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25

2017-10-28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汶川大地震灾区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4600多万名群众受灾,仅需要转移安置的群众就达1500多万人。面对如此广阔的面积,如此庞大的受灾民众,志愿者们第一时间深入一个个安置点,帮助分发物资、维持秩序、照顾老弱病残。

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这座能容纳6050人的普通体育馆,在地动山摇之际,成了灾区十万多民众避难的场所,被喻为“当代的诺亚方舟”。

“如果在这里有人因为没人照料而死去,那将是我们所有人的耻辱。”绵阳市三台县茶楼老板古米蓝说。

从2008年5月13日起,直到7月1日拆掉最后一顶帐篷,古米蓝和她的“完美春天”团队成了九洲体育馆志愿者的代名词,仅在“完美春天”登记造册的受灾群众就超过了3万人。

体育馆里妇女、婴儿较多。许多女性连卫生巾都没有。细心的古米蓝看在眼里,每天十几趟跑到广播站,通过广播为她们寻找妇婴用品。到后来,只要看到这位身材瘦小、头戴白色遮阳帽、声音嘶哑的女人,大家都会亲切地喊道:“蓝姐。”

黄朝礼,北川县擂鼓镇人,大地震夺走了他11名亲人。他忍住悲痛成了九洲体育馆的一名志愿者。

2008年7月1日的雨夜,黄朝礼和伙伴们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帮助拆除体育馆广场上的近千顶帐篷。天黑路滑、任务紧急,负责押送帐篷的黄朝礼不慎从行驶的车上摔下。伙伴们感到很对不起黄朝礼,他却说:“没关系,跟大家在一起,我再苦再累心里也好受。”一群人在雨中抱头痛哭。

九洲体育馆作为临时安置点运转了50天,进出人数达50万人。正是有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这里没有出现一例伤亡、没有发生瘟疫。在灾区民众最悲伤、彷徨的时候,志愿者们用宽广的胸怀、温暖的双手,呵护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