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剪刀手”拍照泄露指纹信息?

2019-09-18 11:00-12:00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主持人:进入今天的第一调查,拍照的时候摆一个剪刀手是再常见不过的生活场景了,不过这样的一个寻常的手势却可能带来信息安全的隐患,网络安全专家介绍,拍照的时候如果镜头的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就能将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给还原出来,大家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多朋友不但是不敢再这样拍照了,甚至赶紧去翻翻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有没有剪刀手的照片?赶紧把它删下来,那么剪刀手的拍照手势究竟还能不能摆?信息互联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呢?来听央广记者李行健的报道。

记者: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上海活动现场,志愿者王德寿向记者展示了如何从一张高清拍摄的比剪刀手的照片上提取指纹,在一张黑色的纸膜上印着刚刚从照片上提取的指纹。仪器显示为蓝色,即为通过指纹比对,事实上这一系列操作并不复杂,通过现场展示的相关专业设备,在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王德寿表示并不是任何一张剪刀手照片都能被盗用,但目前很多手机的前置镜头已经达到1200万像素以上,大部分手机的拍摄水平已经足够高清,拍摄距离和拍摄设备是指纹能否被从照片中提取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三米之内指纹被成功提取的概率将大幅增加。

志愿者:一般五米是比较模糊一点,1.5米是非常清晰了,不明确的渠道上面不要去随意取指纹。

记者: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品依然主要以指纹识别为主,占比为36%,技术难度更大的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分别占比为16%,11%和11%,目前指纹识别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生活场景,比如指纹门锁,指纹考勤机,指纹支付等,如今个人隐私信息数据越来越容易被曝光和泄漏,指纹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对此中国之声采访了多位群众。

群众1:我早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就觉得挺震惊的,感觉挺没有安全感,因为以前照相都习惯性的比剪刀手,而且我觉得这是大部分人的习惯,不是说我一个人。

群众2:马上国庆了,肯定跟家人出去玩肯定会在这方面和家人要多注意,尽量避开这个剪刀手,加强个人保护。

群众3:挺惊讶的,然后我觉得科技在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以后可能还得稍微谨慎一些吧,特别是照片,然后指纹,还有那个人脸识别,我觉得都应该谨慎一些。

记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表示,虽然技术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真的要通过一张照片就复制到他人的指纹,还是要满足光线,距离,对焦等许多前提条件,想要通过一张照片就获取对方的指纹,难度还是比较大。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它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下,首先可能我自己也要有一定的配合度,其次相机的分辨率要好,它成像的角度越好,他周围的环境光线要好,这些都是有很多要求的,所以不是说我拿手机拍一下你这指纹我就有了。

记者:此外专家还表示,为了防范指纹泄漏风险,提供生物识别技术认证的企业也增加了多种认证,除了需要指纹的数据信息外,还往往需要加入场景化的其他信息加以配合,如需要加入温度导电性等查看是否是真实的手指?指纹门锁也可设置指纹加口令的双因子方式打开,来保证安全的。除所谓的剪刀手问题以外,在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展示了其他容易发生泄漏个人隐私情况的生活化场景,比如酒店等环境的房间中哪些区域容易出现隐蔽拍摄位置等等,志愿者徐青青介绍,比如一块黑色的纸板上有多个小点,其中两个就是针孔摄像头。

志愿者:像电视机电源那个地方,然后像床头的灯,床角落,窗帘,窗帘杆,像卫生间的话就是马桶旁边,镜子。

记者: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志勇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安全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告诉普通用户如何去防范根本不可控的风险,或者为了追求安全而放弃生活的便利和快乐,而是应该去考虑如何完善商业系统?智能设备的安全性,从而为普通公众提供风险可控,方便快捷的网络体验。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表示,拍照时比剪刀手可能会泄漏个人安全信息的这条新闻,关注点其实不应当放在剪刀手上,而应当以此为契机将焦点更多的放在公民应当如何加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为普通公众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的平台,并非是在放大生活中的安全风险,而只有法律和技术手段双管齐下,才能尽可能避免指纹等信息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

没有人的指纹可以去随意的更改,所以指纹一旦失窃或者失密以后它就有可能会导致你在虚拟世界身份被盗用,事实上现在今天我们的肖像,我们的指纹以及其他的生物特征已经越来越多出现在一些信息媒体上,单单的不发我认为肯定是不解决问题的,所以怎么样用新的技术去进行防范?同时再加上法律这个底线的武器来保护,用技术加法治我认为是这个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

主持人:拍照比剪刀手泄漏指纹的这个消息无疑直接危及到了剪刀手照片当中的人物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加重了大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焦虑,众所周知在智能技术发达的今天指纹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直接关乎到居民的财产安全,比如说不少居民的家中都安装了指纹的门锁,购买了指纹保险柜,不少朋友的手机设置了指纹解锁,移动支付设置了指纹支付等等,那么拍照比剪刀手一旦造成指纹信息的泄漏,违法犯罪分子就可以轻松的利用还原出来的指纹信息解开指纹门锁,指纹保险柜,那如果捡到盗取了他人的手机,还能解开手机屏幕锁并且进行指纹支付。

但是化解拍照比剪刀手泄漏指纹信息引起的公众个人信息安全焦虑和网络安全焦虑,不能只是一味的靠大众小心注意,只是建议人们拍照比剪刀手要超过三米,不要在朋友圈自媒体上传发布剪刀手照片,关键还是要靠法律和技术的手段来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这才是治本之策,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照片不发朋友圈互联网这不现实,拍照比剪刀手要在三米开外也不可能每次都是如此,那么从技术手段来说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指纹识别技术水平,破解指纹膜指纹套,让复制还原的指纹信息骗不过咱们的指纹门锁,指纹保险柜等等,而从法律的手段来讲,要延长通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获取,还原他人剪刀手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利用技术手段从剪刀手照片上还原复制他人的指纹信息,不管有没有用于犯罪活动?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涉嫌触犯了公民个人信息罪,那么一旦达到了立案标准,咱们就比较得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将其绳之以法,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必要增加侵犯个人信息的相关条款。我们都说事实上技术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主要看这使用技术的人,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成为了他人指纹信息盗取的一个工具,无疑是背离了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初心,实质上是技术作恶,那么这种作恶行为必须要严惩,千万不能轻饶。

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那么有关剪刀手拍照的姿势可能会泄漏个人信息的话题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也希望大家像专家说的那样不必特别的恐慌,那么在歌曲过后会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在火车站,机场发现自己没有携带身份证件这无疑是最闹心的一件事了,那么今天的第一现场我们要来关注到的是中国民航临时乘机证明系统启用了,没带身份证今后也能坐飞机,待会咱们来听记者的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