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感性观察,理性分析,半点过后欢迎回来,这里依然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锁定收听的频率是FM99.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节目之外想了解更多的应急新闻和应急知识,也欢迎随时关注国家应急广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好了话不多说马上进入咱们今天下半程的节目。
进入今天的第一调查,个人信息保护应用程序隐私条款的合规是近五年前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国家各大部委关注的重要议题,更是互联网公司整改的重点方向,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通报的一百款应用程序,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却不容乐观,过度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条款笼统不清成为了典型问题,现如今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条款的症结究竟出在了哪些方面?这一次被点名的APP是如何坑走了您的信息和隐私?面对信息保护的难题除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之外,究竟如何做才能让符合标准的应用程序成为市场中的大多数呢?详细情况我们来听央广记者冯硕的报道。
记者:随着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在去年年底达到14.03亿户,手机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标配的工具,随之也诞生了社交,金融理财等各类APP,不过各类APP在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背后的使用权限和隐私问题也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安全事件的陆续爆发而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中消协商品和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绍,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给消费者敲了不少警钟,大部分消费者也都提高了对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意识,但是由于这一项工作本身技术性太强,不少消费者仍然对自己所授权的信息及使用状况一知半解。
消费者手机里面的APP都下载的非常多,但是APP到底它收集哪些信息?它的隐私政策包括在一些信息保护方面承诺的怎么样?可能消费者还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可能会在下载使用过程中会有意识的看一看,但是由于它里面的技术性太强,有的也看不明白。
记者: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一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不过中消协却在此次对一百款APP的测评中发现,不少APP还是在规则的边缘游走,其中大家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中,被点名的有像关联公司及第三方分享相关信息时,未单独征得用户同意的ofo小黄车,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但未说明提供的是何种相关服务的天天P图,隐私条款存在于用户协议中,没有独立成文的隐私政策且为默认勾选,未主动提示用户阅读的易代驾,以及对使用任何一项服务及表示同意本政策的所有内容,首次使用即使未签署协议也视为同意的拼多多。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曲畅介绍,综合来看测评的十类一百款APP中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以社交类,影音播放类,拍摄美化类,新闻阅读以及金融理财类APP为例,这些应用其实并不需要调用用户的位置信息,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APP在对用户的位置进行着收集。
测评结果显示,一百款APP中59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了位置信息,过度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较多,另外通讯录信息,身份信息,手机号码也是用户个人信息过度收集或使用较多的内容。
记者:从去年以来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以下这些。
隐私条款笼统不清,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保存期限和地点等没有明确说明,按时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款,或展示内容晦涩冗长,三是征求用户授权同意时,未给用户足够选择权,四是没有为用户提供访问,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
记者:针对此次发现的问题,皮小林建议,要从立法平台审核上发力,严肃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加强隐私保护立法,督促APP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要根据APP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明示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要督促APP的开发管理者明示隐私条款,不采取默认勾选方式,不使用不公平约束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