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17

2018-02-23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救援就是要争分夺秒,要急灾民之所急。”郑静晨说:“我们巡诊发现,灾民们所患疾病主要是外伤,还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血压升高等等。与以往医疗救援所不同的是,外伤的病人除了挤压、擦伤等原因,伤口又被海水浸泡加之高温,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大多都已感染化脓。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展开医疗救助。

在他的指挥下,在随后的12天中,中国国际救援队中的16名医护人员被分成4个小组,在班达亚齐灾区全面展开了医疗救助工作。到第一批队员回国时,已为7000多名灾民实施了医疗救助,平均每天超过600人。国际救援中的医疗救助,沒有标准化不行。

46岁的郑静晨,1983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医疗系,2002年毕业于后勤指挥学院医院管理专业研究生班,2003年5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医学法律专业研究生班。曾先后赴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救援指挥官培训和学术交流。荣立等功3次,被评为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人、北京市优秀医院管理干部。

他从事肿瘤医学专业多年,致力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综合治疗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丰硕成果。5年时间中,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15部,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医疗成果四等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2000年,他参与筹建中国国际救援队,负责医疗分队的组建工作。在训练和实践中,他感到“要在国际救援中有效地实施医疗救助,没有标准化不行”。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国际救援在医疗方面应该具备四项主要的功能:一是要能够保障救援队本身的健康安全;二是对灾难中的受伤者进行救治;三是对灾区的灾民进行巡诊;四是帮助当地的医院恢复重建。

经过刻苦钻研,他主编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培训教材《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主持完成了“高科技条件下武警部队卫勤建设新模式及应用系列研究”和“武警急救医学建设及在抗洪救灾卫勤保障中的应用”项目,这两个项目获得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静晨说,要想成功地指挥救援行动,就要有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救援方法。他说,在我们国家,提到“救援”两个字,通常的想法是“舍已救人”。“舍己救人”的精神该不该提倡,应该。但作为一名救援人员,正确的理念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他说,这不是自私。一个救援队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如果队员们不懂得怎样救护,而盲目地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人,那样是几个人救一个人;但一个有专业知识的救护人员,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运用自已的救护知识,可能救出更多的人。

同时,作为一名指挥员,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进行指挥也是十分重要的。郑静晨说,他曾在国外参加过一次救援培训班,担负培训工作的国外老师给学员出过一道题:一个星期天,某城市的一个化工厂发生爆炸,化工厂周围有一所学校和一个商店。问,先救哪里?有学员说,先救学校,因为那里有孩子。有学员说,先救商店,因为那里人多。老师则说,先救化工厂,因为那里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爆炸。

此次救援行动,郑静晨将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了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有科学实施救援,才能更有效率。”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和郑静晨的一贯理念。在赴印尼展开救援的行动中,科学救援的理念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灾难的特点是地震引发海啸,大量人员伤亡,幸存者很少。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组队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特点,明确提出以医疗救助为主。到达灾区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能力是最强的,受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赞誉。

“在赶赴印尼灾区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情况我们得知那里现在是雨季,气温很高,蚊虫很多,因此我们带上了雨衣、雨靴、蚊帐、花露水和清凉油。”郑静晨说,“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对于我们顺利展开救援至关重要。”

“在紧急救援行动中,必须要讲科学。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依靠科技。在郑静晨看来,科技水平和科技装备是救援队重要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救援技术水平是下一步重要的使命。

“以日常的交通事故为例,伤员被卡在变形的车内,即使医学专家在场,医疗设备完善,也无济于事,而需要消防人员用专用的剪切工具剪开车门,才能将伤员救出,这便是完善和提高救援技术的现实要求。”郑静晨说灾害时伤病员数量巨大,病情复杂,需要检伤分类;参加救援的人员多,组织复杂,需要有专门的人员维持灾害现场的安全与秩序;救援人员和物资不断地抵达现场,伤员不断地运往灾区以外的医院,运输量很大,需要有专人负责交通管理和保障;新闻传播日益发达,需要有人进行新闻发布;到达现场展开救援需要向上级汇报现场急救的情况,队员之间需要保持联络,在灾区通讯中断的情况下,蜂窝式集群通话与卫星通讯需要建立。因此灾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当今救援医学仍然是个挑战,人类在灾害面前仍然力不从心,只有融合现代搜索、营救、通讯、运输、安全管理、新闻管理等众多知识,使现代救援专业性、技术性日益提高,才能实施现代化救援。

对于此次在印尼的紧急救援行动,郑静晨感触很深,他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善良,善良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了善良,我们来到了印尼;因为有了善良,我们得到当地华人甚至是灾民的支持。要问此次救援行动对我今后人生的影响?那就是,我会发现更多的善在良,我会对善良的人们作出更大的贡献。”

侯世科副主任医师是此次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长,也是留守参加第二批救援工作的三名医生之一。

侯世科是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兼医疗科科长。他本科就读于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医15年来,他发表论文41篇,曾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在印尼展开医疗救助的过程中,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敬佩和信任。”到达灾区后的第四天,当地救灾指挥部最高长官莫哈索会见中国医生,并亲笔写了一封信,介绍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当地最大的一家医院—班达亚齐市总医院恢复重建。

这家医院在灾前有床位400张,工作人员300人,在海啸中123人死亡,幸存人员或受伤或逃往外地。除房屋外,所有财产损失殆尽,病房内淤泥淹没脚面,深处没膝盖,多处围墙被海水冲倒。

医院开始恢复重建的第一天,中国国际救援队就赶到了,是最早到达的外国救援队。队员们一边清淤泥,一边收治病人。第一天,在刚刚清完淤泥的楼道里,就收治了18名重病人。侯世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三名重度破伤风病人在不断抽搐;两名重度肺炎患儿高烧40度;一名刚出生8天的要儿重度营养不良,没有母亲,瘦得皮包骨头;三名骨折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一名心衰的妇女面容憔悴;一名脑卒中病人,半侧身子瘫痪;6名外伤严重感染病人……导尿、插胃管、换药、输液测体温、量血压,侯世科带领几名医生把自己带来的药品器械背囊摊开,迅速开展工作,一直工作到天黑回到营地。

为了更大范围收治病人,与院方协商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开始筹建中国病区。队员们部分抢救病人,一部分进行清淤,要清出一个病区收治病人。在令人窒息的臭气中,一车车地往外推淤泥,而且随时小心被钉子扎伤。满手、满腿的黑淤泥,有汗不能擦,蚊子叮了不能拍,无法喝水吃东西。在中国病区外侧还清理出了两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

经过5天苦战,2005年1月15日,中国病区建成了。药品架摆好了,病床摆好了,水接通了,这些都是侯世科和队员们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很快中国病区的声名传播出去,很多医疗队给中国病区介绍病人,并愿意与中国医疗队一起合作。到侯世科回国的时候,在总医院共有10个国家的医疗队,只有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开设了病区。

郊区的小镇医院是侯世科去得最多的诊疗点。到达班达亚齐灾区的第二天,他就带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一个医疗小组去那里展开医疗救助。这个医院地势较高,没有受灾,正因为如此,在海边受伤的大量病人逃往此处。

面对蜂拥而至的伤病人,中国医生来了。在这个救援的第一线,中国医生救治了骨折的男孩,治疗了满身皮肤破损的病人,抢救了对奄奄一息的婴儿,还有伤口生疽的妇女。

一次,侯世科救治了一名叫泰福斯的病人,全身20余处外伤,积满了黄色的脓,腥臭无比。他告诉侯世科,他被“洗衣机”洗过,侯世就科听了很惊讶。原来,海啸的突然到来,十几米高的浪把他卷来卷去,犹如一个蚂蚁掉进了洗衣机里,不知过了多久,他被抛到一棵大树杈上,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在翻滚中,全身多处皮肤被刮掉了。侯世科跪在地上,给他清洗了伤口。

“没有闪光灯,没有录像,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工作,28天里从未间断,1000多名伤病员在我们手中康复。”侯世科和他的队友们感动了小镇的居民。小镇轰动了,都知道这里有中国医生,“ China、 China”不绝于口。一次,几个记者迷了路,问当地人中国医生在哪里,当时就有人一直把他们带到中国医生的工作地。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要回国,小镇医院的院长带全家去中国救援队驻地感谢,后来又带全院工作人员着盛装送行。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17 ,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