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为救灾牺牲的90后武警战士谢樵:
“我先来!”谢樵说完脱掉外衣,奋力向堰塞湖对岸游去。却不料,这一去竟成永别。眼看就要到岸时,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沉入水中。
2014年8月8日上午,谢樵被搜救官兵找到,确认遇难,殁年24岁。在抗震救灾战役中,年轻的武警战士谢樵以生命践行使命—战士忠诚,青春不朽!
谢樵,福建宁德人,1990年5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生前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卫生员,武警中士警衔。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根据上级命令,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2014年8月4日清晨,救援队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公路塌方的危险,经过了一天一夜长达400多公里的急行军,终于到达了地震重灾区一龙头山镇光明村。
突然,一对父子一下子跪倒在战士们的面前,儿子刘家华颤抖着说:“解放军同志,我们整个大林村都被埋了,我妈到现在也没有踪影,快去救救她吧……”父亲刘远玉泣不成声地央求道:“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这突如其来的情景如同一根针深深地扎进了战士们的心,谢樵当即扶起了跪在地上的父子俩,一边安慰一边询问情况。
战士们在刘远玉父子的引领下,飞速赶往大林村,可途中被山体垮塌形成的巨大堰塞湖隔断了去路,在无桥、无船的情况下,游泳过湖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堰塞湖险情难料,水深流激,湖面上漂浮物缓缓移动,一棵大树和一辆大巴车正一点点往下沉。此时,疲惫、饥饿、焦急、恐惧、无助交织在一起,缠绕着每一名救援官兵。刘远玉焦急万分,心急如焚,迅速解开上衣扣,想要跳下堰塞湖的激流中,见此情景,战士们果断地抓住了他,竭力劝阻。忽然,一句“我就是来救人的,这点水不算什么,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的话从人群中蹦了出来,这就是谢樵的声音,还没等战友们反应过来,他迅速脱掉外衣,跳入浑浊的湖中,奋力向对岸游去,近了,近了,只剩几米,谢樵就能上岸了!刹那间,有人大喊:地震了!”瞬间,一块块巨石从山坡上像雨点一般滚落下来,在堰塞湖里形成了一个个漩涡。大家不约而同地大声呼喊:“谢樵,小心!谢框小心啊!”但是,一块落石还是重重地砸在了谢樵身上,他的两只胳膊拼命挣扎几下后,身体开始下沉,几秒钟时间,没有了回声,没有了踪影,堰塞湖畔顿时回荡起战友们的呼喊声。
谢樵失踪后,他所在的边防总队医院立即组织力量搜救。中国蓝天救援队、中国水下救援队、武警交通部队先后参与搜救,但一时没有进展。
救灾中战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为谢樵留在人间最后的身影。照片中,他身穿警服,虽然神情疲意,但目光坚定。武警战士,这是他钟爱的职业。
“这孩子打小就崇拜军人和英雄,有时看这种书着迷了,连饭都顾不上吃……”远在福建宁德的姐姐谢良琴得知弟弟遇险以后悲痛不已。
谢樵出生在宁德一个农村家庭,分明的轮廓,深邃的双眼,高高的鼻梁,给人清秀而英俊的印象。2008年12月,谢樵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战士。
“他是棵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流血流汗不流泪。三个多月新训,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兵学习的样板。”谢樵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说。
2010年9月,谢樵被分配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这是一个英雄集体,曾参加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两次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中医是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特色,院长陈本善医术精湛,成了谢樵的“偶像”。正在救灾的陈本善回忆说:“小谢热爱中医,勤奋好学,喜欢钻研。”
学好中医,当从熟悉中草药开始。谢樵被安排到中医科,从事配药和采药工作。通过两年多的悉心钻研,谢樵日积月累,俨然成了“识草专家”。虽然只是一名卫生员,但他对中草药的了解,不逊于许多科班出身的中医。
自采药材可以降低病人看病费用,医院经常为患者提供免费的自采药材。谢樵经常和战友上山采药,为解决医院中草药紧缺作出了突出贡献。
入伍以来,谢樵先后参加了缉枪缉毒、抗旱救灾、基层巡诊、地震医疗救援队、爱心门诊等重大任务,每次行动都不辱使命。
2014年8月8日,谢樵遇险后第4天。
龙头山镇甘家寨子,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正在执行搜救任务。
9时许,救援部队作训股长黄旭光,突然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具遗体
“01、01,水里有一具遗体,流动速度很快。”黄旭光立即向随队搜救的支队长董家军报告。董家军当即下令准备打捞,并向支队副司令员报告。副司令员立即作出指示:“严密组织,迅速打捞,确保安全。”
得令后,董家军立即安排部队兵分两路:第1组,使用简易木筏涉水靠近遗体打捞。第2组,迅速赶到下游泄洪口上段,选择适当位置拦截打捞。
由于水流过快,第1组官兵乘坐的木筏始终赶不上遗体,无法实施打捞。
此时,第2组官兵迅速赶到泄洪口,做好拦截打捞准备。
9时35分,当浮尸快速通过泄洪口栅栏时,黄旭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遗体。打捞小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将遗体转移上岸。
随后经辨认,确定这名遇难者就是谢樵。年仅24岁的谢樵,在抗震救灾的战役中英勇无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消息传来,闻者动容。
2014年8月8日中午,装着谢樵遗体的车辆从龙头山镇缓缓驶过。与谢樵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列队,接战友回家。许多灾区群众也自发赶来,送英雄上路。
谢樵的命运,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一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天妒英才,但年轻需要热血和勇敢!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还有一位废墟上的铿锵孜瑰,她是昭通市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陈蓉:
陈蓉,1980年9月出生,云南彝良人,2003年7月入伍,历任参谋、政治指导员、助理员等职,时任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正营职政治教导员,武警少校警衔。
入伍11年来,陈蓉长期扎根边陲艰苦地区,作为昭通市消防支队历史上唯一一名女警官,两次主动申请到全支队灭火救援任务最重的基层中队担任政治指导员,坚持以情带兵、严管厚爱,是战士们喜爱的“知心大姐”;带领官兵长年照顾孤寡老人,资助6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是享誉驻地的“民族团结模范”;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出生入死,指挥灭火战斗160多次,参与处置各类抢险救援、社会救助140多次,营救被困人员120余人,被党委、政府誉为“巾帼英雄”。担任支队后勤处助理员期间,一个人承担了会计、审计、营房基建、固定资产管理等至少3个人的工作量,是闻名支队的“拼命女郎”。担任大队政治教导员、党委书记期间,致力于提升多民族贫困地区防控火灾和应急救援能力,提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牵头组建了覆盖全县的11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和综合应急救援分队,全县连续3年无较大以上火灾,是驻地群众心目中的“平安使者”。同时,大力推进大队全面建设,带领官兵在国家级贫困县建成了全支队营房、装备等基础设施最好、部队管理教育最正规的基层大队:2013年,昭通市彝良县“9·7”地震发生后,负责一线后勤保障工作的陈蓉四过家门而不入:2014年,鲁甸县乐红镇“7·6”、“7·7”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陈蓉带队在灾害现场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
特别是鲁甸县“8·3”地震发生后,陈蓉带领大队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战斗,科学指挥、身先士卒,连续作战、功绩突出,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一线指挥员在危难时刻的榜样示范作用,被中宣部列为抗震救灾重大先进典型宣传对象,其事迹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刊播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大队办公楼突然猛烈摇晃起来。强烈的职业敏感使正在大队值班的陈蓉立刻意识到,大地震发生了!陈蓉立即以最快速度从四楼冲到楼下院子里,一边查看大队官兵和营房、装备有无损伤,一边下达了“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预案,准备马上出动”的命令。
16时35分,陈蓉率领由2车14名官兵组成的先遣救援分队,携带生命探测、破拆、挖掘等装备器材,迅速驶向震中龙头山镇,成为地震发生后30秒内便第一时间作出反应、5分钟内成建制出动的专业救援力量。
行进途中,陈蓉一边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情况,请求调派力量增援,一边利用对讲机进行了简短的战前动员,要求参战官兵做好打大仗、打恶仗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灾情就是命令。心急如焚的陈蓉虽然想尽快到达震中,但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高、余震不断,造成多处山体滑坡,坐在首车的陈蓉一边。观察周围情况,一边指挥车辆避开险情,冒着滚石横飞的危险艰难前行队伍到达距离震中7.5公里的沙坝村村口时,公路被完全阻断。陈蓉果断下令官兵携带轻型救援装备,徒步沿着陡峭的山坡、抄最近路线向震中进发。
从小走惯山路、多次翻山越岭到龙头山镇检查消防工作的陈蓉,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指挥队伍避让余震中不断崩溅来袭的山石、沙土。途中,一次强余震突然袭来,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砸在了来不及避让的陈蓉腿上,官兵们赶紧过去扶她。陈蓉一边摆手,一边坚定地说“救人要紧!加快速度!就是爬,也要爬到龙头山!”
17时23分,陈蓉率队到达龙头山镇龙泉村小博庆社,成为震后赶到震中的第一支部队专业救援力量。
一到达小博庆社,陈蓉就被眼前的灾情震住了。20多户村民的房屋,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哭声、喊声、求救声响成一片。
“抓紧救人!先救活人!”陈蓉果断下令。
2014年8月3日17时25分,在村民的带领下,救援分队找到了第一个救援点—两层完全塌陷的水泥平房废墟下,埋压了村民余才芳一家五口。陈蓉立即指挥官兵使用生命探测仪定位人员埋压位置,查看人员被埋压情况。
一块断裂的水泥板下,怀里抱着9个月大孩子的余才芳,母子俩已经遇难,挡在废墟洞穴口。陈蓉立即指挥官兵们对洞口进行加固,并命令2名官兵分别从正面、侧面洞穴进入废墟,扒开母子俩身上的埋压物,将母子俩抬出了废墟。
沿着母子俩被埋压位置一转弯,官兵们发现了3岁小女孩祖雨泽。已经在废墟中被困两个多小时的祖雨泽,一见到手电光便大哭了起来。小女孩在房屋横梁支撑的狭小空间里幸免于难,右手被压在橫梁下两个倒扣的沙发中间,双腿全部被埋压,只有左手可以活动。
“孩子,别怕!我们一定把你救出来!”蹲在洞穴口指挥的陈蓉一边安慰女孩,一边指挥官兵们使用大功率千斤顶,将横梁顶起,扩大救援空间。为防止发生二次坍塌,陈蓉指定了现场安全员,命令每向千斤顶加一次压,安全员便报告一次情况。在陈蓉镇定果决的指挥下,进入废墟的2名官兵在3次明显余震后,均及时从洞穴中撤出避险。
20时左右,被埋压3个多小时的祖雨泽被成功救出,成为所有部队救援力量从废墟下营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23时许,救援分队转战到龙头镇邮政所重灾点,一名群众找到正带队冒雨搜救的陈蓉,告诉她邮政所背后民房内有人被埋压,请求救援。陈蓉带队赶到现场时,三层小楼的一、二层已经完全坍塌,三楼楼板重重地压在废墟上层,小楼一侧墙壁已全部坍塌,另一侧也已严重变形。在手电光照射下,隐约看见一名年轻男子被埋压在废墟里。
缝隙太小,千斤顶没有作业空间:楼板面积太大,不能使用起重气墊……面对重重困难,陈蓉立即组织官兵商议救援方案,决定采取“垂直凿洞”的方法,从被困者侧上方凿洞施救。
雨越下越大,余震不断发生,陈蓉带领浑身湿透的官兵轮流使用液压钳、铁铤等破拆工具,一点一点凿开坚硬的水泥楼板。经过近1个小时的轮流作业,20多厘米厚的楼板终于被打穿了。洞口变大后,陈蓉命令1名战士爬进去,先用手小心清理男子身上的埋压物,然后抱起男子,奋力向上托举,跪在洞口的陈蓉和其他官兵合力将男子拉出废墟。
这是陈蓉率领的救援分队营救出的第二名幸存者。此时,连续奋战近7个小时的陈蓉和队员们还没有顾上喝一口水。
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陈蓉率领的救援分队共从废墟下救出幸存者6人、遇难者遗体21具,转移伤员56人,疏散群众30多人,是所有参战部队中搜救成功率最高、营救幸存者最多的队伍。
随着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救灾范围不断扩大,陈蓉率领的救援分队承担了比其他救援队更多的任务。
2014年8月3日晚赶到震中的一支增援分队,因找不到带路的向导,1个多小时的路程竟走了3个多小时。熟悉当地情况的陈蓉得知后,主动请缨,担起了为增援部队找向导、当向导的重任。指挥部每天晚上下达第二天的搜救任务后,陈蓉便四处寻找向导,常常要忙到凌晨3、4点。最多的一天,陈蓉共联络了25名向导,一夜没有合眼。
进村入户排查受灾情况,是72小时黄金救援期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天一大早,陈蓉便带领排查分队进山逐村逐户排查。位于乌蒙山腹地的龙头山镇,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地貌错综复杂。为了找到分散在大山腰或山顶的村民,陈蓉常常要带领队员翻越几座大山,有时一天要徒步跋涉30多公里山路,脚底磨出了泡,脚踝开始浮肿,但她从不叫苦叫累。
保障力就是持续的战斗力,1000多名参战消防官兵的后勤保障难度非常大。回到宿营地后一有时间,陈蓉便带领官兵搬运矿泉水、分发食品,常常凌晨5点便开始与大家一起为一线救援部队烧水泡方便面。
在震中的8天7夜里,陈蓉每天最多只睡2个小时,皮肤晒黑了一大圈,一下瘦了10多斤。
陈蓉的丈夫马鹍英,是昭通市盐津县消防大队的政治教导员。地震第天,马鹍英便奉命带队赶到了震中,前往甘家寨搜救,参与处置堰塞湖排险。由于震区通讯中断,陈蓉第三天才收到丈夫发来的短信:“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我在甘家寨!”正在指挥官兵搜救的陈蓉,连一个“好”字也没顾得上回复。
繁重的救援任务,使同在震中救援的夫妻俩一直没能见上面。2014年8月10日,马鹍英奉命带队撤离。本来准备为丈夫送行的陈蓉,因头天带队进山排查受灾情况时间太晚,住在了山上,当她第二天下山后,丈夫已在回大队的路上,夫妻俩又两个多月没见面了。
陈蓉的儿子刚满6岁,一直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长期三地分居,常常一、两个月才能团聚一次。2014年8月4日晚,陈蓉地震后第一次接到老父亲的电话。电话里,儿子刚刚叫了一声“妈妈”,手机通讯便在又一次余震中中断了。接下来的几天里,陈蓉几次想给儿子和父母打个电话,都因一个接一个的救援任务被耽搁了。
入伍11年,陈蓉就这样抛舍小家为大家,心里始终装着事业和工作。特别是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身为一线指挥员、妻子、母亲、女儿的陈蓉,始终战斗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救灾一线,用一名女性少有的坚韧与刚强,为灾区人民托起了新的希望!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