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专家:疫情病例治愈后二次感染概率非常低

2020-02-05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孙自法)中国全国上下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官方5日发布数据称已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92例,由于疫情还在持续,这些治愈者有可能再次接触到导致疫情的元凶病毒,他们会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对此,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常务副主任黄波教授当天通过网络回复媒体表示,患者治愈后再次接触到病毒,通常不会发生二次感染。虽然由于病毒会变异,二次感染有可能发生,但概率会非常低下。

黄波教授科普介绍说,人类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固有免疫反应迅速,但缺乏特异性,获得性免疫是在固有免疫不能控制的情况下才被启动,但高度精准特异。

获得性免疫是由T细胞和B细胞所介导,这两类细胞通常定居在机体的淋巴结和脾脏。血液中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脾脏,主要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而侵犯组织的病毒会遭遇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摄取病毒成分后,经过组织部位的淋巴管而进入淋巴结,主要激活T细胞。除了树突状细胞,病毒颗粒本身也可以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启动对B细胞的激活。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之类的感染,体内T细胞和B细胞一旦激活,其消灭病毒的能力极其强大,并且两者显示出完美的协同作用。B细胞活化后转变成浆细胞,浆细胞大量释放能够识别病毒的抗体,抗体立刻进入血液和组织间液,通过结合病毒,阻断其感染周围的细胞,同时增强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抗体的作用广泛、迅速且强大,但抗体不能够进入到细胞内,对已进入到细胞内的病毒,抗体则无能为力,因此,抗体所做的一切在于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内。

消灭躲藏在细胞里面的病毒才是机体或者说是免疫系统面对的最大挑战,而这个艰巨的任务由T细胞来完成,与B细胞释放抗体不同,T细胞一旦激活(武装起来)即离开淋巴结,进入病毒所在部位(奔赴战场),在该部位识别病毒感染和未被感染的细胞(区分敌我),进而选择性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消灭敌人),“战争结局”是感染细胞在死亡过程中,其胞内病毒也一同被消灭。

黄波指出,在淋巴结和脾脏,尽管T细胞和B细胞数量很多,但能够真正识别病毒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学称之为病毒特异性T细胞或B细胞)的数量却极少,为应对凶险的病毒入侵,这些数量极少的特异性T、B细胞在激活时,要进行数量非常庞大的扩增,如一个特异性T细胞完全激活,可以扩增出10万个相同的T细胞(免疫学称之为效应性T细胞)。当效应性T细胞和B细胞完成任务将病毒清除后,95%以上的效应性T、B细胞会迅速死去,不到5%的细胞能在机体内存活几年、几十年乃至终身,这些细胞称之为记忆性T细胞、B细胞。

记忆是机体免疫系统最为核心的特质,是人类战胜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法宝。“通俗地讲,免疫记忆是指T、B细胞第一次见到病毒后,多少年以后再次遇见该病毒,仍能够一眼认出。尽管我们对免疫记忆形成的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已经知道,记忆反应(再次接触到病毒T、B细胞的反应)的速度如同固有免疫反应一样迅速,从而将再次入侵的病毒迅猛地控制住”。

黄波表示,由于这次疫情目前还缺乏特异性抗病毒的药物干预,越来越多被感染者的治愈恢复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激活的效应性T细胞和B细胞。机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旦免疫记忆形成,记忆性T、B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将时刻监视最初感染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再次入侵,防止二次感染。

他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愈后再次接触到病毒,通常不会发生二次感染。另外,这些患者痊愈时体内的病毒应基本上已被抗体和T细胞清除干净,其本身的传染性风险大大降低,出院后理应无需14天的隔离。如果心理难以接受,患者出院后可以隔离2至3天,进一步确保无传染性。

责编: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