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悲情舟曲22

2018-12-10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城关镇政府旁一栋平房几乎被泥石流填平了。一名妇女泣不成声,说她家4人被困,何友新二话不说立即带领6名战士跑到妇女指定位置,用钢在房顶凿开一个大洞,让战友在上面抓住绳索,他一头系住埋头滑入室内。光线十分微弱,无法看清屋里环境,正在努力搜寻时,一只液化气罐突然强炸,何友新被瞬间爆炸的冲击波掀翻,身子重重地摔倒在房屋角落。危房一秒都不能久留,为了能尽快救出被困人员,他忍痛咬牙赶紧爬起带领官兵继续挖掘,4个多小时后,被困9个小时的一家4口全获救!被救的70多岁藏族老大妈失声痛哭,紧紧地握着何友新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在北街,泥石流将一座藏式二层小楼冲倒,废墟里一位藏族大妈被压在夹缝中。要救出大妈就得进入夹缝,夹缝随时可能坍塌,靠近夹缝稍有不慎生命就有危险。官兵不分你我个个往前争,都说自己先下。何友新对身后的战友说:“大家都别争了,这里我是政委,我说了算,我先上!”他带上中队名排长,小心谨慎地爬进狭窄的空间徒手搬挖石块,双手被钢筋铁丝戳出了血,双膝被瓦砾硌破了皮,两人还是赶紧挖,约1小时终于将被困18个小时的60多岁藏族老大妈卓玛才昔背出废墟。

还有一位“开山斧”工兵团团长胡正强,也让很多人感动。

2010年9月3日上午7时,一位身材高大的军人,站在广坝滨江商贸城一处齐膝深的污泥里,给行进中的大型铲斗车操作员打手势,“靠右一点,注意电线杆!”。一身泥点的他,脸上显得有点疲惫,但在污泥里指挥时,神情依旧专注。

2010年9月2日晚上加班到凌晨5时的他,只休息了2个小时,又从20公里外的驻地赶到作业现场,查看进度,指挥作业。

他和他的团队,是最早到达灾区、多次承担险重任务的抢险救援部队之一。20多天里,他的背影一次次出现在爆破堰塞体、搜救、安置点建设、主街道清淤等抢险救援现场。他们的成绩,一次次得到前线指挥部的肯定,一次次赢得灾区群众的赞扬。

这位军官就是玉树载誉归来,一天后开赴舟曲的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开山斧”工兵团团长胡正强。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开山斧”工兵团急赴玉树开展抗震救灾。100天后,出色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工兵团全体官兵,于2010年8月6日晚返回驻地。8月8日凌晨4时20分,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沉睡中的胡正强。“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请做好抢险救援准备。”本想睡个舒坦觉的他,立即全团动员,安排部署行动计划。5时50分,第一支小分队出发。

2010年8月8日上午11时,由16人组成的工兵团爆破分队乘直升机抵达舟曲。其后,各个小分队、大型车辆、设备陆续抵达灾区。映入官兵们眼帘的是泥浪滔天的白龙江和满目疮痍的舟曲县城,官兵们为受灾群众悲痛的同时,深感肩头责任重大。根据前线指挥部的抢险方案,爆破白龙江河道堰塞体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经过缜密勘察,担负爆破重任的工兵团提出了三个方案。提交指挥部后,确定按其中一个方案进行爆破,地点选择在卡住白龙江河道“脖子”的瓦厂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