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3日电(记者陈健)一顶草帽、一双胶鞋,这是周崇猛的常见穿戴。为确保全县4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每年汛期,他要在8000多公里的山路上来回奔波,足迹遍布100多个村庄。
51岁的周崇猛头发花白,言语不多,是四川雅安市汉源县一名地质灾害防治人员。
正值盛夏,吃过午饭,屋外的温度达到35摄氏度。
这时,汉源县西溪乡群众李成荣打来电话:“老周,我家的房子裂缝好像变大了,你快来看看。”放下电话,周崇猛抓起桌上的车钥匙就走。
周崇猛赶到后,掏出一把卷尺仔细测量房屋裂缝变化,再到附近山上和周边地区查看,累得满头大汗。结合专业知识,他确认隐患威胁程度暂时还没有继续扩大,便叮嘱李成荣注意继续观察,有情况随时联系。
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由于近年连续遭受地震,产生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对此,四川建立起5万余人的专职监测员队伍,实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
“每当下大雨,街上的人都是往屋里跑,我却是往外面跑。越是极端天气,我往外跑得越着急。”周崇猛说。
汉源县山高沟深,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车辆无法到达,周崇猛都会步行前往,有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沿山攀爬,每年仅仅是胶鞋就要穿破四五双。
去年汛期,周崇猛走遍汉源的100多个村庄,组织2033名群众转移,避免了26人因灾伤亡。今年汛期,他依然坚守岗位,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守护乡亲们的平安,是我的责任。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巡查工作,只要还走得动,我就会坚守岗位!”周崇猛说。
科普视频: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制作防灾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