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和您聊聊山西公安民警奋力投身乡宁山体滑坡抢险救援纪实。
2019年3月15日18时10分左右,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北侧山体滑坡,致卫生院一栋拥有6户人家的家属楼和一座简易用房、一栋8户人家的住宅楼、一座小型洗浴中心楼垮塌,其中一栋楼整体滑落半山腰,两栋垮塌散落沟坡,大部分被黄土掩埋。4分钟后,乡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了群众报警。
接警后,乡宁县公安局立即将情况上报,并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一边紧急疏散周边群众,一边争分夺秒展开救援。事情重大,临汾市公安局也马上向省公安厅汇报情况,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治安、刑事技术、网安、交警等部门警种火速支援。
16日凌晨1时许,山西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及刑事技术力量等连夜赶到乡宁山体滑坡现场。详细了解灾情后,现场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小组,迅速调集周边公安机关3500名公安民警、200余辆车辆,立即投入抢险救援中。
为快速开通援救通道,保障参与救援车辆出入畅通,指挥部组织交通管理部门全面实施道路交通管制,引导救援车辆有序快速通过。事故现场周边多为乡村道路,为确保安全和畅通,执勤交警对救援道路进行分段管控,采取单向通行管制措施。交警部门还连夜调集400多米的隔离护拦,对大型吊车、应急车辆、指挥车辆、照明车辆等救援车辆周边进行围挡,对道路左侧靠崖边路基危险处设置护栏进行硬隔离,严密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指挥部增派200余名警力对周边有危险隐患的房屋逐一进行检查。现场民警在山体滑坡现场及周边设立了警戒线,划定警戒区域,设置硬隔离设施,24小时不间断组织巡逻。同时,为保障救援过程中通信畅通,指挥部从省公安厅和运城市公安局各调派一辆信通车支援。闻警而动,运城市公安局支援民警及信通车仅40分钟就到达现场。此外,救援指挥部对7个重点危体目标实施了仪器+人员的24小时监测,对悬挂的楼体进行了排险加固,为搜救持续进行创造了必备条件。
15日晚21时10分,第一名被困女孩脱险!
15日晚21时45分,一名小女孩被救出后,主动与消防员击掌……
16日凌晨1时50分,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小男孩被送上救护车……
在现场,每一个救援人员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
21日9时许,山体滑坡发生已经第7天,就在所有救援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现场坚持作业时,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找到了,找到了!”通过采样提取、防疫杀毒、集体默哀,遇难者遗体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了上来。经民警现场实施DNA比对,这就是最后一名失联人员。
此次灾情发生地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位于深达70米的悬崖边,坡度85度以上,滑坡体总量约6万立方米,坡陡沟深,土质松软,作业面狭窄,极易出现再次滑坡和落石等情况。加之救援期间数次出现7级以上的大风,下了两次雨,严重影响救援工作开展,威胁现场救援人员人身安全。特别是上方悬有约200吨的住宅楼底座,给现场紧急救援带来巨大挑战。
救援指挥部成立当晚,就迅速组织力量,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科学制定救援、避险等工作方案,把精准确定失联人员作为关键基础工作。公安民警按照统一部署,走访摸排1600余名周边群众,与在家人员逐一见面;与不在家人员逐一联系确认。重点围绕垮塌的三栋建筑,公安刑事技术民警通过人查、机查和物查,核查事发时现场人员,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比对,在最短时间内确认了事发现场79名人员的身份信息。随后,马上专门组织民警对79名人员及家属上门走访,逐人建立档案,详细掌握其动态,12小时内精准确定失联人员名单。
现代科技为精准救援、及时施救创造了有利条件。救援人员综合运用地质雷达、遥感等技术划定失联者方位,绘制事发现场人员分布图,派出搜救犬协助搜寻,通过衣着比配、上门核对等手段核查现场提取的物证,通过DNA比对确认被救人员信息。从救援结果看,公安机关通过警务云系统确定的失联33人名单,始终未发生变化,人员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大部分埋压人员定位误差不超过2米。
所有参战的公安刑事技术民警不顾山区夜间零下十几度的恶劣环境,分头开展采集DNA血样与搜集物证工作。在配合当地政府连夜核查失联人员身份时,他们多方联系,尽可能全面地采集失联人员家属DNA血样,为后期准确认定遇难者身份提供科学依据。17日,公安刑事技术民警完成全部血样采集工作,并第一时间送往临汾市公安局DNA实验室进行先期检验。
按照现场救援指挥部“公安刑事技术民警跟随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搜集重要物证和贵重物品”的指令,参战的公安刑事技术民警迅速分3组,24小时不间断地跟随救援队赴中心现场进行勘查和物证提取。山体崩塌后的废墟,满目疮痍。他们不惧再次塌方的危险,迎难而上,现场搜集到现金10万元、手机6部,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70余张。
在现场,公安刑事技术民警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第一时间确认遇难者身份,将检验结果报告指挥部,为下一步救援和救助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当救援人员发现失联人员尸体后,公安刑事技术民警必须第一时间对遇难者尸体进行编号、拍照固定。公安法医随即前往乡宁县医院、乡宁县殡仪馆展开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提取生物检材,然后立即前往临汾市公安局DNA实验室送检。乡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毛国军既承担着现场搜集任务,还承担着遇难者尸体检验、提取物证和送检的艰巨任务。为确保每一名遇难者身份能得到及时确认,检验结果能快速反馈给指挥部,他辗转奔波于尸检现场和DNA实验室,最多一天要往返500公里。连续5天作战,导致他体力严重透支,疲惫不堪,毛国军在案件受理室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看到这一幕,实验室人员都不忍心叫醒他,他的确太累了。
乡宁县“315”山体滑坡发生后,尧都区公安局星夜驰援。3月16日,派出5名警犬基地训导员,携带5条搜救犬,赴现场救援。19日凌晨,派出70名民警赴现场,担负灾情现场和10个卡点的安全维护、道路巡逻、交通秩序维护等执勤保卫任务。
20日凌晨1时许,救援现场刮起7级大风,气温骤降,天空中还下起了小雨。执勤的特警队员赵政磊感冒发烧,现场医护人员给他测量体温,温度计显示高烧41度。医生建议赶紧休息,他拿着退烧药,坚定地说:“我没事儿,一会儿就好。”吃完药,他又投入到执勤中,还让同组队员帮忙隐瞒生病情况。直到救援行动结束后,带队民警才得知情况。
一位央视现场采访的记者留下这样一段文字:这几天的山体滑坡现场,我们的目光多是聚焦在一线救援队员的身上。一天夜里职守时,无意间看到这身荧光绿的背影,一直在现场外围维持着交通秩序,没有车辆堵塞时,他又会不时地关注着救援,一站就是24小时。
3月15日晚,发生山体滑坡后,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迅速调集襄汾、尧都、侯马、翼城四县交警大队及支队直属特勤大队400余人紧急前往事故现场,成立了“救援现场道路交通管控接指部”。根据对现场路况的分析,临汾市公安交警支队对救援路段进行有序管制,并在短时间内开辟出一条安全畅通的救援通道。
救援期间,临汾市公安交警支队设置了9个执勤点、每天出动警力400余人,警车30余辆,对救援道路进行分段管控,还临时采取由东向西单向通行管制措施。根据救援指挥部要求,除消防、防疫、救援车辆外,严格管控进、出车辆。执勤交警对无关车辆和人员进行耐心劝离和积极疏导。所有参战交警餐风露宿、日晒雨淋,嗓子喊哑了、腿站麻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3月17日晚,救援指挥部从省城调来两辆自重250吨大型吊车。现场执勤的襄汾公安交警大队长张文平考虑,这样超长超重的“大力士”要安全到达指定位置,必须要留足车位。他多次往返现场,指挥疏导交通,脚底磨起了水泡,还一直坚守岗位,直到凌晨两点吊车到达指定位置,他才躺到车里稍事休息。
在翼城交警大队值守的执勤点,辅警刘楠脚上的一双鞋开了口,大伙让他回去换一双再来,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腼腆地说:“这不算个事儿,回家一趟耽误时间。大家都挺累的,再说,现场救援人员比咱们艰苦多了!”
乡宁公安交警大队长郭晓强每天数十次徒步往返于近4公里的救援道路上,由于超负荷工作,加上风吹日晒,他的脸上不断地脱皮。但他说:“乡宁有难,八方支援。那么多兄弟单位来支援我们,我们应该更努力、付出更多。”
在救援现场,临汾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民警贺楠、王海波全程亲历救援,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下这些感动瞬间……
民警贺楠的日记写着:
3月15日晚,正是万家灯火时。刚吹灭孩子两周岁生日蜡烛,手机就响了,是支队长打过来的,不用想——有任务!
出人意料的是,这回不是命案现场,而是乡宁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刻不容缓!我穿上警服,赶到局里。
23时30分左右,我和法医、现场勘查民警一共12人赶到滑坡现场。尽管在路上,我们对灾情已经有初步了解,但亲眼看到时,还是十分震惊。长约130米,宽约50米的地面坍塌,塌落面近乎垂直,4幢主体建筑落入深沟,只有一幢三层居民楼保持原状,其他建筑几近粉碎。除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受伤人员外,尚有20人失联,生死未卜。
现场的救援,令人揪心。我们接到的先期任务是协助当地政府核实失联人员身份,并采集失联人员家属DNA信息。走访、采集过程中,很多被询问情况的失联人员亲属情绪近乎崩溃,他们当中有联系不上丈夫、妻子的,也有联系不到父母、子女的。一位与丈夫、孩子失联的女人双眼红肿,紧抓着我的手臂哭求:“求求你,救救我孩子,救救我老公!”我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
那一场景,至今时常出现在我脑海中……
救援时间紧迫,必须分秒必争!3月16日凌晨1时50分,两辆救护车呼啸着驶入现场,救援队抬着一副担架从沟底快步走上来。
“是个孩子,快快快!”接应人员一边呼喊,一边让出了通道。
担架上,孩子一动不动。所有人都盯着他的脸,哪怕是脸部肌肉有一丝抽动,或是发出一句呻吟,都能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下来。
在被送上救护车的那一刻,小男孩终于发出了一丝微弱的哭声。
“那孩子还活着!!!他有救了!”那一刻,我激动地整个身体在颤抖。我在心里祈祷:孩子,你一定要活下来!
3月19日下午,吉县309国道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需要公安刑事技术民警前往增援。3月20日9时,副支队长张雷赶赴吉县协助事故调查。忙完工作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此刻,他已经连续工作了5个日夜。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中,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夜里11点多又赶回乡宁救援现场。
3月21日10时,最后一位遇难者找到了!
民警王海波的日记里写着:
明月当空,静静地挂着。这些天,忙着救援,早忘了日子。该农历十五了吧?与前几天不同,今夜风特别大。
3月20日20时44分,枣岭中学隔沟对面,我和贺楠在帐篷里休息,战友白冰、亚杰、森虎则全副武装,值守在现场。救援一刻也不停歇。帐篷外,挖掘机、发电机、特种车……各种装备发出的轰鸣声一直作响。
风越来越大,风力达到了七级,我感觉帐篷快要飞起来了。这一刻,寒风凛冽,沙尘飞扬,空气中弥散着黄土的气息。现场,救援的身影仍在忙碌。
风,瞬间大得出奇。为了安全,救援现场不得不暂停作业。
3月21日,最后一名失联者的尸体也终于找到了。
救援结束后,我才突然看到山沟里的山桃花全都开了。山桃花是一年里最早开放的花,绚烂而有生命力。但在这几天的救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无奈,生命如此珍贵!
100多个小时的救援,让我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也更进一步明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中国共产党”“消防官兵和人民警察是我们的亲人”……3月21日上午最后一名失联人员找到后,乡宁县枣岭乡群众自发拉起数条横幅,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救援过程中,当地群众纷纷带着热馒头、煮鸡蛋、水果、方便面等食物慰问抢险救援人员,还捐赠了大量生活用品。他们自发结队,抬着熬好的姜汤来到救援指挥部,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送到刚刚从救援现场轮换下来的救援队员手中。吉庄村的杨怀乐拉着一名公安民警的手说:“趁热喝,暖暖身子,你们辛苦了!”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山西公安民警奋力投身乡宁山体滑坡抢险救援纪实,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