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准备奔赴灾区。记者从昌都市政府应急办获悉,川藏交界金沙江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后,西藏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目前各项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 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消息 来自长江委水文局的数据显示,金沙江堰塞湖13日7时最大下泄流量约1万立方米每秒,水位下降迅速,且呈上下贯通之势。长江防总于12日对下游5座水库进行应急调度,目前已累计腾出超过5亿立方米库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目前暂无重大险情报告。
记者13日从长江防总获悉,根据前方水文监测,金沙江堰塞湖自12日17时30分自然溢流,过流量逐渐加大,形成了较大过流通道,堰塞湖上游站水位13日零时45分达到洪峰水位2918.3米,此后开始回落,13日8时已回落至2906.04米,相应蓄水量约1.8亿立方米,入库流量维持1660立方米每秒,水位累计下降12.26米,每小时平均降幅1.71米,蓄水量已减少1.1亿立方米。堰塞湖坝下河道水位开始上涨,至13日8时,部分水位涨势趋缓。
长江防总12日发出调度令,对金沙江中游梨园、阿海、金安桥等5座水电站进行应急调度,实施提前预泄。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腾出超过5亿立方米库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
经长江防总测算,13日至14日金沙江堰塞体下游至石鼓河段将相继出现洪峰,部分江段可能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为此,长江防总紧急下发通知,部署下游洪水区相关避险工作。
长江防总与国家防总13日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分析研判金沙江堰塞湖状况和风险。记者从会商会上获悉,12日17时40分左右金沙江堰塞体临水侧凹槽自然进水过流,18时40分流量20-30立方米每秒,泄流槽上下游已全线贯通,流量不断增加。
13日8时,堰塞体下游叶巴滩水文站(堰塞体下游约60公里)流量涨至7800立方米每秒,洪水将快速向下游传播演进,沿程水位涨幅较大。经测算,13至14日堰塞体下游至石鼓河段将相继出现洪峰。部分江段可能超历史最高水位,会对下游沿线产生很大影响。
为此,由长江委水文局、长江科学院、长江勘察与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组成的金沙江堰塞湖洪水风险分析小组,连夜就堰塞湖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洪水风险开展周密分析,研判下游洪水演进,为受洪水影响区域提前制定应对方案提供支撑。
应急管理部向四川西藏调拨物资
综合新华社消息 记者13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应急管理部当日从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拉萨储备库向四川、西藏两省区交界处山体滑坡和金沙江堰塞湖灾区紧急组织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批救灾物资包括7000顶帐篷、3万件棉大衣、5万床棉被、5000张折叠床等,用于支持两省区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过渡期生活保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
当日8时金沙江堰塞湖下游70公里处叶巴滩水文站水流涨势开始趋缓。截至13日10时,未接到人员伤亡和下游重大险情报告。
这位负责人表示,面对金沙江堰塞湖水流下泄情况,应急管理部13日召开第六次多部门应急联动专题会商会,连线前方联合工作组,研判水情、地质发展趋势,分析上下游风险,调度抢险救灾工作。原滑坡山体上已出现了50厘米宽、300米长的裂缝,再次发生滑坡的风险加大,并有可能再次阻断江面。
根据会商研判,目前堰塞湖下泄情况总体可控,但要保持高度警惕,清醒认识上下游水位上涨可能导致的崩岸、滑坡等灾害以及对水电设施的冲击影响,要时刻盯紧监测、动态研判,确保及时、科学、高效处置。
西部战区指挥部队投入抢险救灾
据新华社成都10月13日电(龙绍华 冀东昇)川藏交界金沙江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后,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战区工兵、陆航等部队迅疾展开抢险救援行动。
灾情发生后,西部战区迅速组织军以上领导和战区空军领导召开专题研究会,分析研判灾情态势,研究部署救灾任务行动。司令员赵宗岐、政委吴社洲指示西部战区空军、战区陆军、西藏军区和四川省军区有关部队做好准备、全力救援。
接到命令后,西藏军区在昌都江达县同普乡成立抢险救灾指挥所,西藏军区领导带前方指挥组迅速抵达四川省白玉县,配合地方政府组织指挥部队展开救援行动。目前,154名现役官兵和932名民兵正在现地疏散群众、帐篷搭建、勘察灾情。(消息来源:北京日报)
科普视频: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制作防灾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