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沙”再遇双台风效应 闽浙等地强降雨或持续5天

2017-07-28 15:52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综合

中国天气网讯 作为2017年来实力最强的台风,预计9号台风“纳沙”强度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29日登陆台湾南部沿海,30日登陆福建中南部沿海。由于有南海热带扰动助力,“纳沙”水汽格外充足,给闽浙等地带来的降雨将会持续至8月2日,南方的公众在享受台风雨带来的清凉的同时,也要注意强风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2017年台风流行“双打” “纳沙”与南海扰动携手呼风唤雨

当两个台风中心距离在1500公里以内时,它们将产生互旋、互斥或者互相吞并的双台风效应。

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7月2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后打破沉寂,34小时内生成的4个台风,且均出现双台风效应。从5号台风“奥鹿”和6号台风“玫瑰”,到7号台风“洛克”和8号台风“桑卡”,再到即将影响我国的“纳沙”也不例外,它将与南海上的一个热带扰动配对。同时,5号台风“奥鹿”虽然仍在西北太平洋上徘徊,但距“纳沙”较远,暂时不考虑它会在“纳沙”登陆前“插足”。

尽管“纳沙”本身来自离我国较近的菲律宾以东洋面,没有在海面上长途跋涉积蓄能量,但由于与南海扰动相互作用,水汽输送加强,加上强盛的西南季风加持,“纳沙”的水汽仍将十分充沛。

张玲表示,双台风效应给台风的路径和影响的预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目前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正密切关注“纳沙”与南海热带扰动的发展趋势。

加长版台风雨成高温终结者 南方多地30日后脱离“火海”

中央气象台预计,“纳沙”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台湾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2~14级,35~42米/秒),将于29日下午到夜间在台湾南部沿海登陆(台风级,12~13级,35~40米/秒),30日下午到夜间在福建中南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0~12级,25~33米/秒);台风登陆福建后,将移向浙赣交界一带,强度逐渐减弱。

由于水汽充足,“纳沙”带来的强降雨持续时间加长,预计7月29日至8月2日,台湾、福建、浙江、广东东部、江西东部、上海、安徽东部、江苏等地将先后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台湾、福建、浙江大部、江西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累积雨量有100~180毫米,台湾、福建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浙江东南部200~400毫米,台湾局地可达600~800毫米。

加长版的台风雨将成为热浪中苦熬的南方小伙伴们的“救火队员”,随着台风北上,北方冷空气渗透南下,此前强势的副热带高压将被迫减弱东退。预计从7月30日起,江南一带的高温将开始明显缓解,到31日,大范围高温基本解除。

除了降温的作用,强台风雨的致灾性也不容小觑。张玲建议,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公众加强台风防范工作。海上船舶和作业人员应及时回港避险;注意防范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及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适逢暑假旅游高峰期,公众出行应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2017年以来台风偏多偏弱 未来仍是台风活跃期

分析表明,2017年以来,由于南半球越赤道气流活跃,台风生成数量偏多,较常年偏多1.1个。其中7月份生成数量明显增多,常年4个,2017年已生成7个。

张玲提醒,目前台风仍处于活跃期,未来还有可能生成台风。建议有台风来临时,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科普视频:生活中的安全——如何应对台风

 
 
 

 

责编:张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