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8

2018-06-18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公共事件。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关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科学、系统、规范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今天和大家说第8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初夏,我国爆发了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一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几百例因食用三鹿乳制品而发生负反应的病例出现,事态之严重,震撼人心。

2009年9月15日,河北省公安厅宣布河北省警方于14日晚正式逮捕两名三鹿奶粉事故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嫌疑人,他们初步向警方供认了犯罪事实。

2004年5月,耿某投资建立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建一奶牛养殖小区,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化工原料,可以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蒙混过关。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鲜牛奶,不能掺加化工原料。但警方询问其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称:“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经过一番曲折往复,三鹿奶粉事件终于水落石出,国家也因之出台了相关举措,给了广大受害者以答复,但是随着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对事故调查的深入,更有惊人之处令人哑然。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2007年12月以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经企业检验,2008年6月份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而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日的8个月中,三鹿集团公司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直至8月1日,经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确认三鹿集团送检的奶粉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后,三鹿集团公司才于8月2日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报告。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石家庄市在接到三鹿集团公司关于“三鹿”牌奶粉问题的报告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8月2日至9月8日的38天中,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未就“三鹿”牌奶粉问题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做过任何报告,也未向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违反了有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直到9月8日,才向河北省政府报告了“三鹿”牌奶粉问题。

据三鹿集团相关负责人交代,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便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2008年初,在集团召开的年初大会上,班子成员还决定检查原料是否出了问题,并要求对发病人员详细跟进,掌握情况。

但是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集团才成立由田文华为组长的问题奶粉处理小组,并成立市场信息处理小组,以针对消费者的投诉开展应对工作。而最晚于6月份,三集团便已知道其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同月,三鹿又派人直接与出现婴幼儿结石病患的医院联系,试图找出原因。

与此同时,三鹿集团还与消费者共同委托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长沙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抽查。三鹿集团则自行委托了国家乳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市场相应的产品进行了送检。

滑天下之大稽的是,据田文华交代,不论是在事故发生地进行检测,还是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检测,这些送检的产品,不仅未能检测出已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况,而且检测的结果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然而,大量的事实无可争议地证明,三鹿奶粉出了问题。但可惜的是,即使意识到是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三鹿集团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及时上报而是考虑怎么应付舆论的压力。

在2008年7月的会议上,三鹿集团企业高管们作出了一个决策:封锁媒体。而负责处理媒体事务和消费者事务的分别是在2004年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成功进行危机公关、让三鹿避过了声誉之灾的张振岭和蔡树维。于是此二人大显身手,通过给媒体广告费用封锁消息,并通过其他手段防止消费者向媒体反映情况。

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将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况书面报告给了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在收到三鹿的报告后,当即派了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和市政府秘书长来到三鹿集团,同行的还有石家庄市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农业局等部门的官员。但他们不仅没有要求企业停产,并且还提出,要以人盯人的方法,安抚家属,“拿钱堵嘴”,并专门强调注意保密,防止出现消费者上访的情况,同时要尽力避免“媒体炒作”。

直到2008年9月8日,河北省政府才接到来自石家庄市的报告,而此时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7月,被告人张玉军等人明知三聚氰胺是化工产品、不能供人食用,以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为原料,配制出专供往原奶中添加、以提高原奶蛋白检测含量的混合物(俗称“蛋白粉”)。至2008年8月,张玉军累计生产“蛋白粉”770余吨,销售600余吨,销售金额683万余元。张玉军等人生产、销售的“蛋白粉”被某些奶厅(站)经营者添加到原奶中,销售给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奶制品生产企业。

被告人耿金平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他人自2007年10月开始购买含三聚氰胺的“蛋白粉”共计560公斤。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被告人耿金平等在明知“蛋白粉”为非食品原料,人不能食用的情况下,将约434公斤“蛋白粉”添加到其收购的900余吨原奶中,销售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处,销售金额280余万元。

2007—2008年,三鹿集团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流入市场后,导致全国众多婴幼儿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引发泌尿系统疾患,多人死亡。

2008年8月1日,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检测报告,确认三鹿集团送检的奶粉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同日,三鹿集团班子扩大会在明知三鹿牌婴幼儿系列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情况下,仍准许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10毫克/公斤以下的出厂销售,直到被政府勒令停止生产和销售为止。经检测和审计,20008年8月2日至9月12日,三鹿集团共生产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904.2432吨;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813.737吨,销售金额47560800元。

2009年1月22日,社会关注的三鹿问题奶粉系列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张玉军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耿金平犯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单位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49374822万元;被告人田文华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

这批宣判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2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虽然最后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并因此对我们的企业和政府机关有了良性的警戒作用,但是事件本身的爆发也突出地反映了我国当前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的一些不足之处,它给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加强政府处理危机事务的能力。

(1)危机处理应当是一种适度的主动与法治的恪守

三鹿集团不仅制定了严密的媒体公关方案,推动封杀了正常的新闻报道,取消了受害者的投诉表达,也立下了与地方政府的攻守同盟,收买了正常政监督,最后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大局溃败。

(2)危机管理要体现出高效率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对突发质量问题的危机处理,有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兴衰。我们看到,三鹿公司在3月份就发现自己的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后,没有立即向社会公布和公开收回产品。如果当时他们那样做了,尽管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只是一次普通的产品质量事故,毕竟三聚氰胺并不是三鹿集团自己在生产环节掺入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三鹿集团那样做了,后来患病住院的数万名婴儿,90%以上是可以避免的,死亡事件也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三鹿集团的损失也仅仅是那几个批次的奶粉而已,对他的品牌基本没有损害。但不幸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几个批次奶粉的损失和可能导致的品牌暂时受损高于一切,高于近百万婴幼儿的生命健康,所以他们选择了封杀舆论、隐瞒真相,终于将一次原本有限的食品安全事故,蔓延为一场波及全国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这让我们想起另一个经典的关于质量问题的危机处理案例。1985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把职工生产出来的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全部砸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个职工两年的工资,很多职工砸冰箱时都心疼地流下了眼泪,但是张瑞敏及他的团队对此毅然决然,他们认为质量就是生命,应当防微杜渐。正是这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使得海尔冰箱迎来转机,并最终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3)“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第8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三鹿奶粉事件。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