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善用每一笔善款 才对得起每一份善意

2020-02-01 11:05 来源:央广网

疫情猛于虎,舆情也风起云涌。在紧张的抗“疫”战中,湖北省红十字会和武汉市红十字会频频被卷入舆论风暴。

从“收取捐赠服务费”到“银行回单造假”,再到“低价出售寿光捐赠蔬菜”,湖北省这两级红十字会屡遭争议,“口罩风波”更是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谣言”“写错字”“未参与”“失误”……面对公众的质疑,红十字会逐一回应。

社会各界对此紧盯不放,是因为每一分善款、每一份物资,都是出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出10万斤蔬菜的,是辛勤劳作的四川菜农;捐赠1万元善款的,是本身还在拾荒的八旬老人;有些财物还来自奔走相告、四处募捐的海外侨胞……因此,唯有善待每一笔捐赠财物,悉数用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才对得起一颗颗来自四海八方的善心,才无愧于每一份难能可贵的大爱与责任。

公众“锱铢必较”,是因为“战时”吃紧,疫区物资屡屡告急。唯有善用每一笔捐赠财物,将其“掰开揉碎”花在刀刃上,才能让前线那些不舍昼夜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快打赢这场充满挑战的战役。

因此,面对公众的刨根问底,湖北省红十字会和武汉市红十字会不仅有义务如实回答,更有责任事无巨细地回答,将每一笔捐赠财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更何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月30日已印发通知,明确指出:“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挪用救援款物等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依纪依法调查处理。”湖北省政府更是明确表态:“一旦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慈善事业才能沐浴在阳光之下,才能打消社会的疑虑,培养公众的信任,让公益爱心永不停息。

说到底,社会各界要求慈善机构公开信息,无非是希望它们用对、用好捐赠财物。这就要求慈善机构能专业救助、精准救助、科学救助,绝不允许分不清口罩类型、数目录入有错误,更不允许出现低级错误,将“支行”写成“之行”,将“2020”写成“2019”。

紧急时刻,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推诿扯皮、马虎大意,更不允许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抓紧时间把工作做实、做细,让每一笔捐赠财物透明高效、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就是慈善机构对社会最好的交代,也是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的贡献。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捐赠财物发放不及时,公开信息屡屡出错,原因也离不开红十字会人手不足、车辆等硬件跟不上、权限有限、与政府部门及医疗机构等衔接协调不通畅等因素。既然如此,政府部门与慈善机构不妨借此机会,严肃认真审视慈善系统内外部弊病,深入研究,进一步改善,让每一笔捐赠财物更有信心地流进来,更加顺畅地流到亟需之处,更加公平公正地到达该到的地方。(央广网评论员陈锐海)

责编: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