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去的是静安区卫生局、黄浦区卫生局、上海第一医学院组建的八个医疗队共150人。在完成前阶段抢救伤员的任务后,医生们分别从遵化、迁西、丰南转移到玉田,筹建临时医院。
第二批救援队到玉田时,已经上午9点多。第一批医生同天11点左右要回上海,医生们就在那一个多小时内交接班。当时玉田抗震医院里病人已经很多,刚刚到的医生们人地生疏,只知道尽快把病人全部接过来,除此之外,什么都无暇顾及。医院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五官科医院、儿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到了以后分护理、后勤、医生三大组。医生怎么分科?动刀是外科,不动刀就是内科,就只分大外科大内科。也不设门诊,病人送过来不像外科就送内科,内科一检查是外科就送过去。一切都随病人需要,医生分配调度也很合理,看有哪里帮得上就跟上来。人力调度上发挥了最高效率。
医院里物资虽然不够,但是基本医疗设施也都有了,第一批医疗队员给后边的救援队准备得差不多了。玉田抗震医院建在一个中学里,只有空旷的22幢简易房子,与几百幅地板,其他设备一无所有,用水要到外面去拎,一下雨室外几寸厚的泥浆,室内水流遍地。医疗器械和药品也不足,在抗震救灾初期,医疗队抢救伤员随身带的少量器械,在丰南时已经感到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更不适应办医院的需要,药品也大部分留给丰南等重灾区。
第一批医疗队从丰南过来的时候,设备、医疗器械都用得差不多了。所以第二批去的时候,医疗设备都是准备好带过去的,比如高压消毒祸、手术床、心电图机、麻醉机之类的大件设备。当地的医院还有一些,其他地方也支援一点。所以第二批医生到玉田时,医疗设备和基本药物之类,基本都有了。
玉田临时医院最初只是个简易棚,第一批人去的前两个星期,就在中学的足球场搭建手术室和宿舍。足球场西边搭起男宿舍,东边搭起女宿舍和手术室。手术室除了急诊不接其他病人。
后来的住宿条件已经比第一批医疗队员好许多。毛竹搭起来的临时房墙面是空的,窗户就拿塑料纸钉一钉。墙面要走烧火的管道,女宿舍里有张床后面就是烟囱,睡这张床的女医生就开玩笑:“烟囱倒了,你们记得把我扒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