钱财就越多。

深思

大学生为啥不报案?

民警分析,大学校园诈骗钱案越来越多,原因之一就是被骗学生没有报案,造成犯罪分子得不到及时打击处理。

此案中150多名大学生被骗,没有几名大学生报案,这种现象十分反常,民警也在反思,大学生为什么不报案?经过深入分析,此案诈骗手段采取传销模式,就是熟人骗熟人,所以一些大学生心存幻想,都是熟人帮忙,人都认识也跑不了,早晚事情会一清二楚,因此都选择“不经官”。另外,大学生提供自己的信息,得到了所谓的好处费,事发后,一部大学生害怕事情闹大,一部分找家人先把欠款还上了,一部分学生不敢跟家里说,东借西借偷偷还钱,大学生知道自己有过错,也就不敢出来报案,结果就是让犯罪嫌疑人一直逍遥法外,有机会再去骗。

此案的代价告诉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懂法守法意识,特别是提高学生防骗识骗懂骗的本领,更应该加强学生管理,早日发现隐藏在学生中不安全的因素,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沟通,早日发现,及时打击,才是最好的预防。

作案手法

不停发展下线

2015年8月,张某发现其公司职工李某东大学刚毕业,便让他到大学开展“手机贷”、“名校贷”、“优分期”业务。

张某又教会李某东采取传销模式,发展了吉林市某大学、辽宁某大学的王某秀、孔某祎、刘某、丁某双、温某鑫为下线,王某秀自己又发展下线学生约50余人,孔某祎发展下线学生70人,涉及8省(自治区)及两个直辖市的20余所大专院校。(消息来源 新文化报)

 

科普图说:别被校园贷“贷”进沟里

 

戳图了解

戳图了解

责编: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