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2005年1月8日早上,中国政府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受灾国慰问考察团在印尼班达亚齐市看望了中国国际救援队。慰问考察团团长、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武大伟向队员们转达了祖国人民的问候。
武大伟来到中国国际救援队营地,受到了救援队领队和队员们的热烈欢迎。武大伟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最早来到班达亚齐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之一。在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已经工作了9天救治了近6000名受灾群众。同志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印尼人民的称颂,祖国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就是这场救灾行动中最可爱的人。他希望救援队再接再厉,救治更多的患者,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印尼期间,中国政府慰问考察团分别会见了印尼副总统尤苏夫·卡拉,外长哈桑和国家发展计划部、贸易部、卫生部的负责人及在亚齐指挥救灾工作的负责人,还考察了受灾最重的印尼亚齐灾区,详细了解了印尼方面救灾需求。慰问考察团表示,考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了解情况,以便更有效地落实中国政府的援助,为受灾群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武大伟说,印尼方面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印尼提供的援助,介绍了目前救灾情况和下一步重建的初步考虑。他们认为中国的援助是对印尼人民精神上的鼓舞,物质上的支持,是真诚无私的,体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没想到这一次来救援,困难会这么大。曾经参加过多次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领队田义祥,这样评价这一次的救援行动。
到2005年1月9日为止,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班达亚齐灾区展开救援行动已经10天。“国际救援就是不断遇到困难,又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赵和平领队的这句话简简单单,但是记者在现场却有很深的感受。
中国是最早到达班达亚齐的国际救援队之一,与联合国现场协调官员同一天抵达灾区。当时,救援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灾区情况不明:灾区的伤亡情况如何?哪里受灾最为严重,最需要救援?灾民的伤病情况如何,伤员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当地的医疗机构情况如何,是否还在运转?
无数个问题摆在救援队面前。“要实施及时而有效的救援,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最重要的是清楚地了解灾区的情况和灾区的需要。”赵和平领队说,“而这些我们都没法提前了解。”在地震及海啸发生后最初几天,全世界对印尼班达亚齐灾区都很不了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斯里兰卡最严重,没想到却是这里最严重。”由于亚齐省的灾情过于严重,甚至出现了不少“绝村绝户绝镇”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在海啸中受到严重破坏,市政府所在地成为一片沼泽,大量官员死亡和失踪,政府机构几乎完全瘫痪,救灾工作无序而凌乱联合国现场协调官员卡尔斯说,这是我经历的最困难的一次救灾、几乎很难得到当地政府机构的配合和协助。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国际救援队没有等待,他们立刻派出灾害评估专家黄建发和张晓东到灾区现场考察;同时派出医疗分队到班达亚齐机场为灾民巡诊,并向灾民了解当地灾区的情况;派出联络人员向先行到达的新加坡救援队马来西亚救援队、印尼当地驻军和当地救援机构了解情况,探讨合作救援的方式。
很快,多管齐下的方式收到效果,救援队的工作在第二天就全面展开。经过不断的了解、摸索和实践,几天后,救援队的工作变得有序而有效。每天派出一个搜救小组进行灾难现场清理,派出3-5支医疗小组到各处展开医疗救助。
灾区的卫生环境之恶劣,常人难以想象。
展开救援的前几天,灾区的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清理,海啸过后海水使灾区很多地方变成沼泽。半个城市已经成为废墟,一半以上的建筑被毁,裸露腐烂的尸体在城市中比比皆是,大量的尸体堆在大街边。当地的气温高达30多度,经常下雨,很多尸体已高度腐烂,散发着恶臭。
由于灾区伤亡情况太严重,绝大多数医院在海啸中被毁,交通基本瘫痪,伤员们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又无法运往其他地方的医疗机构。很多伤员出现了感染、化脓、病情恶化的情况。而且,灾区人尸混杂的现象非常普遍,经常能在灾民居住的帐篷附近看到尸体。
2005年1月5日,令人担忧的疫情终于发生了。印尼班达亚齐的两个灾民点出现了霍乱病例。两个灾民点人数都在1000人以上,而且都面临食物短缺。再加上那里基本没有医生和护士,情况相当危急。包括联合国新闻官员在内的各界人士认为,那里有暴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由于当地缺医少药,如果发生大规模感染,局面将很难控制。
中国救援队5日晚召开了会议。为了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队里先普及了如何正确对待传染病的知识。吴学杰医生说,霍乱这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因此要在饮水、食品等方面特别注意。只要切断了传染途径,问题就不大。救援队员们面对疫情,首先要积极应对,尽量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此外,还要对要去的地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要有恐惧心理。
“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去救助别人,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援理念。为了保证在救援过程中不倒下,救援队采取了很多措施。队员们每天执行完救援任务回到营地,都要将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设备、器材进行消毒,对暴露在外的皮肤要用消毒纸巾进行擦拭。队内每天还给大家发放维生素、营养粉,帮助队员提高免疫力。
我们的营地建在草地上,帐篷里满地都是青草,草地上的青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里随处可见的蚊子和蟑螂。疟疾、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等传染病都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这里的蚊子防不胜防,被叮一下马上就会起一个大疱。平时在营地内,队员们都会反复抹花露水、清凉油,使用消毒液对周围进行消毒。除此之外,外出巡诊的队员早饭时尽可能多吃,为的是积蓄能量,防止被病毒感染。
缺乏交通工具,交通问题一直是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到达灾区之后,交通工具成为救援队员们劳神费力的一块“心病”。大灾造成了班达亚齐城市功能瘫痪,交通不畅,缺乏车辆,更缺汽油。我们的救援队经常是分几路一起出动,要深入灾区现场,深入乡镇和灾民点,这些都离不开交通工具。
受灾后的班达亚齐,有50多个灾民安置营,最大的超过1万人。我们的医疗分队在巡诊的过程中,要到不同的灾民营去,这些灾民营相距很远的距离。因为没有交通工具,队员们有时要步行,有时要在街上拦车,这无疑降低了救援的效率。
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安排下,救援队的队员紧急搭建帐篷营地设在班达亚齐机场,要找到去市区和灾民营的车辆并不容易。医疗小组去灾民营,往往站在烈日下拦了很长时间的车,可是司机往往会告诉我们汽车没有油了。由于油料紧缺,这里的加油站全部都由部队维持秩序,我们必须拿人民币兑换当地的货币才能交给司机加油。
在寻找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故事。一次在城区里,医疗队急着赶往一所医院,大家分头跑到街道上拦车。就在队员们为一位警车司机肯帮忙而高兴的时候,不料这辆警车的轮胎突然爆了,好在警察又急忙调来另外一辆车将大家送到了目的地。另外一组队员在搭顺道车时,无意中拦下了当地市政府食品卫生部部长的专车。这位部长一听介绍,当即同意将队员们送到医院,还亲自带着队员们找到医院负责人接洽。
更多的时候,队员们很难搭到顺道车,这时候就需要花钱搭当地的“出租车”。这里的出租车实际上就是三轮蹦蹦车,用两轮摩托车改装后侧面加一个斗,就成了“出租车”,车钱也不固定,可以讨价还价。
语言不通是救援队遇到的另一大障碍,而且仅凭队员们自己很难克服。
在班达亚齐灾区,懂英语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伤病员都不懂英语。医生和患者之间往往只能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单词沟通。在医治外伤的时候,这种状况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遇到病人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如果不能深入沟通,则很难对病人进行充分有效的诊治。
在给灾民看病时,中国的医生们一开始只好连比带划,动作和表情的怪异使队员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呼吸科博士樊毫军是一个有心人。就在去距离驻地28公里的龙安郊区灾民营巡诊的路上,他抓紧时间向当地人学习。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上人体,眼、耳、口、鼻、四肢等指给灾民看,让他们用当地语言念出来,樊毫军再用汉字一一记录下来:巴土苦—咳嗽,夫鲁—流涕,根巴——地震,特瑞马松西——谢谢。这个小本子记了密密麻麻的两大篇。经过推广应用,这种汉字注音法,还真帮了我们大忙。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中国救援队在救治当地灾民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寻找既懂英语又懂当地语言的志愿者作翻译。有一个男子,他家13口人都在海啸中死去了。他把帮助中国救援队当作了自己生活的全部。
班达亚齐地处热带,三面环海,属热带雨林气候,那时又时值雨季。时而万里无云、酷热难挡,忽又暴雨倾盆,潮湿难耐。变化无常的天气给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队员们白天战高温、斗酷暑,连续奋战;晚上要忍湿热、驱蚊蝇、备物品,直至午夜。
到达灾区的第一夜,在机场露宿的队员们就被一场暴雨浇了一个“透心凉”。第二天上午,4个小时的时间里断断续续下了10场雨。雨后的天气并不舒服,强烈的阳光使空气十分湿闷。我们的队员大多数都从正处在严寒中的北京而来,对于这里的天气很不适应,几天下来,不少队员的皮肤被晒爆了皮,还有不少队员出现了湿疹的症状。领队赵和平的湿疹症状尤其严重,多日未见好转。
这种天气对中国救援队展开救援和医疗救助也有影响,队员们出门巡诊的时候,为了能多诊治一些灾民,都尽可能多带药品,很少带雨具。这样以来,一天被淋个一两次已经是“家常便饭”。
2005年1月9日,一场罕见的连续暴雨袭击了班达亚齐机场,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救援队营地遭遇一样,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大本营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由于雨太大,队员们及时把医疗物资搬进了防水帐篷中,但是所有的队员们居住的6顶帐篷都进了水,有几个帐篷的水深超过15厘米。队员们和暴雨展开了一场较量,铁铲、脸盆、茶杯,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挖排水沟、筑拦水坝,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未来的日子里,人和天气之间的斗争还将继续。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10 ,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