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10月8日电(记者冷桂玉)记者7日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贵州旅游实现持续井喷,共接待入黔游客285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旅游收入434.0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0.69%。其中,贵州有33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有“山地公园省”的美誉,也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得贵州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黄金周”期间,贵州赤水丹霞、铜仁梵净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地备受游客青睐;黄果树瀑布、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吸引了如潮游客。
在遵义会议会址,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幻影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重点突出了遵义会议的鲜明主题及红军长征的光辉史迹。参观者纷纷表示,“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体验当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也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日均接待量超万人。
除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外,乡村游休闲游也成为入黔游客的重要选择之一。国庆期间,篝火、露营、上刀梯、长桌宴、非遗体验。贵州各地推出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为一批批入黔游客献上了一份丰盛的“文旅大餐”。
此间也正值贵州黔西南州双乳峰景区的旅游旺季,走进山脚下的纳孔布依古寨,村民余理翠开的“农家乐”常常爆满,国庆期间,她家农家乐主打的乡村腊肉、豆花、农家土鸡等特色常常“供不应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体验。
走进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景区,游人如织,许多游客趁着假期慕名而来,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在天文体验馆内,游客们有的跟随解说人员听取射电天文情况介绍,有的认真观看“中国天眼”建设影像资料。“震撼!不得了,为中国的发展感到自豪。”来自成都的游客肖建春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为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旅游经济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部分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山地旅游、高效旅游和满意旅游。乡村旅游标准、厕所革命、体制机制改革等成效突出,一大批旅游项目、产品业态、服务设施达到国家级水准。
据了解,为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2019年以来,贵州先后赴境内外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挂牌成立贵州文化旅游阿根廷营销中心,组织企业参加“香港文化庙会”“俄罗斯国际旅游交流博览会”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黔旅游。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为给游客带来更加快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贵州还于7月开通了景区高铁直达旅游专列开通,由西至东将贵州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铜仁梵净山等热门旅游景区串联起来,给游客带来更加快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实现持续“井喷”,贵州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居中国前列。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省全年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