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记忆 应急心理救灾纪实27

2017-11-24 23:30-23:59 责编:王仁宏

00:00 00:00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而灾难发生之后,心理的伤痛如何愈合,同样值得社会关注。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关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编的——汶川记忆,应急心理救灾纪实。

5.12”大地震是我们共同的灾难,你我都见证了许多无私的爱心,许多温暖的援助与支持,无论是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援助,都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10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和消防队员,以及众多医护人员、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往灾区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援助,积极投入到地震救灾的工作中。

实际上,不只是灾区群众受到了种种伤害,到现场的救援人员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救援人员通常是由外地前往陌生的灾区工作的,灾区物资匮乏、生活艰芳,工具器材短缺,救援人员之间也许并不认识,因为事发突然,很多时候配合的默契不够,却必须紧密合作;灾难现场的混乱与救援时间紧迫,无法预知的状况和潜藏的种种危机,对效率、纪律以及机动性的高度要求......这些种种原因,都要求救援者必须在心理的高压下工作。例如,面对遗体、痛苦的哀嚎、倒塌的房子等等令人震撼而又无助的时候,曾经自己看到或者被迫面对刚刚所提到的种种事件,这些事件牵涉到构成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身体伤害,或威胁到自己或他人,此时,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强烈无助,或者感觉到恐怖。

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地投入救灾工作,救援人员或多或少会感到身心疲惫、情绪不稳定、精神恍惚,会觉得自己本应该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就出现了没有尽力救人的负疚感,心情抑郁、精神恍惚、无助、生气,灾难景象会不由自主地重现在脑海中,或者不愿意对别人说出救灾的经验等。

灾难救援之后很久,有些人还可能存在这样的状况:睡眠不稳,做噩梦、惊恐,抑郁无助,焦虑恐慌,过分警觉,创伤经历不由自主地一再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中,注意力没办法集中,甚至人格发生改变,变得反社会,逃避和人接触,愤怒,毫无理由或理由不够充分地发怒,逃避任何可能勾起创伤回忆的人事地物,孤独疏远,情感麻木,负疚感,有了酒瘾,药瘾等等。

这些由灾难冲击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绝大部分虽不至于成为“疾病”,但救援人员也需要照顾与关怀。协助救援人员的方法有许多,和他们沟通谈心的方式就能帮助救援人员整合救灾的经验,并能照顾救援人员的某些需求,比如,分享救灾工作经验、与别人合作的感受、表达救灾当时的情绪和看法,这种专业上称为应激晤谈的沟通不是工作检讨,而是鼓励救援人员诉说、讨论、分担、分享在地震救援工作时发生的事件,让救援人员的情绪能够得到适当的宣泄和疏导,并且盼望把这种经验以正向及健康的方式,整合到救援人员的生活中。处理时也应该从身心的角度着手,这样才能达到目的,起到应有的效果。

2008年5月18日15时,《健康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医疗队心理援助小组成员之一赵国秋,他呼吁:心理救助专家应给予灾区医护工作者更多关注。

赵国秋说,浙江省医疗队心理援助小组是在2008年5月17日到达四川省平武县,当晚进驻了平武县第一人民医院。

一到平武县第一人民医院,小组立即对医院约5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体晤谈,对他们进行情绪梳理,给他们宣泄情感的机会,并对他们的心理创伤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发现,有10多名医护工作者存在严重的急性应激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急性应激障碍中的40%~50%将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是长期做噩梦、创伤性画面不断闯入脑海、生活态度消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很难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筛查高危病人防止其发生非常重要。

赵国秋说,灾区的医护人员既是受灾群众,又是救灾一线的战士,他们不仅要承受亲人、朋友受伤和离去的打击,每天还要接触大量的伤亡群众。他们受到双重的心理伤害,是急需心理援助的群体。

当地的一名护士,在地震中失去了包括母亲在内的11位亲人。地震发生后,这位护士一直在工作,表情麻木,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得知这一情况后,赵国秋紧急为她安排了一次心理救助。谈话一开始,这名护士对赵国秋说:“我妈妈遇难了,我却一点也感觉不到痛苦。”谈话中赵国秋得知,这名护士从小在感情上很依赖她的妈妈,在妈妈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甚至每天早晨起床后的被子都是妈妈为她叠好。地震之后,失去母亲的巨大痛苦使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注定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所以她不能真正接受这个现实,出现了心理学上称为“情感休克”的状态。这说明她受到的心理创伤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将来很可能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在1个多小时的谈话中,赵国秋先与这名护士建立了信任关系,然后帮助她梳理事实,通过认知技术、替代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引导她接受现实,以宣泄出真实的感情。在谈话的后1/3时间里,这名护士出现了没有表情的泪流如注,然后放声大哭起来。这时候她完成了从否认现实到接受现实的转变,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前提。

赵国秋说,这名护士的遭遇很典型,很多灾区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忍受着心理的创伤在工作。

针对这种的情况,赵国秋说,心理医生应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同时灾区医护人员也应懂得如何自救。他为灾区的医护人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千万别憋着,找人一遍遍地诉说自己看到的人和事,这一点对男性尤其重要;再怎么忙,也要抽时间写日记,把有些不便于倾诉的话写出来;学会放松,神经肌肉渐进放松技术是很好的方法;每天保证至少5个小时的睡眠。

曾参加过多次重大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浙江省赴川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赵国秋说:“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2008年5月5日,赵国秋作为卫生部心理应激专家组的专家,在完成了赴山东特大火车相撞事故现场心理救援任务后回到浙江杭州。2008年5月14日,他又率领由10名心理专家组成的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深入四川地震中心展开心理救援。10多天的时间中,赵国秋率领的专家组在不停顿的心理救援过程中,一次一次取得了成效。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难,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群和数量很多、很复杂,在‘梳理’时应抓住重点。”赵国秋说,重要的是先进行广泛的了解,对处于急性应激障碍的对象进行认定,并尽快实施对应性干预。

赵国秋率领的专家组到达四川后驻扎在平武县,10名专家分成两组,一个组在平武县人民医院对伤员以及家属还有部分参加救援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另外一组在马路上对受灾群众集中点的人们进行心理干预。马路上共有30多个集中点,都是帐篷,人有多有少,最多的一个集中点有4000多人。专家首先了解情况,发现25%的人有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因为人太多,专家只能采取小组集体访谈形式。

专家鼓励已处于急性应激障碍状态的受灾群众把地震当时看到、听到的都说出来,以减轻压力。专家说,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不仅治疗效果会差些,甚至会带来严重后遗症。现在鼓励他们说出来,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创伤慢慢愈合。

“心理救援十分需要,而且紧迫。但是,心理救援更需要科学、有序。”赵国秋表示,参与灾区心理危机干预的志愿者不少,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志愿者大多采用蜻蜓点水式的谈话,加上流动性太大,不仅达不到心理救援的目的,而且为大范围、规范化干预留下了隐患。

赵国秋率领的专家组经调查研究后,向当地救援指挥部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目前受灾群众集中的地方人员众多,他们中间有一些抱怨情绪。建议以帐篷为单位选举一个组长,由组长与志愿者进行工作沟通,有事商量后联系管理人员。

二是每组配一名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生活照顾、医疗服务、心理支持等。并经常与组长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及时处理。

三是每一个受灾群众集中点设一个医疗服务部门,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对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药物尽可能免费提供,以免受灾群众出现抱怨情绪。

四是尽快提供有关地震知识的宣教。可采取广播、发放资料、讲座等方式进行,避免群众由于对地震的恐慌而加重其心理应激反应。

五是对地震灾情、救援情况等信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及时通报给受灾群众。信息通报要公开、透明、真实,以免引起激动情绪,给救援工作带来继发性困难。

六是要利用各种途径对受灾群众宣传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让他们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及联系方式,了解心理危机的有关知识,消除或减轻他们的情绪反应。有关心理危机干预的宣教知识须由专家组提供。

随后,平武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中共平武县委组织部采纳了专家的建议,并联合发文,部署实施科学、有序的心理干预。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记忆,应急心理救灾纪实,第27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