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地震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地震发生时地震波怎么在地球内部传播?造成的强地面运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何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观察到地球内部活动状态,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可能的地震危害?关于地震的种种疑问,我们总会想到去问那些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人。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伟就是其中之一。
昭通地震之后,张伟和其团队随即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很快模拟了该地震的强地面运动情况,给出了地震近场的烈度估计。
“我们的计算表明,地震波场在东北角明显强于其他方向,分析发现此地区存在相对低速的低速层,地震波在低速层内多次反射加强了该地区的地震灾害。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昭通地震周围的山峰峡谷地形能影响局部地区的地震灾害……”这些研究成果为地震灾害救援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地震科学,尽管目前人类对地下结构、应力积累过程和地震发生过程的认识程度,还不能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测。“那研究地震干什么?”这也是社会上很多人对于地震工作人员的最大疑问。
张伟告诉记者,目前来说,地震专家的主要工作是对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研究,积累对地震这个自然现象更深刻的认识。“详细点说就是对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震前估计,为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支持;对地震发生后的震害进行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援助:利用地震观测对地球进行研究。”张伟解释道。
“地震波的传播是受物理规律控制的,采用大规模科学计算技术和我们发展的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算法,我们可以重现破坏性地震的地震波传播过程,也可以预测,尚未发生的地震一旦发生造成的地表强震动情况。”2008年汶川地震后,张伟第一时间在《中国科学》发表了对汶川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和分析的结果,探讨了地形放大效应在汶川地震及震区导致的破坏效应,揭示了龙门山地区剧烈起伏地形和地震断层破裂过程共同作用导致汶川地震巨大的破坏作用,这对于地震灾害预测及震后救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地震是灾害,地震波研究却大有作为。我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既包括地震波先进算法研究,如复杂地下结构地震波模拟的高性能数值算法,地震波反演和成像的新方法;也包括应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张伟成功发展了一种新的起伏地形地震波数值模拟算法,将基于强地面运动定量模拟的地震危害性分析应用到中国这种地形起伏情况复杂的地区。“这项成果用于在地震没发生时定量评估一旦地震发生,会在地表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在地震动强的区域,可以通过加固建筑和提高抗震标准的方式,来减少地震发生时所造成的破坏。目前,我们正在应用这种方法研究地形起伏剧烈的川滇地区的地震危害性。”
十年前开始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使我国形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记录了大量的高质量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
于是基于新的地震波模拟算法,张伟实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分辨能力的三维有限频层析成像算法,以此可以充分发掘数字地震台网采集的高质量地震波形信息。另外,他还实现了陆地采集系统全波形反演成像算法,提高了陆地勘探地震波成像的分辨能力和应用范围。
张伟的科研视角务实,且始终保持前沿。但没人知道,他走进地震波研究之门,却是被“忽悠”的结果。
就读于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张伟,大三面临专业细分时,因为一句地球物理领域“上天容易入地难”的老话,本想选择大气专业。但最终他被到宿舍介绍专业的陈晓非老师成功“忽悠”到了地球物理专业。
张伟回忆当时陈老师说,“入地”是难,但地震波却向人们打开了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一扇大门,这是非常前沿的领域,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就看你是否具备挑战科学奥秘的勇气。
2006年,张伟的博士工作论文在顶级期刊《国际地球物理》上发表,引起了国际地球物理界广泛关注。欧洲计算地震学家 Moco在今年的地震波数值模拟专著里,也专门开辟章节对该算法进行论证。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张伟对于地球物理的探索早已从“被动”成为了“发自内心的热忱和执着”,且越“入”越深。
至今,张伟都还记得陈老师的话,用地震波一次次敲着地球之门。
2010年,在美国罗得岛大学进行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后,张伟对勘探地球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前,他一直在美国石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中心工作,进行了多项前沿地球物理勘探软件的开发,之前多年积累的算法得以应用,解决了多项石油勘探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前期必备的工作,也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主流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波技术,对石油地质圈闭进行准确成像,然后有的放矢去打井,这样将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打井的成本”。张伟的团队和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科大一起创立了联合研发中心,进行更深入的适合中国地质情况的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研发。
岩气的异军突起不仅改变了美国国内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也影响着世界地缘政治和能源供应格局。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张伟的另一项研究重心就是页岩气开采过程微地震的实时监测处理。
他们研发的自动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快速获得同人工处理精度相似的成像结果,为水力压裂操作提供实时反馈。
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灾民集中安置点活跃着一群可爱的青年志愿者,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的他们都一样的充满青春活力,一样的热爱生活,一样的愿意为灾区人民流血流汗。然而,在这群有着太多相同之处的年轻人中,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的精神让人感动。他就是来自贵州六盘水的独臂青年张中华。
2008年,张中华13岁,性格叛逆的张中华不喜欢读书,他的生活被逃课、打架、吃喝玩乐所占据。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枯燥乏味的课堂,揣着家里给他准备的学费来到了昆明。
在昆明的日子,张中华吃喝玩乐、挥霍无度,很快就把钱花完了。没了钱,张中华在昆明寸步难行,他这才想到了找工作。然而,直到食不果腹,自负的张中华才发现,除了打架斗殴、吃喝玩乐,自己什么都不会,再加上年龄太小干不了重活。于是,找一份能吃饱肚子的工作成了年幼的张中华唯一的奢望。
在一家中介的帮助下,张中华成了楚雄州一家砖厂的工人。因为年龄小,工友们都很照顾张中华,只让他负责检查砖泥传送带和开关砖泥搅拌机。
一天,张中华像往常一样用手把要掉下传送带的砖泥捅回去,然而令人痛心的事发生了。他的手被传送带绞住,拖进了搅拌机。当工友们把他的手从搅拌机拉出来时,已经只有一点肉皮与手臂相连了,被迫截肢。
失去右手,彻底改变了张中华的人生。伤愈回家后,他发现许多以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如今却变得异常艰难。但张中华却并未因此而消沉,他默默地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和正常人是一样的,正常人能干的事情,我一样能干。于是,坚持训练,让自己学会使用左手,成了张中华每天的必修课。
经过刻苦的训练,张中华终于能够自如地使用左手了。他又可以像以前一样拿筷子、写字,甚至还能干些重体力活,张中华曾经失去的自信又回来了。楚雄的经历告诉他,没有一项技能是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的。为了学一门手艺,张中华重新回到了校园,成为了六盘水华夏计算机培训学校的学生。2010年,学业期满后,张中华被学校介绍到江苏无锡的一家消防安全管理公司从事消防管理和维护工作。2013年8月,张中华辞去工作,只身闯荡北京。在北京,张中华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几个月后,张中华回到老家学房屋装修。张中华很聪明,他虚心向师傅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手艺。如今的张中华已经是房屋装修的把好手。
2014年8月3日下午,鲁甸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令张中华悲痛不已。张中华经过短暂的思考就作出了到灾区去当志愿者的决定。2014年8月4日上午便到达鲁甸县城,当日下午13时许,徒步行走30多公里后到达震中龙头山镇。
和记者聊起在灾区的感受,张中华说:“以前年龄小,不懂得地震到有多可怕。在靠近龙头山镇的过程中,到处可见塌方,悬在头上的石块题时都有可能掉落,还有陆续抬出来的伤员,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在灾面前,生命是何等得脆弱。也越发坚定了我要帮助灾民的决心。”
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张中华搭帐篷、送物资、搬东西……他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小志愿者感叹:“有些活,我们这健全人干起来都很吃力,可张中华却一点都不费劲,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超能力!”
“来灾区之前我不知道我能为灾区群众做什么,毕竟我少了一只有力的右手。到灾区之后,我终于知道我能为灾区做什么了,那就是与灾区的老百姓一起共渡难关!”张中华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心一直与灾区同在,与灾民同在!
2014年8月8日上午,张中华完成使命,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临走之前,张中华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一起约定:等龙头山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完成后,他们一定要再回到龙头山这个他们共同战斗过的地方,看看它的变化。
我们接着要说的,是地震后一家公司的行动。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晴天霹雳骤然降临鲁甸。顷刻间,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数万间房屋垮塌,损失惨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灾情牵动了昆钢数万员工的心。昆钢党委毅然决定克服当前生产经营的巨大困难,向灾区捐建6500平米活动板房,集中用于灾区学校活动板房的建设,并委派昆钢所属的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按照昆钢公司的要求,昆钢钢构公司迅速集结抗震救灾专业队伍开展作,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40余名精兵强将组成了援建工作组。钢构公司党政领导兵分两路:一路带队在后方组织板房加班加点的生产和物资装运的统一调配。另一路带队深入灾区现场实地查勘,与当地政府、学校和群众商定援建方案。两路人马协调一致,运转高效,为救灾工作的及时、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8月10日晚20点40分,在经过了10个多小时颠簸后,昆钢钢构公司的援建工作组抵达昭通鲁甸地震灾区,并立即与鲁甸“8·03”抗震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并确定了龙头山镇、火德红镇和文屏镇“三镇九村十校”的板房建设目标。
2014年8月11日一大早,援建工作组即驱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龙头山镇工作组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到达龙头山镇指挥中心,与当地有关方面进行了具体对接。随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具体地点龙泉中学实地考察,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就这样,在龙头山镇、火德红镇和文屏镇,援建工作组深入一个点又一个点,走遍了即将援建的十个学校。
2014年8月12日晚,首批活动板房物资材料顺利运达鲁甸地震灾区。但通往乡村的道路泥泞崎岖,给物资转运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经过援建工作组及时与当地政府、参与抗震救灾的部队沟通协调,发动当地群众,充分调集各方救灾力量,最终活动板房物资相继运抵各中小学。
由于捐赠、援建点比较分散,位置悬殊巨大,有的位于2322米的高山顶部,有的则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沟壑之中,村间道路险阻复杂,而且多次余震塌方造成道路损毁堵塞,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山体滑坡塌方是常有的事,时常会有沙石滚落。在辗转各援建点途中,每天都要行程上百公里。每天能够按进度完成工作并能安全返回驻地成了大家最大的心愿。
龙头山镇光明村光明小学是此次走访调查中受损最严重的学校,承担1200多名学生上学的2栋教学楼损坏严重、完全不能使用。学生能否按时入学成了最令救灾各方担心的事。光明村地势险要,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狭窄曲折的6公里山路,运输活动板房材料的大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面对这一情况,援建工作组当即与地方政府、部队取得联系,党员干部、“青年突击队”、40名民兵、部队士兵同心协力,一起将物资从大货车上卸下并搬送到十四集团军陆战军用卡车上。从上午10:00到14:00,参加倒运工作的参战人员不间断的倒运,活动板房物资材料终于运到光明村。大家吃午饭已是14:30,简单的吃了一点干粮便各自奔赴新的救灾任务。接下来,援建工作组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光明小学场地狭小,直接搭建活动板房根本不具备条件。面对这一情况,援建工作组立即与当地村委会和村民商议场地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即着手开始土地平整、硬化、工安装等一系列工作,王启兴,年仅13岁的孩子,龙头山镇甘家寨幸存的孤儿,父母姐弟均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在听了王启兴的遭遇后,援建工作组为这个没有了家园、无依无靠的孩子潸然泪下,援建工作组人员说,“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孩子就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强大动力,无论如何,都要尽快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早日恢复学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抗震救灾的艰难战役中,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青年突击队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徽、团徽熠熠生辉,党旗、团旗,队旗迎风飘扬,编织了一火红的战斗面卷。
由5名团员青年组成的“文屏镇小冲小学青年突击队”负责组织搭建的板房教室,从2014年8月13日中午12:00物资运抵现场后,大家顾不上吃碗泡面便投入工作,夜以继日地熬战,2014年8月14日上午10:00,短短22个小时,小冲小学活动板房教室顺利搭建完毕。学校老师、当地老乡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昆钢人在一夜之间就让我们有了新的课堂,真的了不起!
为了尽快完成板房校舍的搭建,援建工作组安排了5个施工班组奔赴各个学校施工,在抗震救灾这段时间里,参与救灾人员经常10多个小时没有时间吃东西。他们经常说:“无论如何灾区人民是失去了家园,而我们只是饿肚子而已。”这样的场景,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工作过程中,老百姓送茶,送水,送干粮,有的学校还打出了感谢的标语,送上了锦旗。
昆钢钢构公司自援建工作组进入昭通鲁甸地震灾区以来,通过艰苦奋战,搭建的10所学校98间活动板房已全部建设完成,总计6500平方米的板房校舍保障了鲁甸县火德红镇、龙头山镇、文屏镇5686名学生能够按时入学。
通过艰苦的奋战,当前保障开学的使命虽已完成,但在地震当中如何保证安全第一的抗震目标,传统的建筑方式已受到严峻的挑战。昆钢公司委书记、董事长王长勇和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田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灾区一线,对钢结构抗震民居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钢构公司发挥专业特长,结合云南当前实际,深入了解灾民居住环境,及时掌握当地灾民的经济能力、住房需求、房屋功能、生活习惯等,不断深化钢结构抗震民居的设计研发、制造安装、集成配套等工作,把钢结构抗震民居建成切实贴近百姓实际,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成为重建家园最安全的保障。
为此,钢构公司在组织抗震救灾的同时成立灾后重建设计组,用了3天时间分别走访了龙头山镇、火德红镇的葫芦村、骡马口村、王家坪村、新街子村、彭家园子村、独家村、二家村、安家坪村等10多个自然村,入户调查40余户,与灾民沟通交流,为钢结构抗震民居设计提供真实、详细、可靠的数据,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公司也努力发挥自身设计造、施工等专长,有效利用钢结构具有“抗震、环保、快捷、绿色、节能”的优势,积极为灾区人民建造安全可靠的钢结构抗震民居、学校、医院、公用建筑等献计出力。
昆钢公司只是广大救灾队伍中的一员,但是做为“红土高原的钢铁脊梁”,公司所传播的正能量,体现出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企业情怀。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