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震“伪科普”不靠谱

2018-01-26 17:41 来源:农民日报

伪科普

出现“地震云”预示将发生地震

这条“伪科普”其实流传已有数百年了。1624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地震解》一书,呈送给太宰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一位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专业背景的日本人键田忠三郎将“地震云”发展为学说。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此学说,早在1978年被日本地震预知联络委员会认为是“无稽之谈”。

“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地震云”既不是气象学术名词也不是地质学术名词。气象学家认为,那些所谓形状各异的云多与高空气流活动有关,并不罕见;全球各地的气象站也从未监测到地震之前地表温度有系统性增温。坊间流传的“地震云”图片大多为中高层的高积云或卷层云。地质学家则表示,地磁场的改变并非易事,电磁场影响云的分布也缺乏理论支持。换言之,如果可以通过观云来预知地震,人们为何不能直接监测地磁场的异常活动呢?

伪科普

动物出现异常反应预示将要地震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然而,其反常行为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动物的反常行为同地震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发现许多动物特殊的感觉器官就像一台探测仪器,有选择性的感受地震前所产生的某种对其生活有害的物理刺激或化学刺激,从而预感到一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并引起惊恐和逃避反应。比如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表现得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人们当时对这些都没有研究,老百姓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充分起到预报地震的作用,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应充分重视动物的反常行为。但主流观点认为,动物的反常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等都会引起动物行为的异常,因此动物的反常行为和地震没有必然的联系。

伪科普

现代科技已经可以精准预测地震

不久前,一条关于九寨沟地震后,四川汶川、北川、茂县三地电视台发布预警提醒观众避险的消息引人关注。网上的视频显示:九寨沟发生地震后6秒钟,距离震中300公里的汶川,电视观众看到,正在播放的节目突然中断,屏幕上出现蓝底白字的地震预警画面——“四川省九寨沟正在发生地震,汶川有震感,请做好避险准备。”同时语音播报从40多秒开始倒计时,大约进行到36秒时,屋顶出现晃动。不少人认为地震已经可以预测,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的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发出的,而地震预测需要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出,预警不等于预测。虽然现代科技进展飞速,但入地探测,实现对地震的精准预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道难题。通俗地讲,要做到预测预报,需要找到与地震运动过程相对应的指标,但目前还不能确立这样的指标体系。并且地震孕育的过程比较长,特别是大地震,复发周期可能达到上千年,但一旦断层破裂,能量又是在瞬间释放。观测时间短、地质运动的不均匀等都造成了信息鉴别的难度。所以在地质学上,哪些地段容易发生地震可以确定,但做不到预报具体发生时段。

伪科普

磁铁可用来预测地震

磁铁预测地震也是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种预测地震方法——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瓷砖或盆上,发出响声。发布此方法的人声称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地震局专业人士表示,这种方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地震前后局部地区的地球磁场会有变化,但变化非常微小,即便通精确仪器来监测,也不能完全准确预测地震。网上所说的普通磁铁是永久磁铁,不会因为地球磁场的剧烈变化而消磁,更不可能提前感知到如此轻微的地磁场变化。另一方面,即使地球磁场真的发生剧烈变化,也不一定是地震的预兆,太阳活动等很多现象都会引发地球磁场的变化,不可一概而论。

责编:曹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