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关注“大数据杀熟” 保护消费者权益

2019-03-02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记者:2019年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一是在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通过提供可选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而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发送广告的,还应遵守广告法规定,三是明确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主持人:互联网是世界的,大数据是全球的,所以在国外很多企业也因为大数据问题给用户带来过困扰,我们也不妨通过这些案例来听一听在国外的企业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解决并且给用户提出解决方案的?

亚马逊大家都知道,他们曾经在2000年的时候被曝出过差别定价,用户删除了数据前后所显示的价格是不同的,那么CEO贝索斯也在事后道歉说,这一切只是一个实验,而更加重大的一个新闻就是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曾经因为泄密门在九家报纸上为信任的违背登报道歉,扎克伯格也说对信任的违背我很抱歉,我们没有在当时做的更多,而在报纸的页面上还用更大的字体写着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配提供服务,也有消息说如果调查属实的话,脸书将会遭遇有史以来的天价罚单。

不得不说现在网络数据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热点,也不能够只靠企业的自觉和行业的自律,各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的在完善,2016年4月14号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数据保护条例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并且在2018年的5月正式生效,取代了先前制定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互联网组织有收集,分析和管理用户信息的权限会被严格限定和监督,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网络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批评商家宰熟,呼吁政府监管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了用户个人行为的校正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比如说在使用过程当中用户一些比较薄弱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一些像随意授权,忽视使用条例等等这样的不良习惯,往往就使自己陷入了自觉透露隐私,主动让步利益的境地,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网络消费者更应该提升大数据的素养和新媒体的素养,而说白了就是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盘托出,一定要在使用一些APP和网络软件的时候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是凡事都要先想想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当我点了确定键或者勾选了这个对勾之后,会对我自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也要科学的看待用户数据的上传和使用,不应该误解误读而误伤了互联网平台整体的发展。

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有关大数据杀熟应该如何避开陷阱的话题就跟大家聊到这,在歌曲过后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我们来说说个人信息被泄漏被贩卖被非法搜集到底该如何筑好个人信息的防火墙呢?待会我们来听记者的详细报道。

喂,小明。

小华,你怎么还没到啊?在哪呢?

别提了,我还在高速路上呢,堵车了都堵了快一个小时了。

一点都不动啊?

是啊,现在完全不动了。

那你歇会吧,小心没油了。

早熄火了,我在听歌呢,都听烦了。

那就好,这碰上堵车,走走停停的最耗油了,高速公路上加个油也不方便。

是啊,幸亏我上高速前把油加满了。

对了,你别把窗户开太大,这会车也动不了,小心东西被偷了。

我知道,我开的天窗,要不车里空气都不流通,憋得慌。

你也别一直听歌,听的时间太长了电池就没电了,看你怎么点火。

还真是,不听了,我也休息一会。

一直坐着多累啊,下车活动活动吧,记得拿着钥匙。

我可不下车,这可是高速公路,多危险啊。

要不你从应急车道走吧,我们还等着你吃中午饭呢。

那可不行,你们吃吧,我宁可饿着也不走应急车道,一会来个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啥的,我不是给人家添堵吗?这种违法的事我可不干。

行,你说的对,那咱们该遵守规矩就遵守规矩,那你饿不饿?带零食了吗?

带了,我吃着饼干呢。

吃完别乱扔,容易影响后面的车,清理起来也可费劲了。

瞧你说的,这我还不知道啊,前面的车子好像开始动了,不跟你聊了。

开车就不打电话了,不着急你慢慢开,安全第一。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您,高速堵车别心急,应急车道莫占用。

第一现场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锁定收听的频率是FM99.6中国交通广播,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继续来关注个人信息保护,过去的2018年个人信息泄漏事件多发,网站,手机应用程序,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了信息泄漏的源头,面对信息保护的难题,除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以外,我们到底还能够做些什么呢?来听央广记者刘乐,冯硕的报道。

记者:2018年6月13号某视频网站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号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漏,6月19号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号顺丰快递三亿用户数据被兜售,8月28号五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号万豪集团五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漏,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以手机应用程序APP为例,据中消协去年7月发布的一份APP个人信息泄漏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漏总体情况比较严重,遇到过个人信息泄漏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中消协商品和服务监督部主任介绍,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给消费者敲了不少警钟,大部分消费者也都提高了对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意识,但是由于这一项工作本身技术性太强,不少消费者仍然对自己所授权的信息及使用状况一知半解。

消费者手机里面的APP都下载非常多,但是APP到底它收集哪些信息?它的隐私政策,包括在一些信息保护方面承诺的怎么样?可能消费者还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可能会在下载使用过程中会有意识的看一看,但是有的也看不明白。

记者: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已陆续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但许多手机应用程序还是在规则的边缘游走,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委四部门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一项名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行动之隐私条款的专项工作,对大家熟知的淘宝,微信等十款产品的隐私条款进行了评审,经过一年多时间后,如今许多手机应用程序依然没有对用户公布个人信息隐私条款,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列出了当前有关隐私条款存在的几种典型问题。

隐私条款笼统不清,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保存期限和地点等没有明确说明,二是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款或展示内容晦涩冗长,三是征求用户授权同意时未给用户足够选择权,四是没有为用户提供访问,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

记者:针对发现的问题,中消协商品和服务监督部主任建议,要从立法,平台审核上发力,严肃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加强隐私保护立法,督促APP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要根据APP的核心功能和拓展功能明示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要督促APP的开发管理者明示隐私条款,不采取默认勾选的方式,不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提示大家,在互联网上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也很重要。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学会自我保护一定要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类广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另外在登录网站的时候尽量的少提供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银行卡背面那三个安全码的数字,不预留信息的尽量少预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