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作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雅安芦山,五年之后再遭重创,成为4.20强烈地震中唯一的极重灾区。陈果投身重建一线,记录了芦山重建的第一战役、第一现场。在之后,地震出版社出版了陈果的灾区重建日记,每一个故事都是现场的耳闻目睹,每一篇日记都是情感的真是流露。今天,我和您回顾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
2013年9月16日 多云 每周一“歌”,由此开唱
1+1>2。1+1+1呢?
今天的德阳市援建工作组、雅安市重建委驻芦山前线工作组、芦山县重建委联席会议给出了答案。
离既定时间还有10分钟,会议室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这并不是一天工作的开始。现任四川省雅安市委书记的兰开驰和县委书记范继跃等人的对话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对话的第一手材料,来自今天一早,来自芦阳镇黎明新村、飞仙关镇凤凰新村的拆建现场。
上周拆了几户,这周拆除多少?维修加固工作什么时候全面铺开?老百姓关心的政策是不是已经宣传到位?兰开驰问,范继跃等人作答。
考场的气氛从来都不轻松。从“考场”转入会场,气氛依然紧张。
没有会标的会场,省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程序。主持会议的范继跃直奔主题,说进度,说项目,说问题,独独不说成绩。
不是没有成绩。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任重道远,无暇顾及。
飞仙关至龙门沿线受损房屋维修加固工程浩大,已经开工建设的2个新村进度差强人意,规划设计单位配合跟进存在短板,征地拆迁工作遇到巨大阻力,财政资金面临较大缺口……范继跃一口气说出一大堆问题。
当然不能只说问题。
这是县重建委布置的本周“作业”:加速推进房建、拆迁和受损房屋加固工作,实现黎明、凤风凰新村建设形象进度明显提升,古城、红星新村房建实质性启动:抓紧龙门乡重建设计和成果出炉,不遗余力创造开工条件;加快推进“三大园区”建设,完成征地1091亩,拆除危房50户:完善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出台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办法……
说到项目,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对口援建工作组组长于廷哲接过话茬。于有过“512”指挥协调灾后重建的经验,也有过赴甘孜州援藏的经历,此刻他穷尽所思所见,为芦山科学重建支招。
于廷哲早没拿自己当外人。他率领的由38人组成的德阳援建第一方阵入驻芦山已有半个多月,不长时间已和芦山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这支队伍中有的是建筑管理方面的专家,有的是领到任务的市级部门从企业中“借”来的“高人”。德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朱伟甚至直接挂职芦山县委副书记,肩上压着千斤重担。
围绕项目工作和规划设计,于廷哲献出锦囊妙计。尔后,他再次代表援建干部铿锵请命:“我们来了就是芦山人,哪里有硬仗,就让我们打向哪里!”
戴华强言简意赅。13日,他已召集前线工作组成员就各自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梳理。
说的仍是问题:工程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宣传动员工作需要乡村干部发挥主体责任,项目规划和选址应该进一步提速,等等。
兰开驰也不客气,一张口就是“还有很多问题”:效率不高,进度不够,个别干部缺乏激情,统筹协调仍需强化。历数“病灶”,他直言:“压力真的很大。”
比压力大的是决心。一组数字可以证明:兰开驰说了4个问题,却讲了7条措施,6条要求。
并非都是凌空蹈虚。譬如尽快建立资金担保机制,缓解灾区群众建房资金压力;譬如思延现代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如何科学定位,如何争取更高层面的更多扶持:譬如如何把坟墓搬迁与公墓建设相结合,在照顾群众情感的同时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等,凡是制约工作的瓶颈、群众关注的焦点,都在叙事之列。
会间传来消息,市上同意从市财政先期支持4000万元,缓解芦山征地拆迁的资金压力。会议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两个小时内得到解决,三方的第一次“高峰论坛”由此收官。
这是同一个目标总摄下三支力量的“合唱”。历经苦难的芦山,将由这里开启新篇。
每周一“歌”,由此开唱。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多云 不安静的黎明
黎明新村就在芦山县城的眼皮底下,像极了一个忠实的哨兵。又因为它在连接雅安与芦山的必经之道上,我来芦山工作这些天里,专程前来或打此经过不下十几回。在这之前,这个地名已如雷贯耳——“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这里是第一个动工的农村房建项目。
经受了来自地底的侵袭,背负着先行一步的重任,黎明新村的名字因此多了一层特殊的含义:这里将在全村全镇全县甚至整个芦山地震灾区最先迎来黎明,受灾群众住进小区的第一缕光芒将从这里划破夜空。黎明前的夜是阒静无声的,黎明村是个例外。
按照规划,黎明新村将接纳128户村民。小区分三个组团,为了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实现产村相融,小区旁边还将配套一个珍稀树木种植基地。
工地以北是整齐排列的过渡板房,村委会、警务室、医务室和施工单位项目部都在此“蹲点”。此外,入住板房的,还有因灾或因新村规划房屋拆迁的村民。
之前曾随工作组来过这里几次,领导每次强调的都是两个字:进度—规划区房屋的拆迁进度,房屋建设的形象进度。小区建设已经于6月20日动工,但是规划区内仍有部分房屋未拆除,施工队伍也还没有大批进场。
今天所见明显不同以往,四人户、五人户的样板房都已修了一半,二楼的砖墙正向着天空争相延伸。镇上驻村的干部介绍,三个组团的房建工作已陆续启动,开建的有70多户,春节前,争取让50户受灾群众的房屋具备搬进新家过新年的条件。
出了村委会,径直走向居民区。迎头碰上一个四十上下的男子,热情邀约我去他家做客。
我进屋一问,才知道男子叫余海刚,黎明村大石板组人,搬进板房只有十来天时间。他家原本在东汉石刻馆旁边,地震时房子被震裂了,就带着老婆和女儿搬进了板房。几天前,他的老屋已被拆除,如今的石马坝临时公交车站,就是他老家的原址。
余海刚的老婆很热情,见有客人进屋,忙从桌底下搬凳子要我坐。凳子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女主人无奈地笑着说:“没办法,地面上的三合土扬尘太重,每天擦一遍也不干净。”
一家三口住的板房共三间,除了我们站着聊天的客厅兼厨房,大人和孩子各占一间。或许是搬得匆忙,除了客厅,两个房间都没有安门,房里铺放着从老家搬来的旧床。
“过年时我们能搬进去吗?”问话的是余海刚的女儿,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我同余海刚夫妇及他们的几个邻居聊天时,她一直坐在木凳上,专注地听着。
余海刚最关心的却是房屋的质量问题。他说:“震怕了,房子修慢点都不要紧,质量才是关键。
我告别余海刚一家,正准备返回县城,意外遇到了工作组的张军。听说他是来巡查工程质量,我又跟着他重新回到工地,来到样板房前。
与张军同行的有县质安站站长和一位姓邹的女工程师。施工方代表和工程监理都在现场,张军说:“我们还是看图说话吧。”
施工图很快找来。张军抱着厚厚一摞图纸,从外到内,自下而上,一丝不苟地对建筑材料和工程细节进行检查。
“体检”总体合格,却也发现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几处质量通病。张军提完整改要求,对施工代表和监理人员说:“工程质量人命关天,大家一定要将心比心。”
张军兜里揣着高级工程师的“本本”,他的大脑就是一个移动硬盘,标准规范都存在那里。他说的话,由不得人不听。
现场办公一直在“咣当咣当”的敲打声中进行。离样板房不过10米的地方,牟绍庆家的房屋正在破拆机具的作用下分崩离析。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黎明新村的时候,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声响,牟家老屋轰然倒地。
黎明前的黎明村,并不安静。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阴 新安,安心
新安铺的重建,很难说清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全堡子五六十户人家,家家都在抢着建房,俨然一个你追我赶的赛场。
飞仙关镇朝阳村2组,当地人称新安铺。出芦山县城沿S210线南行4公里,再顺着左侧一条通向罗纯山腰的水泥路爬行一二百米,就进入了这个堡子的领地。
下车就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抬头看,一辆货车正往路边的一处房基旁卸载碎石。
45岁的梁秀琼围着汽车跑前跑后。她怕碎石卸到了路面上,“大家都在建新房,把路堵了不好。”
碎石是用于打地基的。新房占地面积不到80平方米,一车碎石就够了。基脚早已挖好,有一米多深。那是她和老公十多天来宵衣旰食的功劳。
房子修两层,一百五六十个平方,够住了。她面临的难题是,人手少,手头”紧。
新安铺好多乡亲都有梁秀琼这样的心事。与她家新房工地一路之隔的王路生正在为并不理想的房建进度发愁。地震后,建材的价格比原来涨了一些,工匠也不好请。他家的房基9月2日就开挖了,到今天,砖才砌了七八十公分高。“这还得感谢侄儿侄女抽空来帮了一天忙呢!”王路生的老婆,快言快语的梁志兰说。
梁志兰最操心的是修房的钱。家里6口人,房基130平方米。房子修两层,不算工钱也要20多万。虽说王路生是泥水匠,地震前常靠着手艺外出挣钱,可家里两个老人两个孩子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并没有太多存款。新家是开建了,可接下来要花的钱还没着落。好在国家对房屋倒塌的受灾户有户均3万元的建房补助,加之昨天前来调研的县上领导亲口对她讲过,县里将成立担保公司,为筹款困难的群众贷款建房提供担保,她心里才开始变得踏实。
“4-20”那天,梁志兰被吓得不轻。当时她正在回家的路上,亲眼看见邻居的房屋在一阵痉挛后轰然倒下,也亲眼看见屋顶的人随着倾覆的房屋一起跌到地上。新安铺的房屋在地震中当场倒掉的不多,却因为重度受损,多数人家都不能继续住人。地震至今,家家户户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这是天灾,梁志兰知道。正因如此,她对国家的帮助感激在心。“国家给过渡安置的群众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我家6个人每月可以领到1800元,口粮也完全不用担心。国家这样做,够意思了。”说到这里,梁志兰犹豫了一下,红着脸说:“如果灾后重建资金能多分一点给我们受灾的农民建房就更好了。”
见我们说得热闹,李宗云一瘸一拐从不远处的自家工地走了过来。他是王路生的姐夫,地震后拆除危房时从高处跌下落下腿疾。家里修房,重活是干不上了,可他不愿闲着,一天到晚守在工地,或者操作搅拌机,或者给出工的人们羼羼水。打主力的是雇来的三个泥工,老伴陈明英和两个儿子负责和沙浆、运砖之类的杂活。李宗云说话声音不大却很干脆:“儿子们都把手头的事放下来帮忙,房子修得还算顺利!”新家构造柱的钢筋密得像他下巴的胡子,看得出他为此很是得意。
在新安铺走了一圈,家家户户都在为自家的“不惜血本”自鸣得意这当中,最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要数杨国武了。
“我家房子抗八级地震也没问题。”杨国武开口就说。
想来不是信口开河。杨国武有三兄弟,39岁的他是老三。地震时他的老屋几乎垮掉了,8月10日,就在原址,新家正式开建。三兄弟,三妯娌,加上老爹,一个施工队就算齐了。这可不是草台班子,三兄弟本来就是一个施工队,如果不是地震,他们会像往常那样带着自己置办的设备为别人建房。哥仨的关系,跟他们修的房子一样铁。大的让着小的,说好了,先修老三的,再修老二的,最后修老大的。
“修别人的房子要让别人放心,自己家的更是马虎不得。”杨国武说完,邀我去屋顶参观。穿过森林一般的支撑架,顺着楼梯间爬上二楼,眼前出现的是一张钢筋编织的蜘蛛网。三妯娌一字排开,蹲在地上,两手翻飞,就像三只吐着黑色丝线的蜘蛛。
“你这房子,就算八级地震来了,都可以当成摇篮,安心睡觉。”我对杨国武说。
或许是觉得我说的根本就是废话,杨国武并不作答,只说:“春节前,等我搬家的好消息。”
看日历,明天就是中秋。在这个历经灾难的村庄,仰望阴郁的天空,一轮饱满的秋月提前绽放。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