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H7N9疫情为 “高风险” 传播模式仍以散发为主

2017-01-12 10:16 来源:应急网综合

自2016年12月8日以来,安徽省陆续报告人感染H7N9病例。昨天(11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消息称,近期安徽省H7N9感染疫情的风险为“高风险”,且不排除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可能。H7N9病毒传播模式仍以散发为主。

据介绍,疫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对病人救治、活禽市场关停管理、城乡接合部活禽市场检测监管和禁止带毒活禽跨区域流动等进行部署,决定将病人救治费用纳入保障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助和疾病应急医疗救助基金支付范围。此外,病例发生地严格按照国家、省部署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第三版)》的要求规范开展疫情处置。部分市关停了主城区活禽批发、交易市场,对市场内家禽采取政府购买和捕杀。

与往年相比,入冬以来安徽省首例病例报告时间明显提前,加上春节临近,人口流动频繁,H7N9等流感传播风险明显增加。省卫计委表示,近期安徽省继续发生H7N9等人感染疫情的风险为“高风险”,且不排除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可能。H7N9病毒未发生较大变异,传播模式仍以散发为主。

相关新闻

所有人均易感染H7N9 但可防可控

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称,冬季是市民感染H7N9流感的高发时节,疫情发生的风险升高。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虽然所有人对H7N9流感病毒均易感染,但是H7N9流感可防可控。

疾控部门表示,流感病毒在自然界有140多种亚型,H7N9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种,以往仅在禽间发现。所有人对H7N9流感病毒均易感,尤其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人类患上人感染H7N9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外,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H7N9流感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目前虽尚无针对H7N9的人用疫苗,但H7N9流感可防可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与禽类接触,尤其不接触病、死禽;尽量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加工;购买加工好的禽类产品一定要确保经过正规检疫。食用时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前先用流水清洗蛋壳,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疾控部门还提醒市民要养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要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1-2次换气半小时。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增强抵抗力。

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8度及以上)、伴有头痛、咳嗽、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如最近一周接触过禽类或到过销售活禽的农贸市场,就医时一定要告知接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诊疗。(消息来源 中安在线)

 

科普图说:急急侠小课堂——禽流感大起底

 

禽流感大起底

禽流感大起底

责编: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