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在日本仙台举行的联合国世界会议上正式通过,为纪念《仙台框架》灾害损失数据公布五周年,由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完成的《联合国灾害损失报告》近日发布。
《仙台框架》是联合国会员国为减少灾害损失而采取的最全面的计划。它既适用于人为灾害,也适用于自然灾害,还包括相关的技术、环境和生物灾害,如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
两年前《仙台框架》监测器开始实施,借助它能使各国系统地报告其灾害损失,包括死亡率、受灾人数、经济损失和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
2018年,总人口达40亿的82个国家(包括16个最不发达国家和17个内陆发展中国家)报告称,人为或自然灾害共造成2.2万人死亡,1900人失踪。
同年,在总人口达37亿的72个国家中,有74.1万人患病或受伤,其中80%以上生活在非洲。约780万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占69%)的房屋遭到破坏,近2500万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占74%)的生计受到影响。
对63个报告2018年直接经济损失的国家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75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中,农业损失为130亿美元。
这些国家包括28个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报告称,它们的农业损失最严重,其次是关键基础设施和房屋受损。尽管这些损失在绝对经济价值方面与欧洲不相称,但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破坏了实现包括消除贫困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努力。
这些详细信息摘自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在线报告——《监测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实施情况:2018年报告快照》,以纪念《仙台框架》通过五周年。
《仙台框架》有四个重点目标:降低全球灾害死亡率、减少受灾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和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所有目标都将在2030年前实现。
它还寻求到2020年底增加减少灾害风险的国家和地方战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并使公众更多地获得多种灾害预警系统和灾害风险信息。
迄今为止,已有104个国家开始报告2018年《仙台框架》七个目标中的至少一项。
联合国秘书长减少灾害风险特别代表玛米·米足特瑞(Mami Mizutori)说:“距离全面评估灾害损失以指导应对灾害和气候风险的投资和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病强调了报告灾害损失的重要性,因为收集的数据有助于改进对未来事件的响应和准备。”
“随着我们开始采取十年行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这些数字为报告国设定了一个基准。这意味着将减少灾害对消除贫困和饥饿、为所有人提供教育和保健所作努力的影响,同时减少因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
“令人鼓舞的是,看到如此多的中低收入国家开始报告其经济损失,因为在过去这是一个记录空白的领域,那时人们通常把重点放在造成重大生命损失的破坏性事件上,而忽视了频繁发生的小规模洪水和风暴,殊不知它们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
“气候紧急状况加剧了减少灾害风险的挑战。最近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约占总数的90%。更好地了解这些损失发生在何处,对于指导应对气候和灾害风险的有效行动至关重要。”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已有80个国家报告制定了国家减少灾害风险战略,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与《仙台框架》的目标保持一致。许多国家还报告称,这些战略的执行方式与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在内的其他全球框架也是一致的。”(作者丹尼斯·麦克莱恩Denis Mc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