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盯上老人钱包的保健品2

2018-03-16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苏怀东律师认为,应通过新闻媒体、社区街道、司法机关,多方联动,加强法律宣传,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理财风险识别意识;加强对中老年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规范、简化执法机关报案、立案、受案流程,方便老年人报警。

卢明生也认为,老年人被骗已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工商、公安等部门还应加大打击力度。

在张佩芳、杨慧等老人所在的社区,尽管时常进行防骗宣传,但居委会表示无法实时监控到老人动态,或者因为老人过于固执,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被骗。

北京市房山区西潞大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穆女士介绍,为防止老人受骗,社区张贴不少宣传画,介绍各种骗局。此外,每月举办两次讲座,邀请银行职员、社区片警讲解,告诉老人如何防骗、受骗后应该怎么做。对于一些常见的骗局,社区广播也会进行提醒。

“但居委会人力有限,不能跟踪到每个居民家里。”穆女士说,一些购买收藏品、保健品的老人,不到发现自己受骗不会告诉其他人,居委会确实也无法实时监控到老人的动态。

北京市密云区檀城东区社区居委会张主任表示,听说过张佩芳收藏被骗的事,居委会还去进行了劝说。“一直在做宣传,也组织了社区活动进行防骗安全教育,下发宣传资料,也有张贴宣传画。”

张主任说,“有些打着环保旗号卖产品的,我们都不接待,对于保健品店也提醒老人不要参与。”社区居委会做了这么多工作,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有些老人过于固执,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被骗。

2018年2月23日,新京报记者再次来到朝阳区SOHO现代城,燕文堂公司及其他4家同属一个法定代表人的收藏品公司,都已关门。

一位保安说,去年底这5家收藏品公司被曝光后,警方曾来查处,带走了一些工作人员。目前这些公司所在的办公区处于待出租状态。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现代城其他的收藏拍卖公司仍不断有老人进出。

去年1月,一名76岁的重庆老人郑义得知老友将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扔进根本不起作用的虚假保健品深坑,决心揭露保健品推销套路。一年多来,他"卧底"上百场保健品销售会,并写下5万多字的防骗日记,引起众网友讨论。

通过参加这些推销会,郑义颇有心得,他总结了许多虚假保健品的推销套路,比如推销员经常打亲情牌,端茶递水,叔叔阿姨叫得很甜,“如果这招不灵,还有人扑通跪下,喊大家老爸老妈”,还有送免费小礼物,领免费鸡蛋、面条等等。郑义表示,通过公布自己的卧底日记,他想提醒老年人,买药到正规商店、药店,生病去正规医院,不要听这些夸大其词的东西。那么,如何避开虚假保健品销售的深坑?如何帮助人们识破骗局呢?

网络上,有人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自己身有体会!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家里的老人们,最“迷信”这些小区楼下所谓的“理疗店”推销的保健品,经常花很多钱买一大堆瓶瓶罐罐的保健品回家。我的奶奶今年快80岁了,在楼下遛弯的时候被小区底商的一个“理疗店”的员工拉进去,说是免费体检、赠送鸡蛋。老太太当然经不起鸡蛋的诱惑,就被拉了进去。最开始给量血压、测血糖,后来又送鸡蛋、送筷子,又是倒水又是捶腿,那叫一个殷勤。

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老太太几乎天天都要去那里“打卡”。有天那里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向我奶奶推销一种“松花粉”,说是国家认证的保健品,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现在搞活动,一罐188元,老太太二话没说就掏钱买了两罐。回家之后还分给小孙女吃。家里人发现之后,仔细看了看罐子的包装,上面什么也没有写,只是贴了一张简易的印刷纸,写着“国家认证保健品,延年益寿松花粉”,其余的多一个字也没有。放在嘴里尝了尝,有一种浓烈的香精味道,用热水都沏不开。老太太给一说,家里人才知道她这是被假保健品给骗了。

果不其然,过了四五天,楼下那一家所谓的“理疗店”就关门搬家了。和这位网友奶奶一起的好几个老太太都买了他们推销的所谓的“松花粉”,光是他知道的就有七八个,每人至少花了四五百。然而过了几个月,另一家新的“理疗店”又在小区附近开业,老太太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去做“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