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18

2018-09-16 23:30-23:59 责编:杜宇浩

00:00 00:00

食堂门口,摆放着一台标准秤,队员自觉测量体重。今天是杜宁和霍翠华2名队员的生日,后勤组也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了“惊喜”,香喷喷的长寿面上整齐地摆放着用火腿肠围成的心形鸡蛋——或许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和祝福。

7∶30,准备上班的队伍集合完毕,有主班、副班,医生、护士。队领导首先是对主、副班布置当天的重点工作,然后会对其他拟去医院的每一个人进行详细询问,去医院干什么,能不能找别人替代,能不能与他人合并,能不能通过电话解决。为此,好几名同志受到过严肃批评。

医师组长金波告诉记者,他就曾经被“拿”下来几次,领导让大家少去医院,不是有意打击工作积极性,而是在关心大家,是为了让大家多休息,做到劳逸结合,防止打疲劳战。收治烈性传染病,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必须让 大家充分休息,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9∶20,防控组组长张秀准备好当天工作所需要的物品,穿戴防护用品进入缓冲间。她是这支医疗队中最年长的女队员,虽然防控组看似不直接接触埃博拉患者,但他们每天要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穿戴11件防护用品,处理接触过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的各种物品,几次倾倒、更换30公斤的消毒桶,提着沉重的垃圾袋在毒辣的太阳下将垃圾扔进焚烧池。在缓冲间,即使戴着N99口罩和厚厚的护目镜,还经常会被高浓度消毒液熏得眼泪直流,咳嗽不停。

张秀每次穿着全套防护用品在缓冲间就得工作1个多小时,一个班次下来全身都会湿透。到了晚上,嘴里和鼻腔里还都是消毒液的味道,常常熏得恶心、吃不下饭,睡觉的时候也咳嗽不止。一天下来,呼吸新鲜空气都会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防控工作的时候,张秀很自豪地说:“虽然我的工作看似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零感染’的重要前提。”

9∶40,护理组组长黄顺和队友开始为今天进入病区的队友准备必需的防护用品。黄顺在传染病医院工作了20多年,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她介绍说,与传染病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防护,绝不能有一丝疏忽和半点马虎。11件防护用品,36道穿脱程序,一个都不能少,一点也不能错。

穿脱防护装具,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安检五查”:个人必须对着镜子穿戴,严格进行自查;每一组医护人员必须相互监督,两人实施互查;必须接受感控人员的检查,队员穿戴整齐后,感控人员必须再次进行全面“安检”;出入病区,特别是在缓冲间脱装具时,必须全程接受副班人员通过监控实施的检查......看隔离衣是否完好、手套是否破损,查隔离服是否穿好、护目镜是否戴紧、口罩是否捂严、手套是否戴好、鞋套是否套紧,从不漏查一项。高温下,即使站着不活动,厚厚的防护用品往身上一套,也会立即感觉憋气和出汗,大家只能尽量减少说话和体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