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悲情舟曲64

2019-01-21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1980年以后,舟曲在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下减少采伐量,林业工人春天也造林,但砍惯了树的手植树却不大认真,一些地方年年栽,年年没有树。

近些年每年植树节,县上也大张旗鼓号召全县干部职工植树造林绿化舟曲,可是每次植树好多单位却开着车,买鸡买羊搞野炊,植树成为春游浪山的好机会,栽了的小树苗无人管护,成活率很低,“春天栽,夏天死,秋天干,冬天拔走熬了罐罐茶”是形象的写照。

禁伐也断了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县政府出台新政策,鼓励干部停薪留职,出去领办、创办企业。历史上,舟曲就是著名的药材之乡,盛产各种汉藏药材。据专家们的调研,舟曲的拉尕山上,在一片很小的森林里,竟聚集着多种北方和南方的植物品种。“随便拔点野草,都是药材。”县里也开始将汉藏药材确定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2009年底,舟曲县新开发的2.6万亩汉藏药材获得丰收。人们终于知道,保护生态环境要比恶性发展经济重要。有了汉藏药材的产业,林木资源也间接地得到一定保护。

文字记载,1992年6月4日,舟曲县骤降暴雨,引发50年一遇的大规模泥石流,冲毁房屋344间,农田87.73公顷,死伤87人。

1990年,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马东涛,带队专门到舟曲三眼峪进行全面勘察,第二年,公开发表论文,提出预警:“目前,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1.49万,财产1.38亿元,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将大大超过1992年。”

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预警成真。“不可能,绝对没有!这里100年都没有发生过泥石流。”是“8·8”前众多在排洪道左右修建房屋的舟曲人的口头禅。

翻阅《舟曲县志》很容易发现,历史上,舟曲是一个地震、泥石流、洪灾多发区:从1823年到2000年,舟曲县三眼峪曾暴发11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近几十年,几乎每年的雨季都会形成灾害天气:

1988年8月,连降大暴雨,造成严重灾害。

1989年7月,峰迭乡磨沟村滑坡,死亡5人,倒塌房屋10间。

1990年9月7-10日,大暴雨。11-13日,南峪、大川间山体滑坡,公路中断,江水倒流,危及南峪乡政府及村民安全。

……

根据专家的调研,为防止三眼峪暴发泥石流灾害,舟曲县投资930余万元在此地区修了一道拦挡坝,坝内种植了树木。

后来,县上共在山上修建了8道拦挡坝,用来阻挡山上的洪水和泥石流。三眼峪下游,修了两条不宽的河道,山上的水和生活污水从中流过,汇入下游的白龙江。

近10年干旱少雨,舟曲县城安全度过了雨季,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与大自然争地的危险。更多的人选择在风景宜人三面环山的月圆村居住,一座座楼房,在洪水要流经的河道两旁,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