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20

2019-08-08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鲁甸“8·03”地震发生时恰逢星期天,鲁甸县交通局总工程师李云曦如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随着大地剧烈摇晃,桌上的电脑、窗户都抖动了起来并发出吓人的声音。“地震了!”—李云曦本能地喊了出来。10多秒钟地震结束后,回过神来的李云曦赶紧收拾桌上的资料,等待命令作为县交通局的总工程师,他深知,地震灾害发生后,抢险保通必须先行。

果然,该局党组书记马茜打来了电话:“李工,赶紧去把汽车的油加满,准备出发。”李云曦狂奔下楼,到加油站把车油灌满,直奔县委,接上刚刚参加完县委紧急会议的马茜就箭一般地向龙头山奔去。

18:30分便到达离县城28公里、距离震中龙头山镇还有6公里左右的龙头镇沙坝村,但是到了沙坝村就发现大事不妙。通往震中龙头山唯一的公路被严重的塌方阻断。作为首批进入灾区的交通系统工程师,李云曦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抢通道路。

李云曦和同事们边徒步观察路况,边用手机联系正在龙头山镇进行道路建设施工的一辆挖据机和一辆装载机,向沙坝方向一路清障过来。

余震随时发生着,一路有塌方和落石,道路和村庄早已面目全非,这时已经有群众用楼梯和门板将伤员陆陆续续抬出,根据领导安排,已经徒步走了2公里左右的李云曦又折返到沙坝路口调配指挥陆续赶来的20多辆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

2014年8月4日凌晨1点左右,云南建工集团昭会指挥部的7台救援机械通过大货车运了过来,由于大货车超长超宽,需要把机械开下大货车驾驶进灾区。李云曦又再次在前面观察道路,指挥机械前行。

这时,狂风暴雨发作、雷电交加,加之余震不断,滚石无数。由于出发匆忙,没有来得及带雨具、手电和水鞋。这时李云曦全身上下被暴雨淋得通透,整个人就像跌进了水池里,透身凉。深夜的雨异常寒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只能借着闪电的光来回奔跑、观察路况。慌忙中,李云曦觉得左腿好像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疼痛、麻木,几乎瘫坐了下去,但是他强忍疼痛,继续来回奔跑。

到凌晨2点左右,由于暴雨实在太大,塌方、滚石极为频繁,施工车辆不得不被迫暂停。根据领导安排,李云曦顾不得处理伤口,又一颠一簸地返回到数公里外的沙坝路口指挥调配救援车辆。

到凌晨5点左右,单位同事们送来了食物,这时,狂风暴雨渐渐消停,头天没来得及吃晚饭的李云曦拿上两个面包后又投入救援。

东方鱼肚白时,在昭巧路救援的机械司机打电话给李云曦说,其中几台机械由于长时间工作,现在已经没有油了。李云曦又急忙联系昊龙公司为机械补充燃料。

这样不停地奔忙直到4日中午,才稍微有空坐下来充饥。这时他才发现,左裤腿被血浸透了,掀起裤子一看,小腿上被砸了一道口子,原来是在夜间奔跑时被石头砸伤的。

李云曦顾不得清理伤口,便再次投入救援。在昭巧路沙坝河一级电站附近,李云曦参与清理出了一辆被塌方掩埋的面包车之后,又带着运油料的车辆沿着昭巧路和龙头山方向,为施工的机械补充燃料。

晚上,李云曦身上被暴雨淋透的衣服才差不多焐干了,已经连续奔忙了一天一夜的他参加了指挥部临时保通方案的确定。根据分工,李云曦负责沙坝村到龙头山镇路段其中的6公里的扩宽保通工作。

李云曦和另外3名同志在前面观察指挥,机械在后面扩宽道路。由于余震仍在持续,有的滚石有脸盆那么大,朝着人就来了,有的有拳头那么大,像雨点一样砸下来。有时候实在避让不开,李云曦就和同事们躲在机械旁甚至钻到机械底下躲避,石头一过又加紧施工。就是在这种惊心动魄的工作环境中,到了2014年8月5日凌晨5点左右,他们的道路扩宽任务完成,这时疲意不堪的李云曦和同事们每人吃了碗方便面,哄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

“走着路几乎都在打瞌睡,实在熬不住了,便找了一条小板凳靠着墙就睡着了。”李云曦说。

这也是地震一天两夜以来李云曦的第一次小憩。大约打了2小时的盹后天亮了,他又和同事们一起查看重灾区龙头山通往翠屏村的道路。在灰街子对面,一条通往龙头山镇翠屏、银屏、西屏、西瓜地等村以及乐红乡的唯一救援通道严重塌方,单人过都要非常谨慎。李云曦立即向交通指挥部汇报,并提出了开挖便道的保通方案,指挥部采纳了这个方案,为后来救援队伍和物资进入上述灾区起到了关键作用。

7日下午,已在灾区奔忙了5天的李云曦根据安排,从灾区前往昭通市交通局,统计汇报灾情。8日凌晨1点才回到住在昭通城的家,这也是李云曦地震以来的第一次回家。

1984年出生,30岁的“80后”李云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担当精神,也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年纪轻轻、在短短几年的工作岗位上便担任了鲁甸县交通局的总工程师。

李云曦说,今后他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全县的公路恢复重建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震中,还有一位小伙子很特别,他就是“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

2014年8月7日下午5时10分左右,“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带着重达1万斤、价值50万元的切糕抵达了鲁甸震中龙头山镇灾民安置点。当晚,这1万斤的切糕中已有部分发放到了龙头山镇龙泉村安置点的居民手中。后边两天,这些切糕陆续发放到4万至5万的灾民手中。

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抵达龙头山镇灾民安置点的时间是2014年8月7日下午5时10分。2014年8月5日晚上7点,这批切糕从长沙出发。从出发到送达共花了46小时,比原定的18小时达到震区多花了28个小时。

“我没想到路上这么堵,特别是进入鲁甸后,车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滞状态。”阿迪力说,他们是凌晨2点到达鲁甸县城的。中午又从县城出发,用了三四个小时才到达震中。

切糕抵达安置点之后,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的官兵协助将这批1100多盒、重达1万斤的切糕卸货,这些切糕已被真空包装起来,每小袋100克或者250克。当天,阿迪力将部分切糕送到了龙头山镇灾民安置点的灾民手上。

“这些切糕是我自己做的,我也会亲自送到灾民手中。”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说。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因为自己公司还有事,所以在送完切糕之后马上回到长沙。

维族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来自新疆,在湖南和他的两个朋友共同创业,成立了一家生产切糕的公司。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地震,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当日就知道了,一直都在关注。“8月4日看到新闻。”阿迪力说,救灾人员在前线很辛苦,他们和灾民都缺少粮食,看到他们这么辛苦,便有了捐赠切糕到灾区的想法。

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把自己的想法跟两个朋友讲了,两个朋友也很支持这样的想法。“虽然我们的企业才开始起步,比不上那些捐上千万的大企业,但就算我是一个小角色,我也想做一些自己的贡献。”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说,刚开始他计划做5000斤切糕,后来和两个朋友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做1万斤切糕送到灾区。

“切糕做好后打开就能吃,也不容易坏,营养价值也高。”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说,相较于捐泡面、捐钱,做好的切糕不需要任何加工就能马上吃,对灾区居民来说是很方便的。

2014年8月4日一5日,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所在的企业都在忙着做切糕,这些价值50万元的切糕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块头,小的有100克,大的有250克,共计5万份,真空包装后装进了运送的大货车内,“堆在货车内有7米长,差不多20立方米。”

切糕做好后,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联系了民政部门,昭通市红十字会表示愿意接受切糕,并带着他们去灾区。2014年8月5日晚上7点,装好切糕的车从长沙出发。红十字会承担了物品的运输。

送去美食的,还有“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江·哈力克,“为灾区人民做一锅地道的新疆手抓饭!”

“过了这座铁索桥马上就到龙头山了!”从新疆远赴云南鲁甸救灾的全国道德模范、“烤羊肉串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江·哈力克兴奋地说。

2014年8月9日中午1点多,阿里木江搭着鲁甸当地一位老乡的小货车,从鲁甸县城赶到了龙头山镇灾区。“哪里有空地?赶快找个地方把锅搭起来。”一到灾区,阿里木江·哈力克就立马忙活起来。

鲁甸地震发生后,远在新疆的阿里木江·哈力克心急如焚,他匆匆准备了1000多个馕后,从乌鲁木齐赶赴鲁甸地震灾区献爱心。他6日晚从乌鲁木齐乘飞机赶到昆明,当晚又转车到鲁甸县。“本想当天就能到龙头山镇,可听说路不好走,只能保证救灾车辆通行,我那时候去不是给灾区添乱么?”他说,“我这两天就给县城附近的受灾群众做做饭。”

“他急着来灾区!”开车的当地人马旭说,“今天上午我刚从外地回来就被他拦住,一把拉开车门就要我送他去龙头山,一路上还一直催我快点、快点。”

“拦不到车我着急嘛,他都没跟我要钱。”阿里木江·哈力克不好意思地说。

走到位于龙泉村灰街子的村民安置点,阿里木江·哈力克说:“就这里了,这里人最多!”他把买来的大锅从车上卸下来,开始捡废墟里的砖头搭灶台,几个好心的村民也过来帮他搬砖头、拾柴火,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灶搭了起来。

“你这是要做什么饭?”有村民好奇地问。

“做我们新疆最地道的手抓饭。”阿里木江·哈力克回答道,“我在县城买了牛肉、胡萝卜、洋葱、大米……这一大锅足够给两百人吃。”

搭好了灶台,阿里木江就开始洗菜、切菜、淘米……周围的村民们也被这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大胡子的新疆人吸引过来,纷纷好奇地看着他做饭。

不一会儿的时间,手抓饭的香气慢慢就从锅里飘了出来。“好香啊,从来没吃过这种饭。”有村民望着一锅金黄色的手抓饭说。

“还有10分钟,就可以开饭了!”阿里木江·哈力克大声招呼着,村民们纷纷凑上来,拿着碗来准备盛饭。

事实上,这不是阿里木江·哈力克第一次到灾区献爱心。这位靠烤羊肉串攒下钱来资助贫困学生的新疆汉子,因自己的慷慨义举“出了名”,被誉为“烤羊肉串的草根慈善家”。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阿里木江·哈力克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他还背上锅碗飘盆赶赴青海,从西宁采购了几千元钱的牛羊肉和蔬菜,不顾高原反应,拿着身份证和退伍证,就冲到救灾前线……

喷香的手抓饭终于熟了,被分到了受灾群众的饭碗里。

“小朋友,好不好吃?”阿里木江·哈力克问几个抱着碗吃得正香的小孩子。

“好吃!”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还纷纷跑过来和这个和蔼的“大胡子”叔叔合影。

“跑几千里路来给我们做饭,太感谢他了,没想到还能吃到来自新疆的美食,里面还有很多牛肉。”来自八宝村的村民白先彩说。

没过多久,整整一锅手抓饭被村民们吃得干干净净,阿里木江·哈力克自己却还一口饭都没吃上。

“没关系,看到他们吃得这么开心我就很满足了!”阿里木江·哈力克说,“我要在这边多呆两天,我来这里就是要为灾区人民做一锅地道的新疆手抓饭!”

灾难之后,人们还总会看到这样一个人:他身着迷彩服,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他,就是张广玉,昭通日报社专职摄影师。12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8年的新闻工作磨练了他敢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

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地震突袭鲁甸。从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张广玉就做好了冲锋一线的心理准备。

地震发生后仅仅两分钟,他很快就接到总编唐正鸿打来的电话。

凭经验,多次参加过抢险救灾的张广玉知道,地震发生之后,到震中的道路肯定被堵塞。为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他没有跟随报社派出的采访组坐车,而是径自骑上摩托车火速赶赴震中龙头山镇。

果然不出所料,18时10分,赶到震中龙头山镇沙坝村的张广玉,看到通往震中的道路已经中断,他停下摩托车,挎上相机,步行便往里走这时,开始不断有伤员被救援人员送出来,抱着的、背着的、抬着的……作为一个记者,张广玉心情开始变得不平静起来,他恨不得自己立即投入到救援队伍当中,但为了让外界及时了解灾情,他含泪不断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余震、滚石、塌方……一路上,张广玉冒着生命危险,勇敢穿梭在灾区每一个角落。19时30分,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鲁甸县城发稿。当晚,新华社很快发了数张通稿。第二天早上,全国数百家报纸、网站纷纷转发了他第一时间拍摄的抢险救援的图片。

摄影记者的镜头必须在第一时间忠实地记录现实。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胜利的欢歌或灾难的残酷,这些没有半点怜悯地考验着一个摄影记者承载的厚度和坚强的性格。当大灾大难爆发的那一刻,他们必须从疯狂逃离现场的人群中逆流而上。除此,别无选择。

2014年8月6日,鲁甸县天生桥。由于道路中断,救援队伍进不去,附近村民多人被埋,情况万分紧急。为了及时拍摄到灾情,张广玉直奔受灾点而就在他途经甘家寨时,前面的整座山都垮了下来。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张广玉爬了几百米高的山坡,步行4公里才赶到天生桥。正当他拍摄完图震片准备返回时,突然一处山体又垮了下来,上千方的土石挡住了去路,他差一点被埋在滑坡体中。

“太危险了,跟我们一起撤吧。”蓝天救援队的人让张广玉跟他们一起走,可张广玉知道,如果这样要绕行8个小时;而原路返回只要一个小时,但代价是危险重重。使命在肩,最后张广玉决定原路返回,因为,他更牵挂的是鲁甸的灾情。

2014年8月11日晚,由地震造成的巧家包谷垴乡堰塞湖险情牵动人心。张广玉主动请缨支援。在堰塞湖,为了选择最佳机位拍到更好的照片,他徒步走了几个小时,腿上多处被乱石划伤。到达堰塞湖,上面正在放炮解爆,随时可能有石头滚落下来。他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拍摄到了堰塞湖导流槽挖掘场景和最后一次解爆图片。

采访中,张广玉骑摩托车多次遇到大雨,他用雨衣把摄影包裹好,自己却被淋成了落汤鸡。有一次,他连人带车摔倒在泥坑里,看看自己没受伤,他擦干净了相机上的泥巴,又继续前行。

在灾区的半个多月,究竟骑摩托车跑了多少路,亲历了多少困难和危险,连张广玉自己都说不清。他体会最深的就是西班牙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炮火不够近”。

越是在逆境中越能看出人类的伟大,越是在灾难中越能看到人性的光辉。大灾大难面前,人们的精神力量可以超越自然灾害,更能够显示出有序、悲悯和互相关照的精神。

“我记住了那些生命在这次灾难中不灭的人性,因此,我希望用我所能做到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力量!”张广玉说。

在灾区,他拍摄的作品除了具有强烈的新闻性之外,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他拍摄的“送别因救灾去逝的村民组长周清顺”“活跃在鲁甸地震灾区的女汉子”“奋战在鲁甸地震灾区的最佳伉俪”“徒步12小时找到部队参与救援的战士罗昌辉”“乌蒙铁军帮地震灾区群众摘花椒”和“灾区群众雨中挥泪送别子弟兵”等感人至深的组照均在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发表。他拍摄的《总理的关怀》《亲如父子》《妈妈,我在你身边》等充满人性光辉的单幅作品,更牵动着不知多少读者的心。

而为了拍摄这些照片,在生命救援黄金72小时,他几乎没有合过眼: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过澡,换过衣服。由于休息不好,生活没规律,在灾区他还拉肚子发高烧。实在扛不住,他就到医院去输液,还有一瓶没输他就要求护士把针头拔下来。然后急冲冲地回到住处背起摄影包骑上摩托车又去了震中。

2014年8月18日,已经半个多月没回家的他接到了两岁女儿的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等你回来,我给你洗脚!”放下电话那一刻,张广玉既欣慰又辛酸,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张广玉能“跑”,苦不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到报社工作八年,他骑摩托车跑遍了全市11县区,行程十万多公里,这么多次的“战场”,他却把到鲁甸灾区采访当作人生中最大的淬炼和洗礼。半个多月,他辗转各个重灾区,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与悲伤。回忆起地震后奔赴灾区的见闻和感受,这个军人出身意志坚定的铮铮硬汉几欲落泪……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