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6月5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5日在杭州举行的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表示,2013年至2018年短短6年时间,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部在该活动上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介绍说,2013年初,我国多地出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华北、黄淮、华东、华南北部等地出现持续20多天的雾霾,对民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报告指出,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表面上看是空气污染问题,从深层次看却是我国多年来粗放式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不断累积的结果。
针对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中国政府将大气污染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这是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系统开展污染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
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我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了68%。
2013年,我国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划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从国家层面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区域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到2018年,这3个重点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32%。
2013年以来,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酸雨面积大幅减少。2013年,我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6%,2018年已经降至5.5%,降幅近50%。
李海生表示,在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中国积极履行《巴黎协定》的减排责任,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对环境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科普短视频:感觉自己要窒息?防霾啊!防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