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2019年7月23日21时20分左右,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件,21幢房屋被埋。当地共有户籍人口22户77人,外来探亲访友、务工人员8人,共计85人,其中已取得联系的在外人员23人。接报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紧急组织应急、公安、消防、自然资源、卫生健康、交通等救援队伍,连夜赶往现场开展抢险救援。今天,和您回顾“7·23”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山体滑坡救援。
2019年7月23日晚,贵州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吃完晚饭的村民,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已经入睡。21时20分,突然,“轰隆”一声巨响,200多万方泥石从500多米高的山上急冲而下。瞬间,依山而建的20余栋房屋被吞没,来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据央视记者稍早前发回的最新救援情况显示,这一次滑坡体量很大,大约200万立方米,这次山体滑坡的高低落差大概有500米,向前冲了大约有1000多米,冲击力非常大。在它的边缘处有一些在冲击过程中沿途被摧毁的树林,折断的枝干还在那里。
在鸡场镇的合作医疗点内,多位村民回忆了事故发生时的一幕。“听到巨响的几分钟后才知道是滑坡,我赶紧就带着媳妇往外跑,跑到对面马路上坐着。”康拍照的家离滑坡点有400米左右的距离,因担心再次滑坡,康拍照和家人一晚上都不敢回家睡觉。
刚参加完高考来坪地村里表姐家玩的吕利遥现在仍后怕不已,“巨响如打雷,房子震动明显。”
“太吓人,感觉整座山都塌下来了。”坪地村周姓村民回忆说,“我家刚好正对着滑坡点,巨大的冲击把窗户玻璃震碎了。山下的房子虽然没有被掩埋,但受到冲击后都有不同程度地破损,大家都不敢回家睡觉,在村里公路上和平地上待着。”
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地鸡场镇坪地村7月以来累计降雨量已达288.9毫米,且强降雨均集中在近6天内。
康拍照告诉记者:“以前下雨时,村里也有小的塌方出现,有些地方的泥土松了滑下来,都不会过多担心,但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滑坡。”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部与自然资源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处置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贵州启动地质灾害I级应急响应,正在上海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前结束行程,立即赶赴受灾现场。
面对突然来袭的特大山体滑坡,一场紧急救援旋即展开。
降雨一直持续,比较大,对于救援来说,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这样的降雨甚至在滑坡体上冲出了非常明显的沟壑,这就造成了山体的更加的不稳定,而且滑坡的倾角非常陡,作业面很窄,目前山体还不稳定,因此也无法展开大面积、大规模的救援。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抢险救援及搜救组副组长、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雷邦元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必须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力做好搜救工作和伤员救治。
经过24小时连续奋战,救援人员搜救出24人,其中11人生还,13人不幸遇难,32人处于失联状态。
灾害发生后,各方积极响应,一支又一支救援队伍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昨晚11点40分左右,接到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我们立即带上生命探测器、摄像探测仪等装备,于24日清晨5点多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队长苟忠说。
武警贵州总队、武警某部交通二支队多路出击,星夜驰援一线,配合当地其他救援力量,立即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卫健委连夜派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7月24日凌晨抵达灾害现场,迅速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同时调派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神经外科、骨科3名专家到现场展开救治。
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整合省、市救援力量开展救援。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贵州下拨3000万元用于抢险救灾,包括灾后人员搜救等应急处置,周边隐患排查,人员紧急疏散转移等。
记者连夜赶到现场后看到,尽管天空下着雨,消防、矿山救护等救援人员踏着泥泞搜寻生命迹象,医护、应急、交通等部门人员也坚守在现场。现场交通有序,群众迅速疏散,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滑坡灾害造成10千伏鸡场Ⅰ、Ⅱ回线停电,南方电网六盘水供电局火速行动,全力保障救援及临时安置点用电正常。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近千人的救援力量在现场连续作战。雷邦元介绍说,现场救援投入大型挖掘机及装载机20余台、大型运输车辆10余台、各类抢险救援车辆100余辆,搭建帐篷100余顶,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全部到位。
获救人员在医院得到全力救治。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村民卯长顺,他说,“滑坡开始的时候,我听到轰隆隆的一声。从家里跑出来不久,房子就塌了。右边肋骨断了两根,头部和手也受了伤,儿子也受了轻伤。”病房外,卯长顺坚持自己走路,“家人就是我的希望,我当然要坚持。”他说。
岔沟组村民邓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过一劫,然而年迈的父母和一双儿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邓元背几乎一整天都站在一处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着不停作业的挖掘机,眼泪止不住地流。
经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反复核对,确认滑坡灾害区有户籍人口22户77人,外来探亲好友及务工人员8人,共计85人,其中已取得联系的外出人员23人。截至2019年7月26日21时,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联,11名生还者在医院接受治疗。
灾情就是命令。贵州省在第一时间成立山体滑坡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搜救组、专家组、医疗保障组等,分头开展救援。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副参谋长吴孟恒说,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对比历史卫星云图、照片等,还原山体滑坡前的场景,根据滑坡冲击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压者的位置,对失联人员定位、定点施救。
武警六盘水支队于24日1时左右到达现场。“当时山体滑坡形成两个大的堰塞湖。战士们一到现场就开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盘水支队机动中队副中队长唐军说。
由于滑坡造成现场电力中断,战士们就打着手电筒,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有的战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时左右,两个堰塞湖被疏通。
“这里有个小孩,快点来救。”7月23日23时05分,暴雨中,第一个生还者被找到。最先到达救援现场的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升起移动式照明灯后,发现对面的山上有手电筒在闪烁,有人在呼救。
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人民中路中队中队长黄永一个箭步冲过去,看到有两名老乡背着一个小孩奔过来,黄永就连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头部受伤,怕颠簸,黄永不停安慰他、鼓励他,“孩子,别怕!”
7月26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医护人员准备护送在山体滑坡灾害中受重伤的儿童周线胜上救援直升机,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灾害发生后5分钟,30公里外的杨梅乡卫生院值班医生张军接到了120指挥中心的电话:“鸡场镇坪地村发生山体滑坡,请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电话,张军与护士长肖钧芳快步跑上救护车,车子转过一个又一个弯道,于22时左右到达灾害现场。
23时15分左右,卯长顺一家三口被救出。“我们对他们一家进行止血包扎后,立即送往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随后又回到现场等候命令。”张军说,“从灾害发生到现在,饿了就吃点盒饭或者方便面,累了就睡在车上。”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时许,听到滑坡点左侧一处房屋垮塌处传来的呼救声,六盘水市消防救援中队队员三步并作两步循着声音奔去。
“老乡别慌,我们来救你了。”队员李以中一边施救一边安慰被困人员。24日3时,手脚都被泥石压伤的村民周小会被救出。
正当他们准备撤离时,滑坡点发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迹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决定:迂回撤离。虽然这将离救护车远一些,但途中树木茂盛,不易发生二次滑坡,可保证撤离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个不停,救援队员就这样抬着周小会,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山路上。为了不让伤员失去意识,队员们一直和周小会说话,鼓励他坚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救护车停放处,周小会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7月26日15时许,一架救援直升机降落在六盘水首钢水钢总医院门口,8岁的伤员周线胜被送上直升机。不到一个小时,直升机顺利降落贵阳,周线胜随即被送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下肢骨折修复手术。两个小时过去,术后的周线胜被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救治。
不仅周线胜,11名伤员送达医院后均得到救治。伤情重的,经专家评估后送往贵阳救治。
7月26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重症监护室,专家对在山体滑坡灾害中受重伤的儿童陈思源进行会诊。
生命接力在持续,爱的接力也在持续。
“如果参与救援的你们在救援期间就餐不方便的话,可以到鸡场镇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馆免费就餐。餐馆是我父母开的,可以放心就餐。”灾害发生后,这条消息迅速在当地传播。在现场,几乎每天都有村民自发为救援人员送水、送饭菜,有些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员休息。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大家谁都不想停,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为救援出一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连续的强降雨,夹杂石块的泥水正顺着滑坡体往下淌,滑坡体被新冲出了多条泥水沟,有再次发生滑坡的风险。为确保安全,核心区作业多次暂停。疾控人员不断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对垃圾场、排泄物以及救援队和居民住所进行消毒。
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葛永华介绍,持续降雨极易引发山体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不仅会加大对失联者的定位难度、降低其生还可能性,也会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抽调40余名专家组成了联合专家组实时对现场救援进行指导,并在滑坡现场设立监测点,不间断监测着山体的“动静”,一有危险立即提醒现场搜救人员撤离。
当地还对周边环境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开展摸排,对需要转移安置的群众,紧急转移并妥善安置。记者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看到,现场井然有序,所需生活用品已备齐,医护人员正在为60岁以上的村民体检,并对安置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会坚决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还将全力做好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7月26日21时许,夜幕降临,总功率5.5千瓦的移动照明灯塔照亮滑坡现场,十多台挖掘机贴着滑坡山体不停作业。不远处,搜救人员紧盯着挖掘机挖出的每一铲土,每一片挖过的区域,不放过一丝一毫线索。
新兵王本初是第一次参加自然灾害事故救援。贵州水城“7·23”特大事故发生后,他所在的武警某部交通二支队从云南赶赴增援,连续数天的救援让这个新兵感慨:“3天时间干的活,比以前家里时1个月干的还多。”
岔沟组跟鸡场镇卫生院隔河相望,三面环山,从发耳镇到鸡场镇勉强容两车通过的乡道七拐八弯,沿途随处可见从山上滚落的石块和泥沙盖过路面。“因为救援通道有限,考验着我们救援人员的驾驶技术”,一名武警战士说,他们运载大型机械的拖车长达17米,从外界驶往救援现场花了不少功夫。
1999年生的王本初是武警某部交通二支队的救援战士之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救援行动。
7月24日15时到达现场后,王本初他们第一批救援队伍先爬山侦察灾情。“爬了1个多小时,下着雨,脚下滑,还怕山跨了。”
侦察完灾情后,根据带队领导的指示,他们跟消防配合,分成三班倒。“晚上在山上干满8个小时后,也下不来,就在玉米地铺个雨衣倒头就睡了,下面的一天要送四次饭,除了三餐,半夜还得送一趟。”
已驾驶了8年挖掘机的老兵王静,是队伍里第一个开挖掘机过河的操作手。小河沟虽然无水,但沟深约8米,宽约10米,从山上冲下来的泥沙填满了河沟,“一不小心,挖掘机就会陷进里面。之前有台挖机陷进去,弄了4个多小时才弄出来,我是搭着木板和石头慢慢开过去的。”王静说。
王静称,让他把挖掘机开往哪、怎么操作都不是问题,最大困难是晚上操作救援时还下着雨,如山上滚下石头或再次塌方根本看不见,一旦有危险也不知道该往哪跑。“深圳滑坡、浙江丽水滑坡我都参加了救援,相比,这次现场情况更复杂、更危险些。”为此,他的大队长崔巍就在一旁指挥守候,目的是一旦有危险时能及时喊自己的队员安全撤退,“如果太远的话,机器的声音太大又听不到”。
每当王静用挖掘机挖出衣物、桌布、床单等物品时,王本初他们就开始做标记,判断所埋的房屋内哪里是卧室,以便更好地寻找被埋人员。本来他们准备了铁锹等工具,但一铁锹下去,泥巴的吸附力就使得铁锹无法拔出。“已经不能说挖了,准确地说是刨。”王本初说,挖掘机清开淤泥后,他们用手刨出遗体,以保证遗体的完整,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记者从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根据地质专家对搜救现场的风险评估、医学专家对生命体征的探测等综合研判决定,滑坡灾害搜救工作于7月28日23时30分结束。
经救援指挥部反复核实并确认,救援人员共搜救并送医院救治伤员11人,搜救出遇难人员42人,另有9人失联。
7月29日15时,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遇难者公祭仪式在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的灾害现场举行。救援指挥部、救援队伍、遇难者家属代表、当地干部群众700余人参加,沉痛悼念遇难人员。
那么,山体滑坡到底是什么,怎么发生的呢?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地震、降雨和融雪、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等都会诱发滑坡。
什么时候易发山体滑坡呢?山体滑坡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经常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雨季是山体滑坡的多发季节。据统计,80%以上的滑坡、崩塌发生在雨季,尤其是降雨过程或雨后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
关于山体滑坡有哪些征兆,中国应急信息网信息显示,壅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者被剪切挤压的音响;滑坡体四周岩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滑坡体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上述现象均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遭遇滑坡时,首先是沉着冷静,不要慌乱。要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逃离时一定不要朝着滑坡方向跑,也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如果驱车途经发生滑坡地区时该怎么办呢?要严密观察,注意安全行驶。注意路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如掉落的石头、树枝等。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沟壑等,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发现前方马上就要塌方了,要立即停车,无法驾车逃离时,要果断弃车。
野外露宿时,则要避开陡峭的悬崖、沟壑,以及植被稀少和非常潮湿的山坡,更不要在已出现裂缝的山坡宿营,也不要在余震多发时期进入滑坡多发区。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7·23”贵州水城县山体滑坡救援,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