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孙冰洁 陈锐海)自6月2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0天发布暴雨预警。回顾整个6月,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南方地区共出现5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暴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其中,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7月1日至3日,四川东南部、重庆中南部、贵州、云南、湖北西部和南部以及江南中北部等地雨势仍然强劲。
其中,7月1日,贵州西南部和中部、重庆西部和东南部、湖北西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7月2日,雨带东移南压,贵州东南部、云南东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7月3日,降雨强度有所减弱,陕西东南部、重庆东部、云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以上地区的公众,除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外,还要警惕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除了南方的持续降雨外,未来三天,华北、黄淮等地也将有一次降雨过程,其中京津冀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强降雨时段为2日白天到夜间。
华北等地此次降雨过程以阵雨或雷阵雨为主,并伴有对流性天气,气象专家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临近时段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强对流活动期间外出。
另外,随着七月开启,南方多地强降雨仍未“下线”,当地公众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警惕暴雨叠加效应。
事实上,早在今年汛期之前,相关部门已作出预判,2020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事件偏多,涝重于旱。 而入汛一个月来暴雨不断,也提醒了今年的防汛形势的严峻程度。在气象专家看来,今年汛期除了降雨多,且雨势猛烈、覆盖范围广、破坏力大。
在6月30日下午水利部召开的水旱灾害防御网上新闻通气会上,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介绍,今年,全国累积平均降水量2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共出现23次强降水过程。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成。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全国共计2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另外,全国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多,其中长江偏多1~3成,黄河偏多1~6成,辽河偏多1~4成,珠江流域西江偏多2成。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全国主要江河水位大部偏高。
从雨势来看,6月以来,江南、华南多地暴雨成灾。其中广西大部、广东中部和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部等地降水量达300至5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800毫米。
800毫米有多严重?以北京的降雨为例,北京2019全年的降水量为500多毫米,而南方在经历暴雨的短短几天里,降雨量就已超过北京全年的量。
持续的降雨致灾风险高,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内涝、村庄农田被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 截至6月28日晚,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共造成广西、贵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3省(区、市)1216万人次受灾,78人死亡失踪,72.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8000余间房屋倒塌,9.7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57亿元。
水祸猛于虎,但并不是不可预防。
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对防洪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预报,可延长洪水预测期,提高预报精度,缩短预报时间。“与2018年相比,我国洪水预测期平均延长1至2天,洪水预测可达2至9天。长江三峡洪水预测可达3天。”
据统计,入汛以来,水利部门先后调度大中型水库918座(次),共拦蓄洪水206亿立方米,初步分析减淹城镇250个、减淹耕地面积44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近309万人。
而7、8月份是台风多发期,也是我国防汛关键期,专家提醒,届时江河洪水恐呈现多发频发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科普视频:发生水灾时穿运动鞋避难