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急英雄榜——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

2019-06-23 11:00-12:00 责编:李悠扬

00:00 00:00

 

解说: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见证了中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历程,1955年21岁的崔道植从部队转业到黑龙江公安厅,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成为当时黑龙江省公安厅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此后崔道植先后到当时的中央民警干校及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哈尔滨业余职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数学和逻辑等方面知识,静的下来,认认真真的下笨工夫一直贯穿着崔道植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始终,相应的细微的蛛丝马迹在他眼中越来越清晰。

我们这个一切都是为证据服务,另外现在司法部门,法院也好,检察院也好,没有证据他们能审吗?审不了,最后还是证据,所以我们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证据,按照学校教的鉴定书,送给发案单位,拿去以后破案了,这个高兴劲可不得了,有成就感,就是这样干,虽然累点,有成就感,就感兴趣了这个。

记者:但是有没有山穷水尽无疑路的时候?有这种案子吗?

记者:有。

解说:上世纪70年代哈尔滨铁路局保卫处一民警丢失了一把手枪,此后不久另外一位民警被人持枪打伤,但罪犯伤人后带枪逃逸,办案人员想确认罪犯伤人用的手枪是不是就是此前铁路局保卫处民警丢失的那把枪?

是不是这只枪干的?那这只枪现在没有,也做不出样本可查比对,我就问这个民警,他在丢这个枪之前在哪打过没有?他们回去问了,打过,在哪打的?在自己菜窖里,那太好了,赶紧挖那个菜窖,就挖了,挖除了12枚弹头,拿到我这来,我在显微镜下看,一个一个看,就是第一枚,第二枚,第三枚就这样看,比对,比对结果有九枚是同一只枪打的,剩下的三枚是另外一只枪打的,完了以后九枚是一只枪,三枚是另一只枪,我把这九枚和那个案子现场的那个比对,比对结果这三枚不和现场的一样,这个九枚和现场的一样,我说就是你们丢的那把枪,这个犯罪分子拿这个枪干的。

解说:但这一次崔道植的鉴定结论被当时的专家否了,认为从送检的样本来看不应该是同一把手枪打出来的子弹。

记者:但是否定之后对你而言你会去争辩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子,我可能有错吗?

记者:你也会质疑自己。

对啊,原来做了五天吧,最后干了十六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事,反复用那个枪打,都是这样,肯定没问题的,我就告诉他们了,我的意见仍然是就是你们丢的那只枪干的。

记者:这十六天你就为了这一个结论?要坚定自己。

对,我坚定自己信心。

解说:巧合的是那个偷枪伤人的罪犯在崔道植第二次出去鉴定结论的第二天即被抓获,并缴获了那把丢失的手枪,这把手枪印证了崔道植的鉴定结论是正确的。

这个信心还是来自于责任心和认真和我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要弄不明白仿照现场的条件做科学实验,我当时也就想到了,老师也教过,按照现场的条件你制作一个现场的条件,比如说现场翻桌子的时候留下的?还是翻纸的时候留下的?我就按照那个条件做这个,完了我就摸,然后我用各种不同的粉末显现,显现药刷,这样的话,完了以后我再用我的指纹做,我再留一个真的,再把抹过的地方我再比对。

记者:这是比较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