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咱们先来回顾的,是一对灾区“新闻父女兵”。
“树菁,前面塌方,道路不通,我们只能徒步攀爬过去,千万要注安全啊!”
“老爸,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瓦砾遍地,地震废墟上,一身迷彩服,身背采访包,手持照相机、笔记本的父女活跃在鲁甸6.5级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父亲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昭通分社副社长蔡侯友,女儿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同时还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西北师大唯一派往灾区的特派记者。
鲁甸地震发生当天,作为省委机关报驻州市记者,已近不惑之年的父亲率集团驻昭通分社所属4家媒体5名记者在震后一小时赶到灾区,震后两个半小时到达震中龙头山镇骡马口村,成为国内外最早进入灾区的记者。
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正值暑期回到昆明家中的女儿在获知鲁甸发生地震的消息后,既十分关注老家的地震消息,又牵挂着奋战在灾区的父亲,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踏上了从昆明赶往灾区的路上……成为灾区新闻战线上配合默契的一对“父女兵”。
2014年8月3日4时30分,星期天,蔡侯友在位于昭通市青年路宿舍里刚写完一篇稿子,正准备起身前往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做完直肠癌手术才两天的82岁的父亲。就在这时,地震发生了,作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昭通分社主持工作的副社长,在昭通工作两年来,经历了2012年的彝良“9·7”地震,2013年的巧家“2·19”地震、2014年的永善“4·05”地震,可谓是“老运动员”。
“范科长,刚才地震了,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报告王主任,昭通刚才发生强烈地震……”
“你们在什么地方?刚才的地震你们感觉到了没有?根据集团中心领导指示,请你们立即带上采访工具,到市委大院集中出发……”
向宣传部电话求证、向集团中心领导汇报、向5名驻地记者发出指示……震后仅用了5分钟,蔡侯友已经迅速对地震作了核实、汇报和工作安排。20分钟后,载着分社所属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法制报、云南经济日报6名记者的采访车已经疾驰在通往震中鲁甸龙头山镇的路上。
仅用了一个小时,蔡侯友一行已经赶到震中龙头山镇的沙坝村,此时的沙坝村,瓦砾遍地、房倒屋塌,进入震中龙头山镇龙泉村的道路已经不通,车辆不能前行。
往前面走,无疑充满着危险,往回走,争取发稿时间,安全。但灾情就是命令,作为分社负责人,作为党报记者,蔡侯友和他的同事们深知此时此刻战场就在灾区一线,他们一行6人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决定冒着不断发生的强余震、滚落的巨石、垮塌的山体,在险象丛生中向震中挺进。
下午7时30分,当他们终于手脚并用到达龙头山镇骡马口村时,眼前到处是大片倒塌的房屋,惊慌失控的人群,昔日美丽的村庄已经成为片废墟。经简单分工后,6名记者迅速投入到采访中。
“儿呀,家里发生地震了,房子垮了,你爷爷、奶奶和妹妹被房子埋了……”
“不要怕,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坚强,要团结起来开展自救,党和政府很快就来帮助我们了,大家不要慌,共产党员跟我来……”
“争分夺秒寻找生的希望,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尽一切可能救人……”
倒塌的房屋、受伤的群众、遇难者的遗体……灾情远远超过了蔡侯的想象。
“哐哐哐……哐哐哐……”
“轰隆隆……轰隆隆……”
伴随着一阵强余震袭来,黑夜中的骤马口村小广场上,震得连人都站立不稳,正在采访的蔡侯友一把抓住昭通市委宣传部网络科科长毛利辉的手才没有倒下。
“强余震带来的恐惧感固然可怕,作为新闻记者,其实心里更担心信息传递不出去。”悲恸的雨夜,哭声、喊声、雨声和房屋的垮塌声乱成一片,在余震一次又一次袭来中,让蔡侯友经历了这个“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最难忘的采访”。当晚,在余震、雨夜、晨光中,他挤在帐篷里,用手机短信和口述的方式,向集团编辑出版中心发回了《守望相助今夜无眠》、《灾区挺住,鲁甸坚强》图文。
2014年8月4日中午,正在采访李克强总理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的蔡侯友,接到女儿蔡树菁从昆明家中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女儿表达了要到灾区一线当一名记者的愿望,女儿的话还没说完,一向对女儿“百依百顺”的父亲立即回绝了女儿的要求。
远在昆明家中的女儿不知道,震后第二天,由于进入震中龙头山道路不通,灾区食物短缺,此时的父亲已是近30个小时水米未进,人已经接近虚脱。
作为父亲,灾区的苦怕女儿受不了。
作为女儿,她迫切想和爸爸并肩战斗。
父亲自有父亲的考虑,女儿自有女儿的想法。蔡树菁在她《龙头山:含笑的悲伤》一文里写到,“公元2014年8月3日,我在昆明,头一天刚从厦门旅游回来,有些慵懒,天气晴朗,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午睡后,我出门陪表姐看店,火锅店里人很多,忙忙碌碌。日子平淡而温馨。下午17点整,我接到一个来自老家昭通的电话,是我的表哥,电话中的他语气急速,情绪非常不稳定,告诉我地震了,但不知道震中在什么地方,问我昆明震得厉害吗?有没有感觉。我赶紧打开微博,还没有什么信息,我搜索昭通地震关键词,终于出来最新微博:下午16点30分左右,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地震,具体震级不知。我顿时就慌了,我的爸爸,《云南日报》昭通分社社长,他就在昭通,我为他担忧着。我打了三个电话才打通,电话那头的他气喘吁吁,他急速告诉我,地震时他在办公室,没什么事,震中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震级很大,他已经出发在赶往震中的路上。当时我就哭了,汶川地震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担心我的爸爸,但作为记者,他无从选择,作为一名新闻战士,他只能向前……”
知父莫如女儿心,从小受父亲影响的她深知作为“新闻战士”的父亲在灾区一线会是怎样的工作?
晚上回到家,蔡树菁急忙打开电视,看云南电视台滚动播出关于地震的最新消息。电视里,一个个惨烈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她发现这次地震比以往昭通所经历过的地震似乎都更严重:灾区住房的空地上,水泥地板下面仿佛有无数巨蟒剧烈扭动,好像随时都会开裂下陷;花圃里面的树木如同大风掠过,摇摆不止:楼房的窗户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空地中挤满从房子里逃出来的张皇失措的人们,受灾的群众脚上基本都穿着拖鞋……遇难者的数字在电视屏幕上不断被刷新:398,407,410,498……617……看着电视上惨烈的画面,昭通是她的老家,她不由得肝肠寸断,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一次次夺眶而出。
2014年8月3日夜,她设法打通抵达震中的爸爸的电话,她十分担心在灾区的爸爸的安危。2014年8月4日早上,一夜未眠的她和共青团昭通团市委取得联系,申请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她没敢和妈妈说。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生女,本身个儿就小,灾区情况并不透明,她也担心去了还能不能回得来。另一方面,她又感到作为一个昭通人,虽然很小就离开昭通,但家乡倍受地震伤害,家乡人的哭泣让她心痛。她的内心在煎熬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爸爸战斗在灾区,作为爸爸的女儿,从小就有新闻理想的她此时此刻多想和视新闻为生命的爸爸并肩战斗。
震后的龙头山,山崩地裂、房倒屋塌。
这次发生在鲁甸龙头山为震中的6.5级地震,是云南省近14年来、昭通市近4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近年来除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后,全国发生震级最高的地震。地震共造成12.2万间房屋倒塌,605人死亡、112人失踪、277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上万名解放军、应急民兵、武警、公安、志愿者迅速云集灾区,展开了“网格状”救援。美联社评论道:“鲁甸地震是中国4年来伤亡最重的地震,也是新一届政府在应急反应方面受到的最大考验。震后数分钟,救灾队伍就行动起来;数小时后,食品、帐篷就送抵灾区,甚至还有4G手机通信服务,显示快速发展的中国能运用丰富的经验和动用巨大的资源应对自然灾害。”
就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地震中,在国内外上千名云集的新闻队伍里,不时闪现着身背采访包,手持照像机的蔡侯友父女俩身影:在救援队伍里采访、在受灾群众居住的帐篷里采访、在强余震抖动的危房里写稿。
炎炎烈日、阴雨绵绵,地震废墟上,父女俩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作为党报记者,蔡侯友在“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里,率队和独立完成了《24小时生命大救援》、《搜救!搜救!搜救!》、《群众的“主心骨”》、《龙头山上树标杆——鲁甸龙头山镇党委抗震救灾纪实》等上百篇新闻稿件。
作为父亲,他指导女儿采写了《88岁老人被埋50小时获救》、《藏族老阿妈千里赶来献爱心》、《震中首座板房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希望工程”圆灾区学子大学梦》、《废墟上的“铿锵玫瑰”》、《龙头山:要好好活下去》等一大批鲜活的新闻稿件,文章在云南日报刊发后,被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云南网等主流新闻网及时转载。女儿每天在帮助父亲完成采访任务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西北师范大学《大学时代》指派的任务后,还坚持写《震中日记》在博客发布,由于视角新颖,在西北学校青媒中属“独家”新闻,粉丝量大增。
2014年8月17日,昭通永善发生5.0级地震,已经决定将女儿送回昆明的父亲又带队奔赴离鲁甸地震灾区300公里外的永善灾区,父女俩含泪在鲁甸县城匆匆忙忙惜别。父亲告诉女儿“到医院看看爷爷……”
原来在父女俩心中还有一个秘密:父亲的父亲,女儿的爷爷,一个82岁的老人就在地震发生前两天才在医院里进行过直肠癌手术,因癌细胞转移,手术并不成功,生命进入倒计时。
“在地震中倒下的是房屋,在废墟上崛起的是不屈的精神。”云南日报2014年8月14日以《上阵“父女兵”》为题对蔡侯友父女俩的事迹作了报道:2014年10月15日至21日,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在北京举行,父女俩的事迹感动了听众;此后,在云南省抗震救灾事迹报告中,云南省举行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报告中,父女俩的事迹传遍云南三迤大地。
说完这对父女,接着来说说山东党员赵龙海的千里送爱心。
“我叫赵龙海,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加入临时党支部,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尽我日照党员的一份力!”2014年8月12日晚,来自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党员赵龙海,在鲁甸县小寨镇受灾群众安置点临时党支坚定地说。
赵龙海是个农民,靠种地、打工、卖水果等为生,每年收入三四万元。他被称为“日照好人”,先后参加过青海玉树、云南彝良、四川芦山地震的抢险救援,并在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火线入党。
在得知鲁甸地震后,他约上朋友郭文利,驾驶着自己的昌河双排座小货车,载着山东煎饼、山东大饼、苹果、矿泉水等物资,疾行5000里赶赴地震灾区,于2014年8月6日中午抵达鲁甸。
“老赵真是个热心肠,腿脚快,救援有经验,昨天我们要紧急运送药品,是他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鲁甸县小寨镇副镇长尹君说。
青岛红十字会山海情救援医疗队的王茂鹤,一提起赵龙海就竖起大捐指。他说,“赵龙海可帮上大忙了,这8天他既当运输工、搬运工又帮忙送伤员、看孩子、搭帐篷,什么活都干,看到什么就干什么,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着,这么大年纪了,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是我们山东好人,是大家的好榜样。”
赵龙海58岁,刚到县民政部门要求参加救援时,大家看他年纪大想动员他回去,但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当地干部,就让他留在灾区,后来他得到灾区干部群众尊重,当地干部说起他来都竖起大拇指。
“奔赴云南,历尽艰难:为了救人,生命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援助同胞,重建家园。”这是仅有小学文化的赵龙海写在自己手机上的“抗震救灾小诗”。2014年8月13日,赵龙海接到家乡的电话,他说:“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我就在这里干,一年两年都行,总之,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
还有一位黑龙江党员曹树贵,那距离就更远了,可以说,是万里援灾区。
2014年8月12日晚,在鲁甸县小寨安置点,记者见到了正忙着发放物资、安抚受灾群众的党员志愿者曹树贵和他的救援队。
曹树贵是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长安村农民,得知鲁甸地震的消息,组织力量从东北前来支援。之前,他曾先后参加过青海玉树地震、彝良“9·07”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的抢险救援。
2012年9月,在彝良地震的重灾区洛泽河镇虎丘抗震一个月的曹树贵,被当地党员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打动,当月在虎丘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向彝良县基层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经过当地党组织对他在灾区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核实考察,最终批准他“火线入党”,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正式党员。
“昭通是我入党的家乡,2014年8月3日晚上,得知鲁甸县遭受6.5级地震袭击,伤亡惨重、受灾严重时,我心急如焚。”曹树贵说。
“连续五天五夜,我们乘火车、搭客车,辗转万里,从祖国的最东北边赶到最西南边,来到我们曹队长的家乡昭通鲁甸救援,真是不容易啊!”救援队队员赵慧感慨地说。
“曹大哥他们太好了,不仅给我们受灾群众送来了生活日用品,还在这里帮助我们搬运物资,特别是开展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安抚老人小孩等,做得非常好!”鲁甸县小寨镇党委书记施华楠说。
“这里的工作差不多了,今天要到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抓紧工作。”2014年8月13日清晨,曹树贵打听到火德红镇因堰塞湖需要转移安置的李家山村受灾群众急需援助。他带着队员迅速赶往火德红镇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搭帐篷、搬物资、捡垃圾,闲暇时还带着灾区小朋友做游戏、讲故事。
2014年8月14日17时,曹树贵一行又忙碌在鲁甸县城。原来,他在火德红镇援助受灾群众时了解到,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急需电饭煲,于是,他立即联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出资购买了400个电饭煲,在镇村党组织的协调下送给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这位曹大哥,真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感谢他!”鲁甸县文屏镇跑货运的驾驶员李明辉说。
“来到入党家乡’开展救援,我一定要用行动诠释入党誓词,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重建美好家园!”曹树贵说。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