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25

2019-08-13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地震之后,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十几名农民工冒着生命危险,每天骑摩托车在40公里的救援山路上,义务接送灾区群众和志愿者。

在鲁甸县安家10年之久的四川广安籍农民工李勇不会想到,他会和龙头山镇的受灾群众以这样的方式紧密相连。

李勇在县城的一家电器专卖店从事家电维修工作。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左右,他正骑着摩托车去江底镇一位客户家中做售后维修服务,路上他突然感觉方向盘剧烈晃动……

停下车,看见水田里的电线杆也在不停晃动,李勇心头一惊,“糟了,地震了。”

他马上折返回鲁甸县城,路过沙坝镇时,落石从山上翻滚而下,塌方的泥石阻拦住了所有救援车辆。

李勇在塌方路段前转来转去,一位工作人员看见了:“老乡,你家是龙头山镇上的?”

他摇摇头:“不是,我是想去救人。”这名工作人员劝他:“现在路不通,而且灾区最需要的是专业力量,等明天路打通后你再来吧。”

李勇只好骑着摩托车返回了县城家中。电视里报道的地震受灾情况,让他的心紧被揪住。

“无论如何,我都要去尽一份力。”李勇拿起手机,给自己认识的几名工友打电话。大伙约定,第二天一大早就赶赴灾区。

2014年8月4日早上7时,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的救援车辆、志愿者出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此刻,通往龙头山镇的公路多处损毁。为了保证救援,有关部门在县城西门垭口增设门卡,只允许救灾车辆进入。一些外地志愿者滞留在了这里。

“老乡,能带我进去吗?”一位来自山西太原的志愿者看到李勇和他的车队后,一边大喊,一边狂奔过来。

“快上车。”李勇说。

“我后面还有几个志愿者,都是从北京来的,能不能想办法带他们一起走?”李勇又马上招呼另外4名伙伴。

一个小型“摩托车队”就这样出发了。路上,散落的石块不时从头顶落下,李勇和他的队友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7名志愿者送过去。

“老乡,多少钱?”一名志愿者掏出了100元钱塞给李勇。“这是干啥?我们只想给灾区作点贡献,不要钱。”李勇他们拒绝了志愿者们的好意,开动车子原路返回。

20分钟后,李勇他们回到西门垭口,那里还聚集着大量志愿者和灾区群众的家属。

“叔叔,求求你,送我进去行吗?我连夜从大理赶回来,奶奶和爸爸现在还在房子下面,我就是刨也要把他们刨出来。”一名年轻小伙子背着一个麻袋,向李勇请求,声音都已沙哑。

“你放心,叔叔就是背,也会把你背进去。”李勇把小伙子拉上车,4名工友也分别招呼人们抓紧上车。

直到20时,李勇他们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当天,5名农民工一共将30多名灾区群众和志愿者送进龙头山镇。

“第一次开这样的高强度‘长途’,手都麻了。”李勇说。

2014年8月5日一早,李勇就来到单位:“经理,我想去灾区专们接送人。”

领导很干脆地同意了。临别前,她好心地提醒李勇:“老李,我知道你是去做好事,可你一个月赚点工资也不容易,免费你受得了吗?”李勇笑了笑:“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塌方泥石被彻底清理完毕,李勇和他的工友们终于有机会进入震区中心,他们也成了这条生命之路上最灵活、最便捷的救援运输力量。

每天早晨吃碗米线,他们就到西门垭口处蹲守,接送来往群众。终点定在了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这里离灾民安置点近,旁边靠着医疗救助队,李勇和他的工友们有拉不完的“乘客”。

淤积在路面的红土被来往车辆反复碾轧,一阵阵“沙尘暴”扑面迎来,李勇他们每天要穿过几十次这样的“沙尘暴”,身上落满了灰土,嘴里都泛着土味。中午,为了不占用灾区物资,他们甚至饿着肚子,有时就胡乱吃碗泡面应付一下。

李勇的摩托车是2006年买的二手车,车链子经常断,为了不耽搁时间,他找来家中所有的维修工具,绑在摩托车后面,遇到紧急情况,他可以随时维修。

渐渐地,龙头山镇的村民们都知道在镇中学附近有个义务接送摩托车队,很多出门办事的群众便在该处等车。一传十,十传百,又有近10名家中受灾不严重的当地村民自愿加入到“义务接送队”,有人干脆在车身上做了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爱心接送,无偿服务”。

这十几名农民工一直行驶在这条40公里的山路上,其中有些人互不相识,遇到时往往相视一笑。

“我今天拉了3个记者,3个志愿者,还捎带了2袋大米……”我今天还去小赛乡送鱼了呢。”农民工王强和康山林两个人在镇中学门口简单聊了几句,就分头出发了。

2014年8月7日下午,有记者在赶往鲁甸县城时,因为道路抢险施工,大量救援车辆被困在一条不足15米宽的路上。就在发愁的时候,李勇骑车过来了:“记者同志,我送你。”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他,同时记下了令人难忘的车牌号:云C01222。

“灾难面前,我们都是中国人。”临别时,李勇告诉记者。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跃在灾区的每个角角落落,他们用阳光般的温暖给受伤的心灵驱散阴霾,他们用行动和爱让心灵创伤的群众站起来,他们身上充满着阳光和力量,他们让大家学会坚强。他们倾听过一颗颗受伤心灵无数遍的诉说,被一次次无情地推开过,被冷漠的语言刺痛过,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双手,给一个个孤独的心灵坚实而有力的拥抱,传递出无限的爱与勇敢,让一颗颗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阳光。他们青春的面庞,灿烂的笑容,如和煦的春风拂过,在“8·03”的废墟上传递出无穷的正能量,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在鲁甸和巧家的大地留下岁月的足迹。

作为曾经被心理干预对象的杨勇,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行动让在地震中心灵受伤的群众走出阴霾,看起来阳光憨厚的他说:“我热衷于公益事业,虽然我不够专业,但是我有义务和责任承担,大灾大难面前我的良知告诉我义不容辞参与救援。”

在杨勇的呼吁和感召下,身边的亲人朋友近30多人参与到心理救援的工作中,他觉得自己的力量是微薄的,只有大家把点滴的爱汇聚起来力量才是无穷的。在巧家中医院,需要心理干预的受伤群众从一开始不愿提及,不搭理杨勇,到一遍遍一次次地重复死里逃生的情景,杨勇总是不厌其烦地倾听老人们的讲述,陪伴着老人走过一个个无助孤独的夜晚。他和心理干预对象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红石岩村65岁的戴世林老人在地震中手脚都被石头砸中,受伤很严重,经过治疗逐渐好转,杨勇知道老人腿脚不方便,立马跑回家把刚买来还来不及送给自己奶奶的拐杖递到了老人的手上。老人激动地说道:“什么都没有共产党好,我会记住你们的情,记住政府的情。”

在杨勇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通过几天的努力,已经和每一位伤员建立真挚的感情。当我一次次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看见他们用真诚的微笑和信任的眼光迎接我时,一种痛并幸福的成就与自豪油然而生,非常开心,乡亲们逐步树立了信心,同时也能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个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竭力,众志成城,重建家园,幸福生活的太阳会在明天霞光万丈”。这是在看到红石岩受伤的11岁小男孩在十几天的努力中慢慢愿意和身边的心理救援志愿者对话后,杨勇泪如雨下地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晓静姐姐,这是我送你的画,肚子上有字的是你,里面有我有你还有学校”,从走访回来的路上收到8岁的邓子肖小朋友送过来的一幅画,李晓静心里暖暖的,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在地震中失去母亲的邓子肖刚来爱心帐篷的时候不言不语,画画总是呈现黑白色,看到子肖的画里面有了颜色,李晓静心里充满了希望。

从新疆来的李晓静在灰街子的爱心帐篷里做志愿者已经快20多天了她说:“孩子太天真太可爱了,我能做的太少了,能尽一份力我都会努力去做,只要小朋友开心我也就开心了,虽然很累,但是累并快乐着”。

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孩子从中塑造品质和价值观,带着孩子们猜谜语,看电影、做游戏,画画,讲故事……总是有孩子依偎在她身边,孩子们都十分地信任李晓静,现在孩子和她已经是心灵上零距离的接触,看着天真无邪的脸庞绽放的灿烂笑容,龙头山的阳光格外的明朗。

陈中贤,巧家县城某幼儿园教师,学过心理学并参加过2013年“7·13”小河泥石流心理干预救援工作,在心理干预方面有专业和救援经验,地震发生后,她知道灾区的群众情绪不稳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入红石岩的道路。

陈中贤挨家挨户地走访询问,有的沉浸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伤里,有的担忧着未来,有的孤独无助着,陷入在恐慌和迷茫中。在陈中贤接触的人群中,通过谈心聊天得知有的老百姓对政策不理解,有的百姓很恐慌,担心物资发放不到位,担心发放不公平不公正,担心一无所有将来不知道怎么生活。她更多的是一遍遍地宣传讲解国家政策,让老百姓安心,国家不会不管大家的,安抚焦躁烦闷的心灵。

红石岩村,杨朝琴的小女儿在地震中被石头砸中,不幸遇难,在走访中陈中贤了解到杨朝琴不停地自责没有把孩子带出家门,整天不吃不喝。刚接触杨朝琴时,她不言不语只知道哭,一次次地走到她的身边,被她一次次地拒绝,可是陈中贤从来没有放弃过,不停地安抚她,为了还活着的小儿子,让她不要消沉下去,树立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地震时,龙头山镇谢家营盘的65岁的谢维礼老人亲眼目睹了自己两个女儿和四个外孙在地震中丧生,孤独坚强的老人默默地承受丧亲的悲痛,每隔两三天总有位小女孩来到他的帐篷里陪他聊天,帮他排解心中的苦闷,让他感受自己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很多的亲人在帮他,她就是来自昆明的90后女孩王静茹。

“大爷,您不能再抽烟了,您知道您的胸膜炎抽烟会更严重”王静茹急切地嘱咐谢大爷不要再抽烟了。

“好了,不抽了,听你的话。”谢大爷像孩子似的,很听话地把烟火掐灭了。

从一天三四包烟到现在的一两根烟,谢维礼老人慢慢走出阴霾,王静茹说:“大爷,我相信你可以不抽烟的,你以前是铁道兵,有着刚强的毅力,一定是可以的”。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昭通啊,辛苦你们了,天天来看我,你们以后来昭通一定要来看我啊!”谢大爷知道相聚在一起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每次都要嘱咐王静茹。

坚强的谢大爷见到静茹都笑呵呵的,静茹很心疼也很欣慰:“我会持续关注大爷的,大爷很乐观坚强,虽然我不能天天在他身边陪他,但是我会像他的女儿一样照顾他关心他。”

而从1998年抗洪救灾到2011年小河泥石流,从彝良“9·07”地震到鲁甸“8·03”地震,昭通的每一场大灾大难的现场,都少不了通信抢险队员黄明的身影。

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中国电信昭通分公司员工黄明、邱斌及抢险队友们,克服种种困难,负重徒步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及时修复震区的通信线路,全力以赴保障灾区通信畅通。连续数日,他们不分昼夜查震造成的通信线路故障、清理通信线路资源、逐一恢复通信网络,第一时间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媒体、救援部队及医疗机构等多家救援单位搭建好通信网络,提供了高速、稳定、优质的通信网络及服务,为灾区架通了抗震救灾信息传输及广大群众寻亲找友的生命线。

地震灾害发生后,共产党员黄明意识到强烈的地震可能会造成杆路损坏、传输光缆中断,他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带上材料、仪器从家中火速赶到了鲁甸,他只想早一分钟了解灾区的通信情况,早一点恢复灾区的通信受损线路,早一点为刚进入灾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媒体以及其他救援部队搭建好通信网络,架通救援部队抗震救灾信息沟通的生命线,给予灾区人民多一点生存希望。

到达鲁甸后,得知中国电信的移动网络仍畅通无阻,是目前灾区唯一畅通无阻的移动网络时,他沉重的心稍微平息了一些。他和队友们便按照中国电信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安排,迅速赶到鲁甸县委政府搭建好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网络,并分别在吴龙大酒店、龙腾大酒店以及人社局等新闻媒体中心首先搭建好了有线宽带、无线行等通信网络。同时,为武装部开通了抗震救灾专线,成为了第一家为抗震救灾积极保通的运营商。

为了保障党政军、媒体及社会各界抗震救灾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他和队友们整夜未眠,冒着大雨来回奔波在县城各个需要搭建临时网络的地点。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和队友们就快速赶赴震中,由于余震不断,连夜暴雨,山体滑坡,桥梁冲毁,通往震中龙头山镇已经没有了路,车辆不能前行。他和队友们带上头盔背上工具、材料,在余震不断、滚石灰尘弥天的路上奔跑,避让着飞沙及走石,随处可见因地震造成山体滑坡而被击打得面目全非的车辆、房屋。 

面对险情,黄明没有退缩,而是当机立断,对抢险工作进行了安排,冲锋在前,将人员分成2个组,一组负责到受损的机房内清理资源、搬运设备重新组建临时机房,另一组负责震中现场指挥部、省军区、医疗机构及新闻中心等重点救援队伍的光缆布放接续抢通工作,由于震中房屋倒塌严重,机房受损险恶,光缆线路多处被倒塌的房屋及泥石流压断,光缆路由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他带领线路抢险队伍沿着各条缆线细心地查找线路受损点,探明光缆被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砸断处,在他的带领指引下,大家积极行动,通力合作,冒着余震布放光缆、快速接头,对地震毁坏的通信设施逐段进行修复。

经过大家的努力,2014年8月5日,他们完成了震中临时机房的搭建,完成了新机房设备调试及通信线路的割接,恢复了鲁甸到龙头山,龙头山到翠屏,乐红传输线路,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断点被接续,一个一个的故障被排除,一条条线路被恢复,在黄明和同事们的共同奋力拼搏下,2014年8月5日下年4点左右,重灾区的固网通信全部恢复,震中中断的固定电话,有线宽带全部恢复畅通。

紧接着,黄明又带领大家不顾疲劳,顶着烈日,继续抢修龙头山镇至屏及乐红的光缆,及时恢复下挂的通信链路,为党政军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记者问黄明:“当你们在受损那么严重的机房里清理资源时,余震来了,破损的房屋摇晃了,你们不害怕吗?为什么不跑,还要坚持呆在机房里呢?”他说:“我们顾不了那么多,我们必须把设备尽快搬出来组建临时机房保通信,否则大余震来了,我们的通信又会遭到破坏,再问黄明,“你们站在明塌的房屋上查修障碍,你们不害怕吗?”他说:“不怕,因为看到那些被救援出来的群众及挖出的尸体,我感到很凄凉,很难受,我只想尽快做好救援部队的通信保障,促成他们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黄师傅,你们真是太辛苦了。”黄明回答:“虽然辛苦,但那是我们的责任,何况我们抢险队伍中还有比我更辛苦的人,我们线路组的队长邱斌忍受着痛风的疼痛,从地震发生后就一直和我们战斗在一线,协调工作、抢修线路。我们只是连续3天3夜没有睡觉,没有吃上饱,而他连药都忙得来不及带过来吃。”

为了架起废墟里的生命线,在鲁句龙头山抗震救灾的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像邱斌,黄明一样不言疲意、不叫苦的电信人,他们冒着余震危险,克难奋进,确保了灾区通信的畅通。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