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不顾小家,只为大家,废墟上屹立不倒的主心骨。”这是央视2014年度“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上,给最美村官唐正云的颁奖词。
当唐正云从鲁甸6.5级地震受灾群众代表李善才手中接过奖杯时,这位44岁的乌蒙汉子眼里满了泪水。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大地震颤,山石崩裂,房屋垮塌,生命消殒。一场剧烈的大地震在鲁甸发生。
地震造成昭通、曲靖两市鲁甸、巧家、昭阳、永善、会泽5个县区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地处震中的龙头山镇龙泉社区更是惨烈,仅仅6秒,老街片区便夷为平地。
当日下午,唐正云正和30多名工人一起抢修被泥石流毁坏的桥梁,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对面山坡上的泥土、石头大堆大堆地往下掉,远处的房子像豆腐块一样破碎了,冒出一片烟尘,哭声、喊声和各种杂声交织在一起,受到惊吓的群众四处奔逃,整个社区一片混乱。
唐正云立刻意识到地震了,此刻他头脑中只有“救人”两个字。他迅速对施工人员大声疾呼:“地震了,大家快点撤离到广场,照顾好老人孩子,注意安全,快、快、快!”
他急速奔向群众居住区,一连高声喊道:“地震了!地震了!党员干部赶快站出来,年轻劳力干起来,我们一起帮助群众安全转移!”
在他的带领下,就在全村5000多群众惊慌失措绝望无助之际,社区党支部127名党员和青壮年劳动力迅速集聚一起,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成为龙头山镇抢险救援中最快的力量。
“快点回来救人啊,家里有好多人被埋了……”唐正云的家人哭喊着打来电话。
“哥哥,我们家的亲人死了好几个了……快回来看看!”催促回家的电话一次又一次响起,让唐正云悲痛万分。但他清楚地知道,在救援力量还没有到达前,他是群众的主心骨,面对社区5000多名群众需要他组织自救,这个时候他实在顾不了家。
“没想到家里人此时的安危么?”“咋个可能不想,可是几千人等着我这个总支书记组织人去救,我没办法呀。”
“唐支书好样的,地震中他失去了8位亲人,但他仍然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灾。”群众心中的唐支书就是这样,在灾难面前,一心为民,忍痛坚守,指挥救灾。
面对焦急万分的群众,这位震中社区救援最高“指挥官”迅速将1000多名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灰街子空地上。随即又听说村里的河上游有堰塞湖,他又立即组织村民到山上避难。
“唐支书,我们以后咋个办,房子没有了,亲人也走了……”受灾群众绝望地向他哭诉。
“不要怕,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坚强,要团结起来开展自救,党和政府很快就来帮助我们了,大家不要慌。”
强震刚停,唐正云就把社区里的党员干部和青壮劳力分成3组,分别从3个方向冲进村里开始救人。1个小时后,当首支救援队伍赶到村子时,唐正云已经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徒手救出了15个被埋的群众,并安全转移3000多名群众。
在这场惨烈的大地震中,龙泉社区死亡人数高达175人,失踪人数52人,受伤319人,成为鲁甸6.5级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社区。
地震前,唐正云忙于龙泉社区的移民工作,一直住在村里的工作站地震后,家人遇难,他又冲锋在抗震救灾一线,也未能见到家人最后一面。作为一个哥哥,他失去了挚爱的妹妹;作为一个侄子,他失去了最亲的舅舅:作为大家庭的顶梁柱,再没有人追着他,叫他哥哥、侄儿、舅姥爷……
“累一点不怕,我害怕坐着。”唐正云害怕闲下来,那会令他想起遇难的亲人和群众,即使是地震已经过去3个多月,唐正云谈起遇难的亲人时,眼中仍然噙着泪水。他说:“我不能闲着,我也不敢闲着,闲着就承受不住。”他只有在忙碌中才能压制住对遇难亲人的思念。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2014年8月10日10时,在全省向地震灾区遇难同胞的哀悼仪式上,当防空警报响起,唐正云放声大哭。
“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我谈谈我的想法,钢结构房还是要得的,关震键是选择轻型钢材还是重钢……”在八宝村安置点,唐正云与村民们热烈灾地讨论着。唐正云对记者说:“这里的群众团结得很,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共同管理生活账目,天天公示开支,青壮劳力组织起来就近打工,恢复感重建方案出台了,这几天他们就在规划着如何建设新家园的事。”
重建好家园是唐正云目前最大的心愿。他说:“龙泉社区在整个鲁甸6.5级地震中损失最重、死伤人数最多、房屋倒塌最严重、过渡安置最难、恢复重建任务最重。”
2014年10月中旬从北京参加“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回来后,唐正云没有睡过一个像样的觉,灰街子集中安置点还住着3000多名群众。虽然上面要求各家各户分灶吃饭,但在灰街子安置点,还有八宝、沿河的黄泥坡、红石岩、三板桥3个社150多户群众还是集体吃饭。
深秋时节,在薄雾笼罩的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受灾群众正在忙活着做饭,虽然住在帐篷里,但已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
“大爹,昨晚睡得怎么样啊?大姐,今天的中饭很可口哟……”趁吃午饭时间,唐正云带着防火、治安巡查员巡逻在各帐篷间。
地震过去两个多月之后,唐正云还是闲不下来。在龙头山灰街子集中安置点,小到一桶方便面的分配,大到整个恢复重建的全面工作,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比起地震那个月,工作有头绪多了。”唐正云说,那段时间里,几千名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在安置点“大食堂”吃饭、领物资,实在忙不过来。“那段时间我简直无法睡觉。”唐正云略显疲惫地说。这位被媒体称作“铁汉子”的44岁党总支书记,在失去8位亲人的情况下,肩负5000多受灾群众的过渡安置,曾经连续工作6天6夜没合过一次眼。
“支书家损失惨重,这几个月来他太辛苦了。”社区主任邵发平沙哑着嗓子说,地震发生那晚上几千人站在大雨中哭成一片,我们社区干部怎么能放得下,唐支书带领我们尽全力抢救和安抚大家。两个多月,抢险救灾、过渡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唐支书一刻也没有闲过。
“去了的人已经去了,还有这么多活着的人需要招呼。”唐正云喃喃自语道。
“我叔叔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地震发生以来,一直跟着唐正云的侄子唐纯华告诉记者:“他是支书,面对这么大的灾害,全村人都需要他。”
地震发生以后,唐纯华己经成了叔叔的临时部下,他和村里的10多个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志愿小队,帮忙运送和分发物资,天天在村里提醒村民们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那时的工作压力一点没减少。维护秩序、伙食供应、火灾防范、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社区临时党支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整个安置点的生活在努力中逐渐变得更加有序:大食堂里有了荤菜,帐篷里通上了电,医疗服务点、通讯保障点、净水供应点甚至淋浴点等服务设施不断在建设。恢复重建拉开帷幕,有的家已经热火朝天干了起来,省、市、县领导还经常来看望大家,受灾群众心里都是热乎乎的……”穿梭在集中安置点上,唐正云有做不完的事。
“新闻媒体对你做了很多报道,祝贺你又获得了2014年度全国最美村官,你可是我省今年唯一入选的村官。”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我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面对记者的祝贺,唐正云淡淡地说了一句后,起身穿过帐篷“巷道”。建新房的钢结构运到了,他要组织人员接收卸货,重建家园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这是中央、省、市、县领导的要求,也是灾区人民的希望。作为受灾最重的龙泉社区总支书记,唐正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老街片区要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培育,在恢复重建中再现朱提银都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冒沙井、骤马口连成一片,到时,恢复重建起来的龙泉社区将成为中国2000多年银矿的活标本、活化石。另外,山上的花椒、核桃产业还要在规模和效益上谋划……”他的心中已然描绘出一幅旅游兴旺、产业发展、乡亲们富足而安居乐业的蓝图。
还有一位特别的村书记,他是龙头山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谭德军。
“我是支书,我先来。”这是鲁甸县龙头山镇党总支书记谭德军在地震抢险救援中的“口头禅”。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他带头冲进危险之处,刨伤员、背老人、抱小孩,争抬遇难者遗体,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他没有统计自己背了多少人,更记不清自己搬开了多少砖头和瓦片。
光明村是龙头山有名的“花椒村”,全村因种植花椒致富而出名,谭德军也被称为“花椒支书”。
地震发生时,谭德军正在山上采摘花椒。被震倒在地的瞬间,他意识到地震了,而且震级还不轻。他迅速爬起来抬头看,只见无数的巨石从山上滚滚而下,半山腰上美丽的村庄眨眼间纷纷倒塌,谭德军立即放开嗓了!乡亲们赶快避让大石头!”然而有几个妇女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石头打得头破血流,谭德军见状边从自家地里跑出来边大声喊道:“乡亲们,赶快救人!其后,谭德军就带着乡亲们用手搬石头、扒开泥土救人,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紧张抢救,现场共刨出8名伤员。他立即组织人员把轻伤群众送出花椒林外安全的地方,重伤人员背往卫生室抢救。
马世相、杨宏、肖慈翠等几名村两委成员和党员接到谭德军电话后,来不及顾上家里也需要抢救,便迅速赶到谭德军身边。在谭德军的组织下,村里10多名青壮群众组成现场第一支抢险救援队,就近展开救援工作。
“关键时刻全村党员都勇敢地站了出来,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伤亡。”谭德军说,地震发生后,全村4个支部21个村民小组有17名党员参与抗震抢险救灾。
光明村是鲁甸地震重灾村之一,全村共有21个社,村民1900余户约8000人,地震共造成房屋倒塌1540多间,受灾人口达到6000多人,560人受伤,其中重伤56人,遇难64人。由于地震造成进村道路损毁,在各种救援力量一时难以到达的情况下,谭德军便成了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为及时抢救伤员,50多岁的谭德军和年轻人一道,在崎岖的山路上把伤者抬送到公路边救护车能到的地方,他白天黑夜带领没有受伤或者受轻伤的乡亲们积极排查倒塌房屋,及时开展救人,遇到房屋倒塌严重的地方,他总是第一个站到前面说:“房子垮了,赶快救人。”看到房屋有倒端的危险,他总是走在最前面说:“我是支书,我先来!”
6分钟打40个电话,通知全村党员组织群众抢险自救:24个小时内组织党员群众救援2600余人次:48小时内安全转移群众4900余人;72小时内走访查看1820余户受灾群众,徒步长达200余公里,抢救伤员40余人次,安抚死亡群众64人的家属300余人次,统计受灾房屋3890间、厨房2000余间、牲畜圈2000余间,测量受损建筑面积12890余平方米……这是地震发生后72小时里谭德军的工作记录。
每天,谭德军都在走村入户、跋山涉水统计受灾情况,用小本子记录着群众伤亡情况,记录物资运送、物资发放情况。几天下来,一个笔记本写得满满的,当有人问他累不累时,他总是摇头说道:“我不能累啊,我要坚持到底。”
“还有棉帐篷吗?冬天马上到了,我们这里还需要……”
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委会的安置点,谭德军的电话不断,他回复的声音困难而沙哑。
“杨大爹,大米、油还有吗?晚上气温低,睡觉要盖好被子……”
“谢谢谭支书的关心,临时党支部这里有吃有住的,就是我们的家了!”68岁的村民杨绍基笑着回答说。
进入过渡安置以后,光明村党总支在市县组织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6个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谭德军任光明村魏家梁子临时党支部书记,下设3个党小组,联系4个村民小组。谭德军带领全村党员全身心投入到救灾物资分发,遇难五保户,孤儿的善后工作,安置点管理,受灾情况核实和信息收集等工作。
谭德军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把各级党政领导要求要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临时住处、学生有学上,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保障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和通讯畅通,维护灾区社会光秩序的‘六有一确保’落到实处,让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龙头山镇光明村山大土薄、干旱严重,过去粮食产量低且不够吃,2000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超过600元。为改变贫穷面貌,从2001年至今,谭德军带领村民一箩一箩地收集土壤,一桶一桶地从几公里外的江边背水,硬是在石头缝里种植青花椒1.3万亩。那时,仅花椒收入一项,全村户均年收入近万元。花椒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产业,谭德军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花椒支书”。
当知道自己不用花一分钱,春节前就能住上能抗震又漂亮的新房子时,正在帐篷门口忙活的杨廷英老人激动地一把抓住谭德军的手。
60多岁的杨廷英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儿媳也改嫁了,只剩她一个人独居。在地震中,她住的破烂土屋被夷为平地,震后她一直住在救灾帐篷里。
谭德军告诉记者,像杨廷英老人这样的特困群众全村有200多户,这些特困群众都没有多少经济基础,单凭国家补助的重建资金根本就建不起房子。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利用国家补助的4.2万元,由村两委出面委托有资质的建筑商,选择安全地点为每户建起42平方米的钢结构抗震安居房,每平方米建筑价格控制在1000元内。
“现在我们村已经和有资质的建筑老板签订了协议书,为每户困难户垫交了2000元保证金,目前正抓紧施工,保证全村200多户困难群众春节前搬进新居。”谭德军说。
2014年11月10日,光明村180户灾后恢复重建户,每户出资1.5万元,总计筹资270万元,由村两委出面,通过土地调整在村公所所在地谭家坪子建起占地65亩的光明村花椒专业交易市场。
“市场内房屋建筑统一规划为三层半,每户一楼为铺面,二楼以上为住所。建起这个专业市场后,全村的花椒销售就不再为难了。”谭德军介绍,光明村原有一个村农贸市场,规模小、人气也不旺。这次有180户恢复重建户选择加盟,加上原有的群众,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00户。
谭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种植花椒1.3万亩,年产干椒40多万公斤,产值2700万元到3000万元左右。由于没有专业市场,加上交通不便,全村进出仅靠现有的便道出行,每年到花椒销售期主要靠商贩进村收购,差价被商贩赚走了。建起这个专业市场后,不但解决了椒农的销售难题,而且每年仅差价部分就可以为椒农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灾后恢复重建关键还是要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谭德军说,地震中村里土木结构房子全垮了,通村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毁坏严重。根据恢复重建规划,全村21个社2300户群众需要重建的就有1900多户,还将修建宽6.5米、长6.5公里的通村道路,修通宽4.5米、长45公里的村组公路,宽1米、长近2000公里的串户水泥路。积极探索庄园农业路子,发展花椒、核桃产业,力争3年后在现有的基础上人均收入增加一倍。
“村里将实现进村有柏油路,到组、到户水泥路,我们有信心把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前30年,届时,光明村要实现人在林中住、钱从树上来。”谭德军描绘着他心里光明村的美好藍图。
为实现这一蓝图,谭德军一直忙得不亦乐乎。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