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继续和您聊聊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在这次大地震中,窑洞坍塌造成的伤害最多,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生产生活的状况成为确保安全的关键。
而这种难题,在如今新的社会环境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瞅着崭新的红砖房、宽敞的大院子,海原县海城镇高台新村农民李作福的眼睛咋也不舍得离开自家的新房,他说:“我家的老房子住了40多年了,亲戚们来家都不敢过夜。要不是托党的福,我说啥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受惠于自治区持久深入推进的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包括李作福家在内的海原县2000户救助户终于不再为房子的事揪心了。
李作福是该县海城镇高台村的农民,家里的日子过得挺艰难。为了生计,他在煤矿找到了一份井下工作。但让老李最揪心的不是自己在井下的安危,而是家里的房子。李作福家的房子还是他父母盖起来的,虽然不是海原大地震时伤人最多的窑洞,但经过40多年风雨剥蚀,几间土坯房掉皮、漏雨、裂缝……早已不成样子。
按照自治区民生工程的统筹安排,海原县决定对海城镇高台村66户救助户进行危窑危房改造。李作福家被纳入了救助行列。让老李喜出望外的是,整个改造工程,连修院墙在内,他家只花了1.6万元。当记者随自治区人大视察组来到高台新村的建设现场时,新房已经交工,村民们正陆续搬进新家。特意从矿上回来看新房的李作福在新家门口和邻居聊天。他告诉记者,村里还有了卫生室、沼气池、上下水……“搬了新家,我在外头打工就放心了。”老李开心地笑了。
那段时间,海原县李旺镇马路坡彩旗飘扬,推土机、装载机机声轰鸣,辆辆满载砖和水泥……李旺马路坡生态移民工程加紧施工,一个崭新的新村在这里落成。
新修建的新沙路贯通马启坡,“愚公移山”的精神将马路坡昔日的山地变成了平整的农田。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解决偏适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海原县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在李旺马路坡、高崖红古村建设生态移民新家园。
“县内生态移民,就是为困难的山里群众解决长远问题,推进海原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
种水田曾是李旺镇上川村农民的愿望,对马路坡进行土地整理后,大家将实现这一愿望。杨生虎是上川村村支部书记。听到该村部分群众将搬迁到马路坡生态移民新村,他十分高兴。他说,这里几辈人都生活在山上,做梦都想种水田,梦想变成现实了。
李旺镇镇政府拿出长远发展规划,帮助新移民致富。
马路坡生态移民工程安置点占地420多亩,住房建筑面积16200平方米,建砖木结构平房300套,建村级活动场所1处、学校1所,建文化室、卫生室各1处,建广场1处,建泵站、净化水厂各1座,配套建设水、电、路、农田整修、温室大棚、沼气池、太阳灶等,实现自来水入户。工程建成,安置移民300户。
当年的大地震,也让人感慨水的难题。海原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水的供需矛盾长期难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苦咸水和饮用水水质超标、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一直困扰着山区群众,也困扰着历届党委政府。如今,该县老百姓喝水难的问题,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以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方式逐步得到了解决,在海原农村大地筑起了一座座惠泽老百姓的“民心工程”。
昔日吃水难的海原县农民,如今一拧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
自国家2000年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海原县将农村安全饮水作为惠泽百姓的“民心工程”,分北部和中南部两个项目区分步实施,到2009年,用了8年时间共完成人畜饮水工程78处,泉水改造工程92处,解决了16.2万严重缺水的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题。
“日盼夜盼天天盼,盼来清水进家园,握住水龙头,扔掉背水罐。”这首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反映出海原县群众对用上自来水的喜悦之情。
2009年,记者在改造后去探访,在海原县干盐池管委会张寨村村民胡凤莲家,在厨房里,原来用来装水的大水缸里装满了杂物,拧开灶台旁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
“每天天不亮就要到10公里外的水泉子去背水,遇到人多水少时,一天才能背一回,通了自来水后,再不用背水了。”那年70岁的胡凤莲,丈夫早逝,儿子在煤矿打工时遇难,多年来一直是儿媳忙家里的农活,她负责一家5口人的吃水供给。
讲起背水吃的日子,胡凤莲有说不尽的心酸事。以前村上大多数村民是用牲口驮水,而胡风莲家里当时穷得连牲口也没有,所以她一直自己背水。一次,胡凤莲为了能早点赶到水泉子去取水,天没有亮就摸黑去,结果不小心掉到了山沟里,当同村的人发现她时,她还紧紧抱着背水的瓦罐。虽然张寨村通自来水已经多年了,但胡凤莲老人还是不愿意把伴随自己多年的背水罐扔掉。
张寨村是海原县北部干旱带上极度缺水的地区之一,祖祖辈辈靠人背驴驮在山泉子取水。2002年,海原县在张寨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工程解决了该村5个村组938口人长期饮水困难,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以上。工程建设初期,张寨村的村民大多持怀疑态度。从水源地到他们村子翻山越岭近10千米的路程,能把水引来?“当时组织人挖管道时我们就这么想,这还不是瞎折腾吗?!”村民苟少文说,怀疑归怀疑,管道还要挖,一口人100米,村上就这样分了任务。苟少文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经过水务局技术人员和村民3个多月的奋战,自来水通了。
当技术人员将胡风莲家的水龙头轻轻拧开时,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捧起哗哗流淌的水,如同捧着世代单传的婴儿,一遍遍地说: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惊喜的泪水留了出来……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那挑水心里愁,半夜走出小村庄,挑着水桶到处串,掌灯时候找到水,进门太阳已落山,汗水浸透了衣衫……这是过去海原县缺水的人们找水的真实写照。
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村姚沟组70多户人家都是东乡族,这里是海原县东最为集中的村组,也是海原县最为缺水的村组之一。
吃上自来水后村民视人饮工程为生命。“姚沟的自来水没有因为村民偷水或不及时缴纳水费而停过水,这里的供水管理是全县最好的。”海原县水务局供水站负责人介绍说。
“咱这里过去吃水,都到5公里外的山泉取水,还是苦水,吃了肚子疼。” 60多岁的村民马振宇说。据马振宇讲,1981年,村里在村口挖了一眼大口井,找到了水,让大家失望的是这水比山泉的水还要苦,但水再苦却在家门口,没有劳力取水的村民还得饮用。
因为缺水,这个地方的小伙子找对象都成了大难题。本村的姑娘想方设法往外嫁,外面的姑娘又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嫁进来。
“由于吃水困难,过去打光棍的男人一大群,我老婆就是被我骗到这来的。”村民马玉成颇感自豪。这话打开了妻子车如英的话匣子:“还好意思说呢,说你们这儿水有多好,天有多蓝,哟哟,来了一看才知道满山满洼找水吃,还是苦水,把我那本来细嫩的脸洗得就像刚割完玉米的地茬子一样粗……,”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大笑,但却道出了当地人当时缺水的艰辛。
“现在好了,清亮的自来水接到了锅灶边,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还是甜水,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村民马义贵说。
昔日无水户户愁,如今水流家家乐。而这一切的彻底改变来自人饮工程的建设,马玉成的两个儿媳都是自觉自愿嫁过来的,姚沟组的村民没有理由不珍惜他们吃上甜水的日子。
海原县史店乡前川村是个纯回民村,穆斯林讲究干净是出了名的。村民田玉才最早装上太阳能热水器,从那时起洗浴不再用炕头的水窖子热水了。当然田玉才用太阳能热水器是有两个条件的:一是2005年,前川人饮工程建成后,他家通上了自来水;二是有了水后他靠养牛赚了钱。2008年田玉才就靠养牛收入上万元。
当然,在前川村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不只田玉才一户人家。田玉才使用了干净方便的太阳能热水器后,有条件的村民都纷纷效仿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前川村的变化是海原县群众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一个缩影。海原县海城镇王井村村民王国宏是该县八斗村重点供水工程受益者之一,“吃上了自来水才知道老井的水是咸的”。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问题后,海原县最早种植蔬菜大棚的王国宏又打起了老井的主意:用老井的水多种几栋蔬菜大棚。王国宏的一栋简陋的大棚一年收入近两万元,就是靠种植大棚蔬菜,那时候,他和妻子王小玲供着三个大学生上学。
引水到村到户的饮水工程不仅解放了青壮年劳力,更让他们脱贫致富。有了水,山区农民靠养牛、养羊、种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人们结束了以往半夜起来满世界找水的生活,农闲时还能腾出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过去我们连喝上一口清水都不容易,现在我们一年能挣上万元!”村民致富了,好多农民购买了太阳灶、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过去人们饮用苦水,水质差、不卫生,引发多种常见病,而今通上了安全的自来水,在海原流行的许多常见病、地方病不治而愈。山区人民的生活因一个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成而殷实、而幸福。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问题是海原县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真正让海原县农民切身感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是减少了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据有关部门当年调查,吃上洁净水后,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了47%。
二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当年调查,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地方,海原县户均年节省53个挑水工日,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工程,86%的农户增加了收入。
三是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据有关部门当年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46%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