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8月14日14时,随着一声令下,30名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及环保警察,兵分五路直奔一些有违法排污嫌疑的企业。北京市“打散治污”专项执法行动正式拉开序幕,通州区打响第一枪!
“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执法,给环境违法企业形成强大震慑。”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副总队长李斌说。
李斌带队的组集中检查6家群众举报的洗衣厂。记者跟随这组人员,奔赴执法现场。
最先突击的是通州区仇庄村和永乐店应寺村的两个洗衣厂,发现这两家已经在8月初通州启动的散乱污企业治理行动中被彻底关停;第三家永乐店镇漷小路的洗衣厂,近期已更换了处理设备。
三家下来,天已擦黑儿。李斌拿出手中的举报材料,继续上路。每个洗衣厂的举报材料上就只有一个大概位置,图片也比较模糊,大部分都没有名称,只有一个门牌号。“找起来挺费劲,也没留联系电话,只能看着地图一步步来。”果然,在潞城镇后榆村内转了几圈,绕着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李斌和同事反复比对,还下车询问了村民,才最终停在一个大门紧闭的院子前。
院门是一扇大铁门,执法人员反复敲,里面无人响应。从门缝向里望进去,地上一片乱糟糟,堆放着很多杂物。“这家厂搬去大厂了。”看见执法人员,从路边凑上来两名男子,并称自己是帮厂子搬家的。还有一名附近的居民,也说这家厂已经搬走了,因为欠了房东两年的房租。
执法人员没放弃,围着厂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一个口进入了厂内。这时,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拉着两个孩子走了出来。“我耳朵不好,聋,听不清。”老太太说话透着浓厚的安徽口音。虽然说自己耳朵不好,但执法人员问的每一句话,她都能马上做出回答。
通州区环境监察支队韩建军一进门就直奔锅炉房,发现锅炉还热着,处于焖炉状态,但老太太坚持说:“厂子是我老头开的,已经不干啦,停了好久了。”
执法人员来到办公室,调出了8个监控探头拍下的画面,时间选择8月13日0时0分至23时59分,违法行为自动现形。画面一开始,就见三四名男子光着膀子,忙着整理床单、被套,洗衣设备也正在运转。而在9时左右,还有一名男子将洗完的被单装车。
执法人员立即查封了该厂的洗衣设备。潞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在现场表示,近几天就将清退这家洗衣厂。
从后榆村出来,已经将近21时。执法人员随便找地儿扒拉了几口饭,就向张家湾镇出发,“还有两家没查呢。”李斌戴上了帽子,又拿出了举报资料。
查到最后一家洗衣厂时,已经接近23时了。此时,位于张家湾镇北大化村的这家洗衣厂,车间里灯火通明,洗衣机、烘干机、熨烫机和10多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车间前的平地上,黑煤球堆了一地,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物。
一路执法人员赶紧检查,发现在洗衣机后面,洗完被单排出来的泡沫污水流了一地,且直接流入一旁的下水道口;另一路执法人员在厂内走了一圈,马上有了更重要的发现——有一根暗管,污水流入下水道后直接从暗管排出院外。
执法人员立马儿叫停了所有违法行为。在随后的笔录中,该厂负责人交待,半年前将厂搬到通州,之后与父亲一起挖了大约11米长的污水排放管道。最后,环保部门以涉嫌“暗管排污”对该洗衣厂立案查处,当即查封设备,提取水样送检。据悉,待环保部门立案处罚后,将把该案移交公安部门。
从最后这家洗衣厂出来,已接近15日凌晨3时。“24小时全时执法,就是要做到无空档,凌晨两三点,照样开罚单。”李斌说,正是因为一些违法企业已经掌握了执法检查的时间规律,觉得夜间或者周末没人检查,所以24小时不间断地执法也将有力打击这些心存侥幸的违法企业。
据统计,“打散治污”专项执法行动检查首日,共查处了7家违法企业共计10个环境违法问题,并对2家单位进行了现场查封。
李斌告诉记者,“打散治污”专项执法行动将一直持续至2017年年底。计划每月选取两个区,每区利用一周时间,围绕热点网格、“散乱污”企业聚集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行业等重点领域,市区两级环保、公安部门联动,全时执法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记者 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