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急救援成功经验19

2018-07-23 23:30-23:59 责编:张凌

00:00 00:00

 

第三,下井人员不携带自救器和便携仪的问题长期存在,使得矿工错失逃生自救的时机与装备。如果操作人员当时能够携带便携仪,那么,瓦斯超标的险情就会被及时发现,矿工就会及时逃生;即便发生了爆炸,如果携带了自救器,那么,也会起到良好的自救保护作用,为最终获得地面救援人员的救助赢得时间。

第四,331采区在无采区设计的情况下进行作业,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采区下山未贯穿整个采区,边生产边延伸;该矿擅自修改设计,增加在3315皮带道与3316风道之间的联络巷开口掘进3316风道,使3315综放工作面与3316风道掘进面没有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果该采区在开采过程中,建立了独立的通风系统,那么此次事故也很可能避免,至少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此次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多位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主要领导组成国务院工作组抵达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和组织事故调查工作。指挥级别难以再高了,但最终还是无法逆转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此看来,预防事故永是上策,事故抢险永是下策。在险情初起,争分夺秒,采取措施予以化解,相比于事后救援,永远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省钱、最省力的。

河南大平矿难事故

2004年10月20日22时39分,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共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当时在井下作业的46名作业人员,仅升井298人。

从2004年10月23日开始,大平矿难的抢险救援难度不断加大,到2004年10月24日17时,仍然没有发现其余被困的69名矿工。时任郑煤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大队长刘新书说:“这是我工作32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一起矿难,也是救护难度最大的一次。” 2004年10月24日下午15时,刚刚指挥完一次瓦斯排放工作的刘新书对记者说,事故发生后,救护队立即组织全集团6个救护中队21个小队的215名救护队员赶到现场。在有关部门的组织指挥下,他们迅速成立了救护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

刘新书说,此次矿难是他工作30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一起矿难,救护难度也是最大的一次。这次事故爆炸波及的区域大,巷道严重垮落,基本上所有拐点处都出现冒落,通风设施、机电运输设备全部被摧毁。虽然困难较大,但在前期工作中,救护人员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危险的情况下,努力工作。所有队员分成三班,一班5至7个组在不同地点进行组织抢救。每班工作12个小时。在抢救过程中,救护队员救出了21名遇险矿工,先后发现了79名遇难矿工遗体。刘新书介绍,2004年10月23日下午,救护人员在井下发现一些地方水齐腰深,矿下多处冒落,巷道被堵,通道又低又窄。救护人员都是爬行、侧身挤进去侦察、抢救。很多队员腿被磨伤,脚上磨起血泡。到目前为止,救护队已在矿下修复了12个通风站,建起了21处密闭木板,处理了11处冒落区,西大巷已完全恢复,13矿区的皮带巷、上付巷也已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