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16

2018-02-22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张晓东估算,该地区地震烈度在8-9度之间。海啸的灾害一般用浪高来表述,当地居民都提到海啸的浪高在10-15米以内,提到浪高13米的人数最多。根据这一浪高的数据,判定海啸的级别是3级。

张晓东还在现场了解到,当地有一个地震台站,地震、海啸没有破坏这个台站。在到达现场的第二天,他就找到了这个地震台站去了解情况。这个地震台是1979年建立的,1993年改造成3分项记录,使用美国的模拟地震仪器,并且采用的是GPS授时系统。张晓东仔细了解了震前这一地区地震活动情况和9级地震及其余震的分析和记录情况。

由于是单台记录,仪器主震时限幅,面波震级只定到6.8级,显示出模拟记录在近震源地区确定大地震的严重缺陷。在这里,张晓东还了解到印尼气象与地球物理局在震后携带流动观测仪器到班达亚齐民用机场附近进行观测,他又立即到班达亚齐民用机场访问了流动监测台站。在这里,他获得了比较珍贵的印度尼西亚地区小震分布图。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张晓东连夜工作,起草了分析今后灾区地震形势的预测报告,并迅速提供给了联合国救灾指挥中心,为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一座死去的城市中,我感觉着灾民的悲哀。”张晓东说,“其实,这只是这次巨大灾难的一角,这次海啸袭击了印度洋沿岸的十几个国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巨大,无法计算。面对这样的大劫难,我们必须思考,找出减轻这样灾难、避免这种惨剧发生的方法和手段。”

索香林和司洪波是负责保障的两名专家,一位负责通信,一位负责装备。他们俩称自己是救援队的“螺丝钉”。在班达亚齐灾区救援的日子里,别人每天在外面执行任务,他们俩在大本营同样忙碌着。虽然不直接参加救援行动,但是他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作着贡献。

通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救援队的生命线。有了它,我们才能及时与祖国取得联系。

这次中国国际救援队所携带的主要是海事卫星设备、车载电台及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到达灾区的第一天索香林很快就调通了与国内联系的卫星线路。

但是潮湿多雨对电子设备来说是一个考验,虽然救援通讯设备中有些具有防雨功能,但是这些设备从来都没有在这种真实的热带环境中使用过,这让索香林捏了一把汗。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指挥部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几天后就不能开机了。

最让人着急的事情还不止这些,由于营地搭建在离机场停机坪不足50米的草地上,每天几十架直升机不断在营地上空盘旋运送伤员,机场十分繁忙,因此通讯受干扰情况非常严重。在随后的日子里,各国救援队源源不断地来到班达亚齐,所有救援队都使用卫星通讯系统联系,卫星线路十分繁忙。有时给国内发送一个文件要重新连接多次,只好想各种办法:压缩文件、使用一些续传工具、升级设备的固件版本、加强设备稳定性,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使用了,情况虽然有好转,但受干扰情况依然存在。

在班达亚齐,最感谢索香林的是几位随队记者。中央电视台两位记者的传输设备出故障时,是索香林帮他们分析引起故障的原因,找到问题并解决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稿件传输,也多次通过索香林在北京建立的服务器中转。

在班达亚齐,让索香林最揪心的是奶奶。“奶奶年纪大了平时最疼爱我,出来的时候怕奶奶担心,没敢跟奶奶说。可后来奶奶在电视里看到我,就追问家里人:大林是不是去印尼了?当得知我真地去了的时候,奶奶每天都守在电视机旁关注着一切关于印度洋海啸的消息。我听说后,赶快给奶奶打电话,奶奶哭了,我一个劲地安慰:这里没事,很安全,吃喝都是我们带来的,说了半天才使奶奶平静下来,但仍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小心。”

索香林最想念的是儿子,出发时儿子还不满三个月。“平时都是和爱人照顾,临走时确实有些担心,同事说你走了行吗?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又怎能退缩呢?”索香林说。

最让索香林“伤心”的是:“当我回来的时候,满心欢喜地进了家门,可儿子看到我那张被印尼的阳光晒得黑黑的脸时却哇哇大哭,那种感觉简直糟透了。”

1983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的司洪波,是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自2001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以来,他一直负责救援队的装备建设。4年时间中,他参加了救援装备的招标、采购、验收、集成和装备使用与维护培训等工作。并负责救援队362种、2万余件套、总价值5000万元的装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并按各种装备说明书维护保养的要求,制定出各类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细则。他不辞辛苦,每月为救援队检修维护设备,有力地保障了救援队救援和训练装备的完好。

按照《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装备器材管理规定》,司洪波建立了救援装备的资产管理档案,并作为主编撰写了《救援装备手册》,同时参加了《地震紧急救援技术》和《地震救援装备概论》两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参加了救援装备标定实验室和化学侦检实验室及救援基地建设。

作为救援队装备组主要负责人,司洪波先后为我国新疆两次地震救援、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伊朗巴姆地震救援和印尼地震海啸救援及时地提供了良好的装备保障。并为唐山远程空运演练、上海地震救援演习、福建厦门救援演练、山西地震应急救援演习和北京市所举行的多部门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供了完好的装备保障。他还参加了救援队组织的几十场重大救援演练活动。

这一次,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装备专家,司洪波到达印尼棉兰机场的头一天,就带领几名救援队员负责卸下随专机带来的7顿重的救援物资。从早上6点一直坚守到下午5点。早上他们冒雨从专机上卸下救援物资,为了不让物资受雨淋,他四处联系棚布,确保救援物资完好无损;中午头顶烈日看守物资,在人员嘈杂的环境中,他恪守职责,确保救援物资安全;下午又把物资抢运上大型运输卡车为下一步去班达亚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天下来,他没吃一口饭,皮肤被太阳晒得通红。

到达印尼班达亚齐机场后,他又负责协同搭建救援基地,包括露营帐篷、医疗帐篷指挥部通讯中心、围扎警界带、搭厕所、搭晾衣架、安放蓄水箱,并为基地建立了供电及通系统。

每次救援队员外出执行任务前,他总是先认真检查、调试每一件救援装备,确保救援装备完好率100%。救援队员执行任务回来后,他不顾救援装备上粘有的恶臭淤泥,认真进行清理,并进行严格洗涤消毒,保证第二天救援队员能用上干干净净完好无缺的救援设备。

在基地,他除了保障救援装备完好外,还负责基地通讯、照明及生活用电。在燃油紧张的条件下,他主动联系当地燃油供应站,保障了基地发电用油。由于燃油短缺,他合理分配发电时间,每天都是在凌晨1点熄灯后才休息,早上又6点钟起床,关闭所有发电机。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较好地保障了基地生活、照明及通讯用电。

他还参加了救援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积极联系印尼有关部门,保障救援队员每天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在执行任务的后期,一连三天,天降暴雨,基地成为一片泥泞,救援队员们没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总是主动参加挖排水沟,排水、清理基地,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

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他所负责的救援装备及后勤保障工作,强有力地支持了队员们的救援行动。由于他的出色工作,经中国国际救援队全体党员讨论和临时党支部决定,同时经后方党委批准,他在“火线”上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在入党仪式上,司洪波含着眼泪,唾吗着说:“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时刻,能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永久的记忆。”

郑静晨,武警总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中心主任医师,他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在赴印尼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中,他是队长和首席医疗官。

“我们到灾区去,是要扎扎实实为那些灾民做些事情,要尽可能多帮助伤病员。”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郑静晨说。

2004年12月26日,郑静晨正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听到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的消息后,他当即感到中国国际救援队可能会参加这次国际救援行动。于是,他拨通了武警总医院王院长的电话,询问有没有接到救援印度洋海啸灾区的命令......

2004年12月29日晚11时,刚刚回国还没倒过时差的郑静晨接到上级的命令:做好紧急前往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的准备。随即,早有心理准备的郑静晨立即通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务人员集结。人员到齐后,郑静晨将大家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人迅速上网检索有关印尼的灾情、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一部分人立即调集、准备救援所需要的装备;一部分人根据印尼的自然情况,为队员准备必须的生活用品;剩余的人去办理队员出发前所要履行的手续......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从医经历、在急救医学领域有着很深造诣的医学专家,作为此次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长和首席医疗官,他的责任就是让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区迅速而有效地展开医疗救助工作。

在经过4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班达亚齐机场。为使所带物品完好无损,让大家保持体力,天亮后好投入救援工作,郑静晨站了第一班岗,负责看护物资。机场上,一架架飞机不停地起降,隆隆的发动机噪音震耳欲聋,但劳累了几天的队员们蜷缩在机场边上的水泥地上,睡得十分香甜。见到此情此景,郑静晨实在不忍心叫醒值下一班岗的队员,自己一直站到天麻麻亮。直到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他才不得不将大家叫醒......

天亮之后,顾不得休息的郑静晨随即带领一支6人的小分队,在雨中为滞留在机场的灾民展开巡诊,并了解询问灾民的伤病情况。在两个小时的巡诊中,共为150名灾民进行了诊治。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16 ,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